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贝叶草虫图》融入语文课堂为例

2021-08-07 08:17张海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副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草虫螳螂国宝

张海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副校长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基于此,笔者尝试将博物馆资源——齐白石先生的《贝叶草虫图》引入语文课堂,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1-3单元为例,适时适度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语文要素”有机融合,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目标,进行了“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关注“语文要素”,习得学习方法

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指出: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以人文主题为线索,将语文素养作为另一条线索,精选典范文本,安排必要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上课伊始,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四年级上册1-3单元所学习过的语文要素。即:

第一单元: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第二单元: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第三单元:

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会观察日记。

紧接着,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段,例如: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

银线渐近,传来隆隆的吼声,豪情万丈;望得见潮头上你追我赶的浪花,溅起白色的水雾,如同一排并肩行进的火车头,齐齐喷着蒸汽,步步逼来。更近,忽而变成了一大群白色的野马,从左岸到右岸,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脚踏洁白的雪地雪原,义无反顾地朝着上游奔腾。马鬃在风雪中飞舞,似一群来自海上的白马王子……

——选自《语文素养提升》四上A第一单元 张抗抗《重识钱塘江》

此处引入的文段,既有语文教材当中的,也有课外补充的。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理解。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透过语言文字的描写,边读边想象画面之美,感受自然的美好。同时,还可以引入叶圣陶先生所写的《爬山虎》片段和季羡林先生所写的《神奇的丝瓜》片段,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中准确生动的表达,源自于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经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引导,学生对于1-3单元所学习过的语文要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面对画面的时候,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将画面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

引入国宝资源,整体感受“美”

《贝叶草虫图》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复习理解语文要素的基础上,适时出示齐白石先生的国宝级作品《贝叶草虫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这幅画中画了哪些事物?学生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图中画的有叶子、蜻蜓、蝉、蝈蝈、螳螂,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国宝的认识是一种整体感受,也是一种模糊认识。学生甚至不能正确区分画中的昆虫和叶子,有的同学把蝉当作了苍蝇,有的同学把贝叶当作了枫叶。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认知过程,四年级学生面对一幅国宝级画作的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视角去感受。

虽然学生在初见国宝画作时的认识是肤浅的,但这个过程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国宝画作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了国宝画作的美。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通过问题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老师可以提问:贝叶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蜻蜓、蝈蝈、螳螂和蝉身体各个部位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面对这样的细节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单凭肉眼观察画作是没办法了解具体细节的。于是,在学生的认知期待下,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画作的细节。

视听结合欣赏,发现细节“美”

学生对于国宝画作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贝叶草虫图》进行细致的观察。首先为学生提供文字介绍如下:

作者:齐白石(1864-1957)

尺寸:高116.55cm,宽51.59cm

年代:20世纪中期

文物所属:北京市文物公司

《贝叶草虫图》是齐白石老人在1942年创作的著名画作,画中的工笔贝叶筋脉密布、极具灵气;蝉翼薄而透明、鲜活生动;螳螂头顶触须灵动精致;蜻蜓翅膀纹路准确清晰;蝈蝈腿上倒刺笔直有力……齐白石老人用极为精细的线条勾勒,不但把草虫的形象刻画得精细入微,对草虫的神态也把握得极其到位,仿佛随时会振翅高飞。

齐白石

通过这样的文字,学生对于《贝叶草虫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图画细节的欣赏还难以到位。于是,教师进一步借助博物馆资源“探宝总动员”之“灵动画卷”部分,为学生播放《贝叶草虫图》的视频介绍,随着讲解员富有磁性的声音以及充满动感的画面,学生完全被吸引进去了。在博物馆高清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一幅灵动而富有生机的国画。画中昆虫的各种细节跃然眼前,那清晰可见的叶脉和那振翅欲飞的昆虫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与涤荡。学生自己在博物馆观看展品的过程中,是无法实现这种细节化欣赏的,然而在语文课堂上,他们感受到了国画细节的魅力!

合作交流思考,探究深层“美”

在学生借助高清视频发现国画细节美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入文本资料,引导学生在阅读品析的基础上,探究国宝画作的深层“美”。这时的文本资料可以是作者介绍,也可以是创作背景,或者是辅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其它资料。笔者引入了“不老的爷爷”“生动可爱的贝叶”两则资料。如下:

不老的爷爷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老人不仅在画作上十分了得,性格也是非常可爱。

同学们注意这幅画的落款,写的是“壬午年春”,也就是1942年。齐白石是1864年出生,按理说应该是79岁,但齐白石为什么却自题写82岁?

