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城市的生命之河

2021-08-06 10:13营立成
中外文摘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心区市中心怀特

□ 吴 军 营立成

产生美景的元素中最基本的是人

怀特的至理名言是,对城市的热爱始于街头巷尾。

街头巷尾是一个舞台,购物、闲逛、吃喝、看热闹等,承载着多样人群的社会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街头艺人。怀特的研究还表明,街头表演有益于商人们的生意,有助于城市生机勃勃;在强大的零售商业街和舒适的街道生活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兼容性。原因很简单,街区的活力来自人,最吸引人的还是人。怀特建议,在现有的关于城市生活质量和幸福社区的排行指标研究中应该考虑街上是否有人这样的一种现象。

怀特指出,可以社会交往的广场人气最旺,根据他的研究,在纽约那些人气最旺的广场里,成群结队的人大约占50%以上。因为,在产生广场美景的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人。然而,我们现实中的广场建设或尺度更大的公共空间改造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不仅是广场,市中心区的公园、步行道、街头巷尾、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都应该融入更多人性的尺度。

美国20 世纪60 年代末和70 年代初,人们普遍担心“过度拥挤”这个幽灵。人口密度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病和城市本身的疾病。怀特对当时的纽约哈莱姆区进行了研究,1950 年至1970 年的20 年间该区域人口减少了25%,人口减少并没有让哈莱姆受益,反而出现了严重衰退状态。许多街区的人口数量不足以维持商店和活动的正常运转,但尚存的建筑里却人满为患.而大量闲置的空间在城市更新计划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没有足够的人来支撑城市中心区的运转,来支撑百货商店的经营,来支撑好的餐馆和剧院,也没有足够的人来活跃街头巷尾的生活。很遗憾的是,许多城市采用的拯救办法反而加剧了中心区的衰退。因为他们大部分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消除步行拥挤。其实,那些城市中心区根本不存在步行拥挤,它们恰恰需要的是步行拥挤。在一场对大街的“圣战”中,城市中心区建起了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和封闭起来的廊道。怀特分析当时美国纽约的情况是,市中心空白墙壁的比率越来越高,市中心的街道变得越来越索然无味。为了挽救这种颓废,政府和社会力量联合开展了“主街项目”。这个项目证明了,最有成效的方式是那些可以提高而不是减低人口密度的方式,是那些可以集中、簇团和让行人回到街头巷尾的方式。

中心城区需要更多的人住在那里

怀特对美国大城市研究后指出,中心城区最需要的是有更多的人住在那里。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市中心居住?关键在于实现老旧街道的更新改造,使之重新焕发魅力。不过这种改造绝非大拆大建。充分利用老城区的旧房——如褐砂石建筑——这些宝贵资产,通过有力的税收支持、科学的补贴贷款吸引和帮助购买者修缮它们,进而实现有机的街道更新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做法。

传统观念认为,交通、税收、办公成本等因素导致了大公司从市中心迁往郊区。但在怀特看来,搬迁和公司本身的发展阶段关联程度要远远大于传统因素。他追踪了38家从城区迁出的公司和36家没有搬迁的公司。结果发现,从城区搬出的公司中,17 家公司已经不存在了;没有离开过纽约市中心的36 家公司市值平均增加了277%,比搬出城区的公司的市值增长高出2.5 倍。怀特还发现,迁往郊区公司的员工对外的网络联系总体上是在减少。原本很乐意外出谈交易的员工们,开始担心出行问题而犹豫是不是要“赴约”,这使得交易本身变成了“不得已”。然而,真正重要的交易最好是在一个公共场所以非正式的方式实现,那个公共场所对双方都合适。这类场所在市区里比比皆是,俱乐部、餐馆、咖啡馆、酒馆、建筑物大厅以及街头巷尾。这些地方是城市网络的核心,切断自己与这些地方的联系的公司就会失去虚拟电子系统不能提供的东西。

简言之,大街小巷是城市的生命之河,是通往市中心的途径,街头巷尾是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所以,大街小巷和街头巷尾在城市里具有首要位置。

猜你喜欢
中心区市中心怀特
E.B.怀特和他的英语句子(三)
E.B.怀特和他的英语句子(一)
闪耀在曼谷市中心的蓝宝石 路创光旅名邸汇
了不起的作家:E.B.怀特
德里克·怀特
转向盘中心区试验及数据处理
城市中心区地下人居环境空间规划
城市中心区异型交叉口改建方案研究
送礼
国外城市中心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