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保健护理在促进产妇生理康复中的应用与成效

2021-08-05 05:51孙桂荣
婚育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妇

孙桂荣

【摘要】目的:研究产妇生理康复中,产后保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并接受产后康复护理的2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产后护理方案差异分组,分为对照组(100例,产后常规护理)与观察组(100例,产后保健护理),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肌力、总肌电值、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等均高于对照组,PFDI-20、PFIQ-7评分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功能障碍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后实施全面的产后保健护理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妇;生理康复;产后保健护理;盆底肌力

分娩带给产妇的不仅是身份上的改变,还有生理上的改变,尤其是对盆底肌的损害,若得不到有效恢复将使产妇面临漏尿、便失禁、阴道松弛以及下体疼痛等困扰,严重影响其分娩后的生活质量,对身心皆有严重损害。因此,基于帮助产妇获得良好产后康复效果,临床主张需要对产后产妇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本文提出的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皆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并接受产后康复护理的2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产后护理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100例,产后常规护理)与观察组(100例,产后保健护理)。对照组产妇的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28.14±3.62)岁;初产妇62例、经产妇38例;自然分娩76例、剖宫产24例。观察组产妇的年龄20岁~37岁,平均年龄(28.23±3.71)岁;初产妇64例、经产妇36例;自然分娩78例、剖宫产22例。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产妇产后提供常规护理,包括健康饮食指导、产褥期健康宣教、康复指导、母婴喂养等。观察组则全面开展产后保健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保健,分娩后角色发生改变,尤其是初产妇,容易滋生紧张心理,且还有部分心理较敏感的女性,可能因为家人关心不足而陷入抑郁之中,对此,均需要重点实施干预:①产后不断给予安慰和鼓励,在护理中做到细心周到,使产妇感受到更多的关爱;②邀请院内同期积极乐观、开朗大方的产妇,对自己分娩、产后保健的成功经验进行分享,提高本组产妇康复信心;③促进早期母婴接触,指导产妇通过与新生儿的接触、拥抱,体会为人母亲的自豪、满足感,同时就母婴喂养的正确方式进行指导,使产妇快速进入母亲角色;④和家属沟通,告诉其这一阶段产妇脆弱的心理和对关心、爱护的需求,指导其在日常如何精心照料产妇,避免滋生孤独、沮丧感觉。(2)生活保健:①饮食方面需要结合产妇营养状况、口味需求等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例如以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促进乳汁分泌,哺乳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品;②叮嘱产妇在产褥期积极管理个人卫生,通过勤换内衣裤、勤换被褥、每日温水清洁会阴部等方式避免发生感染等问题;③告知产妇自分娩起42d内避免性生活,同时要加强日常保暖措施,避免受到寒凉侵袭。(3)母婴喂养保健:①教会产妇乳房正确护理措施,例如穿戴胸罩要求大小合适,对乳房进行局部按摩以帮助促进血循环,防止发生乳房肿胀问题,每日对乳房以温水清洗,利用乳汁涂抹护理皲裂乳头,当分泌乳汁过多时,需及时使用吸奶器吸除,防止淤积,对乳房硬块现象实施热敷缓解。②指导母乳喂养技巧,包括怀抱婴儿的正确手法、婴儿洗澡的正确方式等。(4)运动保健,结合各产妇产后康复具体情况,就其运动锻炼进行指导:①自然分娩者,一般在6h后鼓励其在床边进行小范围的活动锻炼,以帮助快速恢复肠蠕动,在2d后可在室内适当走动;②剖宫产者,一般在6h后需要协助翻身,减少局部受压,24h鼓励其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帮助子宫、腹部肌肉等尽快恢复。(5)盆底肌康复保健:在分娩活动中盆底肌受损情况较常见,对产妇生理健康、生活质量有严重危害,因此产后需积极提供对应的康复保健護理,首先进行盆底肌康复健康宣教,使产妇了解盆底肌受损原因、损伤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康复锻炼的意义等,进而使以下措施获得积极配合。①锻炼盆底肌肉:主动练习收缩肛提肌肌肉群,要求在练习时精力集中,缓慢深呼吸,在吸气时肛门后缩、收缩尿道,以盆底肌有上提感觉为准,收缩时间3~5s,呼气时放松,单次练习时间为15~20min。②锻炼骨盆:指导产妇保持平卧,将双腿伸直,将双手放松平放两侧,匀速呼吸,吸气时下腹、肌肉、会阴等均呈收缩状态,维持5s屏息,呼吸时将上述部位放松,每次进行20个呼吸;保持平卧,双膝屈曲,大小腿施力向左右来回摆动5次,然后调整双腿为伸直状态,右手握住同侧膝盖,弯曲向胸部压下,左手将右脚踝握住,松开右手,轻轻摇晃右膝,交替练习上述动作,单边练习5下,每天练习2~3次,持续到产后3个月。③生物反馈电刺激:使用专业的仪器提供电刺激治疗,使用中电流强度需缓慢增加,并始终保持在患者耐受范围中,单次操作时间20min,每周进行2次,共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使用会阴肌力测试法,对护理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进行评估:不能持续收缩为0级;可持续收缩1s为2级;可持续收缩2s,并重复2次为3级;可持续收缩3s并持续重复3次为4级;可持续收缩4s并重复4次为5级;可持续收缩时间在5s以上为6级。3级或以上视为正常。(2)使用PFDI-20、PFIQ-7等方式对产妇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估,前者为盆底肌功能障碍评分法,后者为平地机功能影响评分法,均以300分为最高分,分数越高,代表盆底肌功能状态越差。(3)统计对比两组盆底肌功能障碍问题发生情况并对比发生率。(4)分别应用SAS、SDS自评量表对产妇产后的负性情绪变化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对应情绪问题越严重。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

观察组产妇的平均肌力、总肌电值、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PFDI-20、PFIQ-7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PFDI-20、PFIQ-7评分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盆底肌功能障碍问题发生情况

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障碍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SAS、SDS評分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骨盆是人体重要结构之一,主要包含尾骨、骶骨、髋骨3部分,骨盆底部即盆底,完整的盆底一般由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等组成,其如同吊床一般,对盆腔中相关器官起到支持作用,包括阴道、子宫、尿道、直肠以及膀胱等,其功能与日常排尿、排便以及性生活等多种活动皆息息相关,一旦某个组成盆底的结构发生问题,均会使上述活动能力受损。研究指出盆底肌受损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对盆底肌造成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加;二是顺产过程中,胎儿娩出产生的扩张力和牵拉力,均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压力;三是年龄增长,雌激素减少导致盆底肌功能衰退;四是腹压异常增加对盆底肌造成较大压力。盆底肌受损者以漏尿、便失禁、阴道松弛以及下体疼痛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一旦发生,将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不少产妇因此而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产后康复中,务必重视盆底肌的康复治疗。

文本提出的产后保健护理,不仅强化了常规产后护理,且高度重视盆底肌康复保健,对比结果中,观察组的平均肌力、总肌电值、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等均高于对照组,PFDI-20、PFIQ-7评分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功能障碍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提示该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产后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产后保健护理,不仅能够促进产妇生理快速恢复健康,而且能够减少负性心理,避免产后抑郁,是一种对产妇身心有益的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如何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状况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如何护理自然分娩的产妇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措施有哪些
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