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疫情反弹必须抓住重要风险点、关键点

2021-08-09 22:40祖国张帅
祖国 2021年2期
关键词:冷链核酸进口

《祖国》/张帅

经历过2020年新冠疫情的考验,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多地局部暴发,1月28日,为期40天的2021年春运即将开始,很可能为疫情的快速传播创造条件;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境外人员输入和冷链食品、国外进口产品带入的病毒,已经给我国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一些地区还因此造成了疫情的蔓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下一阶段的防控,全社会必须抓住春运、冷链、入境产品和人员的防控等重大风险环节,加强相关人员的检测隔离,并发挥好广泛接种疫苗的有利条件,在全国各地加大防控举措,坚决遏制住新冠疫情的反弹。

各地加大防控举措 加强对冷链食品消杀监测

天津一批冷冻阿根廷带骨牛肉外包装核酸检测出阳性,未流入市场。记者1月14日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滨海新区在对某物流公司堆场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一进口冷冻带骨牛前四分体外包装样本检测呈阳性。该批货物未流入市场,已按相关防疫措施进行处置,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查,涉疫货物为冷冻带骨牛背部里脊牛侧(8肋)、冷冻带骨牛臀部肉、冷冻带骨牛前四分体(5肋),为阿根廷进口。2021年1月10日,自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运输至某物流公司堆场,对集装箱箱体整体消杀和货品核酸检测,发现1份货品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1月11日,经天津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仍为阳性。滨海新区疾控中心再次对封存货品、环境进行样本采集,共50份,其中,4份带骨牛前四分体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余样本检测结果为阴性。截至1月13日21时,该货品一直封存于该物流公司堆场指定区域,未流入市场,已完成该货物及环境的终末消毒。现场工作人员均采取了防护措施,为安全起见,天津市对存在暴露风险的1名工作人员实施了集中隔离并进行了核酸检测,同时,对该堆场其他从业人员4人进行了核酸检测,5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大连通报一起进口非冷链货物外表面核酸检测阳性事件。大连市卫生健康委1月14日发出通报,一批进口非冷链货物的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这份通报说,为切实做好大连市进口非冷链货物防控工作,经过实地调研,主动作为,大连市在大连机场增加建设了进口非冷链货物首站监管仓,对所有空港口岸进口货物实施批批检、件件消。2021年1月12日,在对进口非冷链货物外表面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一批衬衫和西装的布料、纽扣货物的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3日复核确认为阳性,该批货物由阿姆斯特丹始发、途经韩国抵达大连市。大连机场立即对该批货物进行了封存,并对该批货物和相关环境按照规范进行了消毒和处理。

冷链消杀

近日,吉林、黑龙江等地加大防控举措,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吉林通化疫情发生后,立即实施严格管控,封闭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小区42个。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排查出密切接触者438人,已全部实施隔离管控。此外,当地对全市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开启统一消杀。从1月15日开始,黑龙江绥化市开启全员核酸检测,望奎县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当地所有小区均已实行完全封闭管理或管控管理。为保障农村生活物资供应,望奎县设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从绥化市运进的生活物资在这里统一配到124个乡村服务站点。

多地加强对冷链食品消杀监测,进口冷链食品可“码上”追溯。据央视网消息称,最近一些进口冷链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为严防输入,多地加强对冷链食品的消杀和监测,并建立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覆盖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全过程。

青岛即墨东方鼎信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是山东省最大的果品市场,车厘子、蓝莓等进口水果种类占到了三分之一。目前,所有进口水果从产地采摘到进入市场,全流程都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检测。山东青岛即墨东方鼎信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经理袁铭:我们在采摘之前的一个多月已经把工人都集中起来了,集中起来之后统一在做完核酸检测之后全部居住在园区内不准外出,不准跟外界接触。到港以后,海关对进口水果的查验力度也比较大,每一柜都是要把所有的货全部拖出来,全部都消杀完了以后才可以通关放行。

