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创新策略探讨

2021-08-09 05:23
现代企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商金融服务三农

无论是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还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作为我国的重大发展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得以提出,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促使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注重金融服务“三农”相关有效途径的创新,例如:通过改善银行网点的布局,来提升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整体覆盖水平,大幅度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及质量;通过建立专门的农村信贷政策制度,来为广大农村地区抵押担保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与支持;通过全方位优化农业经营方式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更好地为农业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等。随着“互联网+”热度的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也受到影响,从而为其服务“三农”提供了强大动力。自2016年,大量互联网金融平台致力于开展“三农”业务以来,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金融服务,最大程度上为“三农”的发展提供了支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其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三农”提供强大的支持,能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研究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创新策略,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现状概述

将互联网金融运用于服务“三农”中,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并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目前,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进展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1.互联网金融广受农村地区欢迎。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日渐扩大,而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则能够为具有小额资金需求的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因而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广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建设水平较高,基本实现了4G网络的全覆盖,这为农商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我国针对农村地区开展互联网金融出台了大量政策,再加上“互联网+金融”这一模式符合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要求,能够对振兴农村经济、提升农业经营活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2.互联网金融的覆盖率不高。尽管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农村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且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但其在推广与普及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保守的思想意识与新颖的互联网金融之间存在冲突,从而导致了互联网金融借助农商银行在农村地区发展的难度较大。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的贷款审核流程也是影响互联网金融无法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广的关键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农业的生产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使得农民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支持申请时往往缺乏一定的抵押,因而不能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审核,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

3.互联网金融与农村之间的融合度较低。互联网金融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农业生产以及农民在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从而有效提高银行金融服务的质量。互联网金融的开展,需要严格尊重农村现实情况,然而就目前的服务情况来看,农商银行的金融产品与农村之间的融合度较低。以农业生产为例,其具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在农忙时节,农村的贷款需求较多,其余时间相对稀少,这也就意味着农民在非农忙时节偿还贷款的能力较低,具有增加农民经济负担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出现的问题

1.借贷失衡问题。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于信贷投放的力度,这与金融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冲突。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大额贷款而不是小额贷款,这就使得资金不易向农村地区流动,出现借贷失衡的问题,导致真正需要贷款的农户无法获取资金。这种非农化资金倾斜的现象使得相关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恶化了农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三农”的发展。

2.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足是影响农村金融行业发展以及“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金融产品单一、农户融资渠道单一等多个方面。针对金融产品单一这一方面,农商银行为“三农”提供的产品缺乏特色以及针对性,导致同质化明显;而融资渠道单一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农商银行融资方式落后、融资规模小,无法最大程度上满足“三农”的发展。

3.创新风险较高。在农村实行互联网金融以来,其创新一直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隐患,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容易受到农业自身特点以及相关信用制度的影响。在农业自身特点方面,由于农业产业具有明显的收入不确定性、季节性、低收益性、生产分散性等特征,再加上农业交易成本以及资本运用成本都处于较高水平,共同导致了农业自身在获取经济收益时就面临高风险。在信用制度方面,农村出现了信用环境不良、信用制度缺失等问题,从而无法有效约束借款人的行为,为农村贷款信用风险的增大提供了条件。另外,金融创新过程的系统性风险较高,安全隐患较大。

三、互联网金融下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创新策略

1.完善全行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体系。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健全相关信贷政策以及金融产品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而实现“三农”领域的全方位发展。一般情况下,互联网金融除了满足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外,还需要在结合农业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农商银行制定有效的信贷政策并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金融产品。例如:农商银行可以学习阿里巴巴融资中介模式来加快“三农”征信系统的建设来进一步强化信贷客户的甄选,避免出现有不良信用记录客户来破坏农商银行对“三农”的支持。

2.构建服务三农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模式。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加强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极为重要,有利于服务“三农”振兴战略实施有效模式的构建。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效率较低,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与扩大。因此,农商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子渠道体系建设,通过加快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建设步伐与更新助农服务点的电子化设备,来为广大“三农”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此基础上,政府以及银行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从而构建针对性明显的金融服务模式。例如: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政银共管的小额农户扶贫贷款投放新模式、“三农”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3.增设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能力建设。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增设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是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的关键。首先,银行可以积极发展手机银行业务,即对省联社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并在“税易通”等系列线上产品的基础上,开展支农服务、消费信贷、小微企业等业务的线上结合线下的办理方式,以此提高客户获贷的便利度与可行性。与此同时,农商银行还可以加强对农村支付结算领域的业务拓展,例如:针对民生领域使用社保卡;针对教育等领域使用自助交费,从而更好地使农民享受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

4.加强风险防范。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商银行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三农”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革新,进而构建并完善符合“三农”互联网业务特征的金融风险识别系统与风险防控体系。首先,农商银行应加强网络渠道风险防控措施,通过设立防火墙等措施来监测并预防异常行为、可疑交易等行为,以此保障银行客户信息与资金安全。其次,农商银行应重点强化融资风险管理,对信用评级、贷后检测模型进行革新,实现对相关风險的量化评估、实时预警与报警以及及时补救。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服务于“三农”的优良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良好的建议和策略,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各级政府、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农村自身需要从完善全行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体系、构建服务三农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模式、增设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能力建设、加强风险防范这四个方面出发,积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进一步推动我国“三农”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单位:隆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猜你喜欢
农商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