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融合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2021-08-09 05:54
现代企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产学研应用型

产学研的开展由来已久,英美等国家先后鼓励产业界、科技届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改革开放也开启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战略,期初的行业院校就是典型的产业界和高等院校的对口培养与合作模式,之后,经历了国家部委的官方协调推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积极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发展。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实践已从合作向融合迈进。融合为实施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提供了新思路,为科技、产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提供了新路径。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新冠疫情的影响,进一步催生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情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重点是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产学研融合为高质量增长增添了活力,而高质量增长的特征也决定了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也决定了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现阶段,各领域均严重缺乏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在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实践培养建设,但仍需重点考虑产学研的融合,以满足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迫切要求。当下,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依然以计算机、外语、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等理论学习为主,实践环节少而薄弱,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形同虚设,导致毕业本科学生缺乏系统实践培养和训练。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基于产学研融合的情景,来探讨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以弥补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的脱节。

一、文献评述

1.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主要从合作主体、合作模式和合作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合作主体的视角来看,主要是高等院校、企业和中介等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研究。高等院校方面主要集中在大学科研人员的参与产学研行为和影响产学研合作因素的研究,既关注了哪些因素影响了科研人员行为,又阐明了科研人员参与行为对科研机构带来的影响。现有相关企业方面的研究表明,影响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因素有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科研投入、人力资源、企业规模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供应商、区域研究人员数量、市场环境等。现有中介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技术转移办公室的绩效、组织结构和组织认同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时间跨度较长,主要研究集中在合作模式差异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且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贯穿始终。产学研合作绩效的研究主要在于相关大学制度、组织以及个人因素对绩效的影響作用,也相应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2.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发点主要是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应用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看,学者们探讨了财务共享、复合型人才培养、分方向多技能、创新创业导向、大数据、院校协同和工匠精神等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对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方面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视角,从产教融合、转型发展、课程改革、实践加强和项目驱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视角,学者们就智慧课堂、智慧实践、财务智能化等改革措施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复合实用人才的培养,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业财融合”为目标。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

我国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较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决定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模拟等,应与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匹配。但现阶段,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多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掌握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强调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但没有专业的培养特色,且过于笼统,导向性并不明确,并未靠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标和定位的不清晰,会导致毕业生达不到目标要求,不符合社会需要。

2.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培养方案是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框架结构,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主要问题体现为培养方案和相应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符、课程体系的设置陈旧且缺乏前瞻性、实践课程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衔接脱离实际、缺乏实施过程监督和结果反馈等。现阶段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大致相同,且都追求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缺乏社会需求较关切的核心实践课程。各高校显现出通识教育有余,而专业及实践教育严重不足,甚至多数应用型大学的实习和实践课时也是空置。

3.高职称教师和师资素质待提高。现阶段,高校本科人才培养重担主要由讲师担任,高职称老师授课比例很低,可能是因为高职称老师科研任务繁重,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不了解前沿热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无论是高校博士毕业直接到学校的老师还是有一定实战经验的老师亦或是企业外聘来的兼职老师,在实践能力、理论知识以及二者相结合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4.教材建设和实践环节待加强。教材内容和案例设计等与现实中财务管理的发展有些脱节,也就是说教材建设跟不上现实发展的进度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仍然被弱化,实践教学时间、基地、师资和应用比赛等均不是很充足,这就弱化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方案

国家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和融合,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学生报考意愿均比较强烈,但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却颇受质疑。因此,新发展格局之下,高等院校应主动对接人才市场的具体需求,联合实际用人单位,加快实施基于产学研融合情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明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高等院校应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用人要求,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应突出自有特色,实施精准专业定位和精细培养。目前,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众多,无论是综合性、财经类、理工科或行业性大学,还是地方应用型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因此,每个高校都应发挥特长,办出特色,结合本校专业发展历程与以往学生就业情况,落实和逐步完善产学紧密合作、校企互相合作、协同育人、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契合社会需求,达到培养目标。

2.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满足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能力需求,首先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才能真正明确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企业岗位能力。首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课程体系中实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每门课程的目标、内容、框架、大纲和实施方案都应考虑本校的特色及优势,学生培养始终贯穿应用性导向。其次,严格执行和实施既定的培养方案,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并把应用性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应用型财务人才。

3.提高高职称教师授课比例和师资素质。高职称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特别是来自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实践,以及自身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积累,积极面向本科生开设相关财务管理课程,切实保障高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保证教学质量。随着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要求的提高,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普及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高校师资素质:信息网络及新媒体的掌握、智慧课堂及课堂教学的驾驭及组织、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等。

4.及时更新教材并加强实践环节。时代发展迅速,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日新月异,学生用教材须跟上时代发展,及时更新相关知识点。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生源、師资情况和实习基地等,注重区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案例、大纲和实践框架的共建共享。抓住几个核心合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提升产学研合作质量和深度。具体可通过构建产学研平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生低年级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深入到企业顶岗实习,引进行业和科研院所外聘导师,并进行综合实训和创业训练,来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确实提高学生实际生产环境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本文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基于产学研融合的情景,简要进行文献评述,并分析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进一步指出解决方案:明确培养目标,精准专业定位,完善培养方案,细化课程体系及实施过程,确实提高高职称教师授课比例,并不断提高师资素质,及时更新教材,加强和落实实践环节。这样,随着产学研融合的不断推进,就能够持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与企事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外贸单证教学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01047002)、跨境电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01902036019)]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产学研应用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