原来齐白石早在长沙时,曾经算过命,算命的说他75岁时会有大灾难。到了丁丑年,也就是1937年,齐白石74岁时,为了避过这个大灾难,他就用了“瞒天过海”的办法,选择谎报两年的时间,在74岁后,便口称77岁,瞒去了75岁、76岁。这样就不难理解齐白石为什么在壬午年写82岁了。

生动可爱的贝叶

贝叶是齐白石老人在国画创作中独创的绘画题材。贝叶就是菩提树叶,北方并不多见,多产于广东、广西地区,叶呈卵形,叶端尖长。

《广东新语》记载:“叶似柔桑,二月凋落,五月而生。僧人采而沤之,惟余细筋如丝,霏微荡漾,比于纱谷,俗谓之菩提纱是也。”齐白石老人五十岁时游历两广,见菩提树叶很有画意,就特别采来夹在画稿里,经常欣赏,后来就创造出工笔贝叶来。

老人所画工笔贝叶,用的是写意笔法,他用极细的笔,先把叶的主茎画出,然后再勾勒网状脉,最后再薄施淡彩。画出的贝叶筋脉密布,极为精细,非极高的笔力和耐心不能完成,稍有一笔不慎,则会前功尽弃。

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1)画里蝉、蜻蜓的翅膀和螳螂的触须是如何画出来的?

(2)蝉的上半部分身体和翅膀覆盖下的下半部分身体有何不同?

(3)看完画中的贝叶的叶脉,你有什么感受?

(4)你觉得画家是如何把贝叶和草虫刻画得既有意趣又生机盎然?

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作者创作过程中的连续细致观察以及作者创作过程中的耐心、毅力,还有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国宝级的作品,也源自于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此时此刻学生对于画作的探讨是多元的,是逐步走向深入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也是多方面的: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我来说你来听,口语表达“美”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为了在引入国宝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设计了“说国宝”的教学环节,学生重点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共话国宝画作。

(1)贝叶叶面或者画中的草虫,它们的哪个部位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从蝉、蝈蝈、螳螂和蜻蜓中选择一个草虫,猜猜它正在做什么?

(3)如果让你推荐《贝叶草虫图》,你打算如何介绍?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和语文教材当中的语文要素密切相关,既可以训练学生细致观察、准确生动表达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和习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学生此时对于国宝画作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见解和发现与同伴分享。这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自主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妙笔生花书写,习作创造“美”

在学生进行充分口语交流的基础上,笔者安排了由读到写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手中妙笔,把感悟到的内容写下来,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创造“美”的过程。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于国宝级画作《贝叶草虫图》已经有了丰富的认知,这时候的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从语文学习角度来讲,这时候的写也是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进一步运用和实践。为了兼顾不同层面学生的能力需求,笔者提供以下三种段式供同学们参考,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方面进行练笔。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想象能力,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1)贝叶的网状筋脉可真细密啊……

(2) 这只螳螂在回头看什么呢?哦,原来……

(3)我向大家推荐《贝叶草虫图》。因为……

学生的作品呈现出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呈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下面展示学生的部分作品。

作品1:

贝叶的网状筋脉可真细密啊!那网状的叶面应该是齐白石老师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画出来的吧!一根根细细的筋脉被齐白石老人画得极为传神,这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极深厚的笔力才可以实现,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作品2:

这只螳螂在回头看什么呢?哦,原来它在观察敌情。它担心敌人在它不注意的时候打它个措手不及;也可能它正在练习“螳螂拳”,准备攻击敌人。或许是它的大招儿已经练成了,正挥舞着自己的武器,向蝉示威呢!

作品3: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蝉正在树上唱着美妙的歌曲,而螳螂的眼睛却死死地盯住蝉。蜻蜓问螳螂:“螳螂哥,你在干什么呢?”螳螂说:“我要把那只蝉等下来!”蝈蝈说:“螳螂,你没有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我才不管呢!我就是要吃掉这只蝉!”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螳螂终于被说服了,放弃了杀害蝉的念头,大家愉快地唱起歌来,幸福地生活着。

作品4:

我向大家推荐《贝叶草虫图》。因为齐白石老人画得非常生动形象,感觉就像真的一样。这幅画中的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辨,非常难得!虽然齐白石老师画这幅画时已经82岁了,但是他依然能够将画里面的昆虫刻画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他的画简直是天衣无缝,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美”!

《鱼藻图》

《锦春图》

学生此时此刻的表达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学生脑海中想象的火花不断涌现。他们在用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对这幅画作的理解和认识。课程结束时,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活从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通过认真观察就能感受更多的美!”“老师!我感觉语文、博物和美育,三者是相通的!”最后,教师进一步拓展其它国宝画作,如《鱼藻图》《锦春图》《花荫双鹤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国宝,爱上了“美”。

在“语文·博物·美育”融合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关注学生听说读写思等多方面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学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课程化,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国宝文物资源,开发不同的课程系列。例如,国画系列、陶器系列、瓷器系列……国宝资源是丰富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动口动脑,还可以动手探究。比如,可以结合古代司南文物系列,鼓励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或者从指南针延伸而设计一份野外应急清单;受古代陶器纹饰的启发而自主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纹饰;从村寨遗址到现代建筑;从长信宫灯的环保设计到现代生活用品的环保设计等,学生都可以自由创想、自主设计……

巍巍中华,国宝璀璨;大千世界,精彩无限。当我们教会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用感受美的头脑去想象,用记录美的笔触去写作时,学生就会看到自然的精彩,也会领悟生活的精彩,更会拥有人生的精彩!

猜你喜欢
草虫螳螂国宝
李霞珍作品
——草虫系列
“国宝”竞拍会
草虫小品
螳螂
漫话国宝
螳螂
螳螂
草虫的画法(八)
惹是生非螳螂虾
午夜的土地(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