在武汉山绿冷链基地,所有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园区,货次信息都要提前报备给市场监管部门,实行“专人专区、专物专用、专门消毒”。在储存缓冲库,疾控人员先对每箱产品的内外包装和食物进行核酸抽检,合格后才转入正式专区。从入库到出库配送,所有进口食品都配备了可追溯的“鄂冷链”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产品的入境日期、发货人、收货人以及核酸检测报告。湖北武汉山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仓储部副经理邓新平:商品信息、搬运人员的名单都可以上传到上面,一些车辆的信息都可以录入到平台里面去,做到人物联防,做到全闭环管理。

除了食品抽样,基地还定期对运输车辆、机械等环境物体进行核酸检测,冷库操作人员、搬运工、冻品客户、货车司机等高风险员工全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所有的冷链食品进入超市货架前,还将进行一轮消杀。

湖北武汉沃尔玛宗关店杨孝锋:供应商原包装生产的时候有一次消杀,从冷冻大仓出来的时候也要消杀,两次全面的消杀后才能进沃尔玛的仓库。另外,供应商需要提供国家动物检验合格证、新冠检测证件、厂家的质检报告,我们才收货。

目前,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并实现跨区域数据互通互认,接入全国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九成以上。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消费者扫一扫就可以追溯检验检疫证明、通关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等信息。

严防境外输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月18日通报,1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上海4例,陕西3例,浙江2例,湖南2例,北京1例,天津1例,福建1例,广东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93例(河北54例,吉林30例,黑龙江7例,北京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1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84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451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23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01例(其中重症病例4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400例,累计死亡病例46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8336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4006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423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5例(境外输入1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61例(境外输入6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2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88例(境外输入25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45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9557例(出院8758例,死亡16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855例(出院755例,死亡7例)

专家解答疫情防控有关热点话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日前谈到:目前最主要两个地方疫情相对比较严重,一个是河北,以石家庄、邢台为中心的疫情,目前病人还在增加。另一个是东北,特别是东北的黑龙江,以绥化为中心。除此以外,就是由这两个地区传到外地的小规模疫情,输入疫情引起局部暴发。

去年4月份以后发生的所有境内本土的疫情病毒来源都是境外输入。过去人的输入是我们防控最主要的目标,后来我们才发现很多疫情不是人带入的。新发地疫情很可能是冷冻的海鲜产品进口被污染了,被境外加工、捕鱼的工人等污染了,之后病毒在冷链系统存活时间长,进口以后人接触时被感染,进一步引起疫情。后来发现运输工具、交通工具,比如上海有一架飞机上的集装器装行李的箱子携带病毒。这些新的输入方式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检测,加强防范。进口货品现在检测的力度越来越大,检测的抽检率也在提高;对接触这些物品的人要加强监控管理,防止他被感染,进而造成进一步的传播。

很多公众就说境外输入人员的隔离期能不能再延长一些,原来14天,我们再加上7天,再加上7天,可不可行?冯子健:这确实需要讨论。我们采取14天可以管住绝大多数,要增加隔离时间就会增加很多,是整个社会的代价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那是全国性的。每天都有入境人员,管理时间要延长。疫情发生后,我们对周边的接触者,现在还有密接的密接,次级密接都要进行管理,这个人数在增加,时间延长,带来的防控压力、成本代价都会成倍增加,这需要平衡。

石家庄市藁城区

如何防范疫情在农村地区传播?1月2日,石家庄首次报告确诊新冠病例,至1月16日10时,河北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88例,其中确诊病例主要来自石家庄、邢台两地的农村,之后发生在黑龙江绥化地区的疫情,同样也呈现在农村地区传播的特点,如何防范疫情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成为我国防疫工作的新课题。冯子健说:像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传播时间相对比较长,在实行严格管控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传播了,现在检出的病人相当比例都是管控之前就已经感染了。病毒在这个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另外一个,农村地区防控的各种设施比如人员隔离设施,对社区采取管控以后社会支持都会面对和城市不同的困难挑战,再加上发现相对比较迟,播散范围相对比较广,也给整个疫情控制增加了难度。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不像城市,我们在城市实施的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核酸检测策略在农村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还有相当比例农村病人发病之后早期症状比较轻,不到大医院就诊,不到有发热门诊有筛查诊断能力的医院就诊,他在基层社区的卫生机构就诊,这段时间就会丧失发现这个疾病已经开始传播的信号,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改进加强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国首款新冠疫苗保护效力到底怎样?2020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将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如今,新冠疫苗的免费接种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快速有序推进,这为真正阻击新冠疫情在我国传播带来了信心。冯子健:我们现在的疫苗已经有比较好的保护效力,保护发病、保护重症已经有可观的效果了,我们现在在积极部署,接种人数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可以显著降低发病人数、减少重症,会极大减轻病毒带来的公众健康的影响,减少生命的损失。当然非疫苗的措施,国际上叫“非药物措施”,包括我们现在人员隔离,加强检测,社区管控等等这些措施也在有效发挥着防控疫情的作用,如果将来这个疫苗能够实现高覆盖,很多措施就不需要再这么强坚守了。

