将传统节日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2021-08-05 05:27胡梦哲
速读·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思政传统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重要文化标志。挖掘传统节日中的精神内核,并将其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将传统节日与大学思政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传统节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堂内容设计等方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思政教育

早在2005年五部委关于《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讲到,“我们的传统节日,凝结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统节庆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份遗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引领和品德教育。面对时代风云变化国内外新形势,如何更好的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内容去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青少年群体的发展和成长,对青年群体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的新观点、新思路,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被时代所赋予,对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样的问题,也有了全面而深刻的回答。青年的成长和发展状况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习近平青年观是在新时代大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青年工作的指南针,高校是教育工作者对青年进行青年观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进入千禧年后,世界发展进入了大变革时代,我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新时代青年一方面享受着极大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而且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我的成长,但同时也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扑面而来,这容易让青年人迷失方向。青年人思想尚未成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很容易受到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和渗透,他们的思想遭受着巨大的冲击。我们应该充分激发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把个人梦想的实现和中国梦的达成结合统一起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扎根世界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是习近平青年观可追溯的扎根的肥沃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讲话中多次引用中国古代的古诗诗句和哲理名言,并多次强调了青年群体在继承和发展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加之各种便携的通讯工具手机、电脑、pad等个人用客户端的广泛使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传播变得空前便利,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处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网里。这样的世界中,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十分多样,比传统图书报纸时代也更加便捷快速,这就使得我们的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在线交流,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青年学生在这樣的环境中,容易道德感降低,责任感丧失;同时,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未经筛选的信息充斥其中,不良信息的传播影响下,学生三观的发展可能会被扭曲,是非价值判断会受到不正确思想的诱导。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

二、内容意义

传统节日中有着丰厚的思想积淀,应对了历史洪流中的各种波折,为中华民族应对各种困苦曲折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广泛的传播,是给了我们展现民族特色的机会,同样也直面时代的考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大环境,中华文化不能在文化舞台上 “失声”,在“西风美雨”中丢掉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意识的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中寻找资源,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消解大学生在当前“洋”文化激荡对民族文化的消极悲观认识,以更加自信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地走向世界。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正是他三观发展成熟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青年人在大学中如何能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未来人生的方向确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年纪,大学生群体对许多事情缺乏科学的、理性的判断,非常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将传统节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充分深入的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人对家庭、节气、社会等领域的理解,并以此来教育青年大学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特别是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庆在我国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国家开放文化交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青年人一味地崇尚过洋节,很可能会丢掉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将传统节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起当代青年和传统文化的桥梁,对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抵制错误思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人民群众传承积累产生的,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为我们的思政教育提供可丰富的资源。对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对传统节日内涵意义进行挖掘,可以作为课堂内容的丰富。通常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较强,相对而言内容会单调枯燥,学生难以产生兴趣。但我们如果融入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可以增强其趣味性。

例如在传统佳节,组织住校生集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体现集体的人文关怀,给与离家在校学生学校的关心和温暖。同时还能增强凝学生的聚力,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尤其是在“洋节”泛滥的今天,提高传统节日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体会中国传统节日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有种格外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等等优良品质都是今天推进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选取传统节日中的典型故事作为例证在课堂呈现,有助于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自觉性。优秀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超时代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诚如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着这样的传承意识,中华文明才能够在历经苦难与沧桑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传统节日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严于律己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优秀文化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助推实现伟大梦想。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国家经历近代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依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取得了民族独立、新中国建设、新时期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也是异常险峻的,针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我们需要从传统节日的宝库中汲取营养,发挥它的强大力量,不断克服和战胜实现伟大梦想道路上的阻碍。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而不同”等思想将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丰富精神滋养,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三、路径初探

在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传统节日教育指导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政策文件中,重点强调要了着力建设完善青年学生的理想人格、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的培养体系。高校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继承发扬传统节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自觉为传承中华文明基因开创新思路,突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将中华传统节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从哪一个方面入手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1.创新融入思政课堂。

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纯理论的课堂又容易走向单调、枯燥、照本宣科。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适应新的学情,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提高二者相融合的意识,将传统节日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并有针对性地将其融入课程学习中,为课堂教学提供历史文化支撑,使传统节日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思想课老师可以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专题,让学生有机会比较系统的学习相关内容。利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德育工作能被听懂、能落实。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宣传。课堂中可以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发展历程、精神内核,围绕学懂做实在的目的,扎实推进各项青年人爱听、参与的课堂活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兴媒体,采用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利用现代科技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相关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课堂上,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

2.在党团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

目前看来我们的党团活动和课外实践受到实践、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开展的相对不够丰富。但实际上就着现有条件,我们仍然大有可为。在党课团课中融入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建立传统节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弄清楚三者之间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传统节日的认同。与此同时,广泛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主题的党团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培育他们高尚的品德与家国情怀。将传统节日融入课外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同相关单位联建共建,成立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亲身感受优秀文。另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在举办融入传统节日元素的活动,也例如中秋团圆赏月主题古诗朗诵大会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因此必须充分运用课外实践这一教育方式。

3.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传统节日。

校园文化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不同于课堂中的讲授,校园文化建设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校园环境营造应该尽量多融入传统节日因素,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我们可以在校园环境中加入节日氛围的装修、布置,例如七夕节,可以通过一些海报、剪纸等组建文化长廊,宣传中国“情人节”中两情相悦、相互珍惜的婚恋观。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广阔,学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传统节日的内容,例如适时推出传统节日问候。利用互联网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形象地展现优秀文化,可以产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效果;同时学校和班级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专门用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的栏目和模块,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展示我们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另外,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平台,打造新形式来传播中传统节日,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传统的讲座、课堂也可以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既能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又能在学生业余时间中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对传统节日有所知、有所感、有所行,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向深入挖掘,向传统文化取经。面对过洋节之风愈演愈烈,我们要更加重视中国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培养出中国形、中国心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报,2017-10-19(01).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3]葛丛栩.传统节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

作者简介

胡梦哲(1990—),女,汉族,安徽省宣城市人,讲师,哲学硕士,单位: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儒家哲学。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思政传统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