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家园梦

2021-08-09 18:52仲富兰
旅游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纪念碑家国情怀

仲富兰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到一张老照片想起的——照片中有几个年轻的上海女医务人员,为了保卫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无反顾地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医疗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与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殊死较量。我边看边想,这些普通的女医务人员,都有家庭,有父母,有爱人,有的可能还有孩子,但这一次离别,生死未卜,她们最后是否平安回国,也不得而知。她们图的是什么?我想,引出了一个观点,这就是一种可贵的家国梦,或者叫家国情怀。

那场战争,我们叫抗美援朝,美国人叫朝鲜战争,也叫韩战。前些年,我去美国旅游,在华盛顿,看到了韩战纪念碑,边上还有越战纪念碑,据说两个纪念碑都是华裔美国人设计的。韩战纪念碑的第一部分是19个真人大小的美国军人雕塑群,用不锈钢制作而成,头戴钢盔、持枪前行,面部表情复杂:无奈、紧张、恐怖、警惕兼而有之,弥漫着战地的残酷气氛。纪念墙上方有句名言:Freedom Is Not Free,意译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贝尔或詹姆逊所批评的那样,“从表面上看,美国社会好像是个自由社会,其实美国社会内部充满矛盾,充满各种可能导致社会解体的潜在因素,像种族矛盾,资本主义垄断经济和自由竞争的矛盾,金钱选举和自由民主理念的矛盾,等等。”可以说,那块碑上刻着的所谓“自由”,是美国人价值观的凝结。

信奉所谓自由、民主的美国价值观,哪里懂得中国人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价值观。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镌刻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伟大军队大抵是中国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子弟,他们流血、搏命,支撑他们的伟大信念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保家卫国”“击退美国野心狼”!就像当时一首歌曲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英雄的祖国”。

那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场战争,在双方武器装备水平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中华儿女打出了中国军队和国家的尊严,保了家,也卫了国,那场战争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中国人的“家国梦”源自于“家国同构”的认知。从几千年前孟子的“王道之政”到新时代的“中国梦”,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国人一般称“我们”为“大家”、“他人”为“人家”,而对于“祖国”,则称为“国家”,折射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的文化,它是家国情怀的起点和终点。

数千年来,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无论从艺还是治学,无论是经商还是当兵,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数个小家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维系在一起的,这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次序,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由私而公的家国梦,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当此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几个镜头,这些镜头虽然记录的是普通人的家国梦,勤劳敬业,崇尚和平,热爱生活,但我们也不怕外敌强权的挑衅,更不惧怕帝国主义豺狼虎豹来侵犯我们的美好家园和生活。正如我们的领袖所说的,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猜你喜欢
纪念碑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纪念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