张文宏

接种了新冠疫苗意味着什么?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的复杂形势下,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最终建立起安全有效的免疫屏障尚需时日。另外,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新冠疫苗上市不久,有关疫苗效果的具体指标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疫苗的保护期多长时间?冯子健认为:这个没有结论。疫苗刚刚研发出来,从疫苗研发开始人体实验到现在也不过几个月,观察期就这么长。我们只知道在这么长时间内它的抗体能够保持多长时间,它的免疫力能保持多长时间,现在实际上我们还不知道它的保护性能能不能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看到由疫苗诱导的抗体能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至少半年时间以上,至于还能持续多长时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了,就可以很放心正常生产生活了,能这么说吗?冯子健认为:疫苗可以给接种的人提供非常好的保护,我们国家上市的疫苗保护效力可以达到接近80%,这意味着一旦你暴露到病毒的环境或感染这个病毒,你发病的风险就降低了80%,但不是100%的保护,仍然存在感染以后发病的风险,还要做好个人卫生预防的措施。当我们整个社会实现了非常高的接种率,即便疾病在传播也不会形成大规模发病,现在这样高防控的紧张状态就可以解除了。

1月28日,为期40天的2021年春运即将开始,面对当前疫情形势 大家该怎么过春节?有什么好办法吗?针对这些问题冯子健谈到:我看各地都给出了一些建议,尽量减少出行,尽量留在当地过春节,这样可能大大减少这个疾病传播的风险。每个地区城乡都要保持这样高度警觉的状态,每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疫情,我们总会找到一些新的薄弱环节,我们就克服它弥补它,防止下次再次发生。社会不是一台精密的仪器,社会由那么多人组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都有可能成为这个病毒侵入的一个薄弱点,所以我们就是不断经历各种各样的疫情,不断去发现这些问题,不断去改进加强。

专家谈注射疫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1月16日表示,目前病毒变异对于疫苗的逃逸风险可能性极小,注射疫苗越快、覆盖面越广,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把病毒压制住。

百度健康医典独家直播的新冠肺炎防疫论坛16日在线上举行,邀请张文宏等专家连线,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突出关心的问题。论坛围绕病毒变异是否会影响疫苗有效性、疫苗该不该打、疫苗何时可以全民接种等问题做出解读并展开讨论。

张文宏表示,目前病毒变异对于疫苗的逃逸风险可能性极小,目前注射疫苗越快、覆盖面越广,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把病毒压制住。中国可能会通过加快疫苗接种、加大接种覆盖面,进而让新冠病毒转变为一个“常态化”病毒。

目前,国内新冠疫苗的接种年龄为18周岁到59周岁,超出年龄范围的青少年和老年人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同样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张文宏表示,根据疫苗说明书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可以有条件地为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根据国内分阶段接种的政策和目前接种疫苗推进的速度,相信很快将开放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

面对民众较为关心的“如何避免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风险”这一话题,参会专家们均表示,不必无谓担心无症状感染者,而应警惕对有症状人群的及时发现和识别。应该通过发热门诊,在第一时间对有症状者进行筛查,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以防止疫情扩散。因此,快速找到有症状感染者,加强无症状感染者早期预警筛查才是关键。

猜你喜欢
冷链核酸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全员核酸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