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语境探究

2021-08-09 10:23杜万彬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文化语境

【摘 要】在当下阅读教学中,语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而目前的语用练习多停留在对语言形式的简单模仿,忽略文本的语境,以致训练收效不大。对此,研究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文本语境、文体语境、文化语境三个维度切入,探究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训练,真正提升學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语用;文本语境;文体语境;文化语境

【作者简介】杜万彬,高级教师,江苏省邳州市名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全程自主学习实践策略。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教为不教教学观下小学语文‘全程自主学习实践研究”(YZ-c/2018/2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2。这里所说的“语言文字运用”即语用。语境是指话语存在的语言环境。语用和语境存在怎样的关系?王崧舟认为,话语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2]。可见,语境决定着话语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结合文本的相关语段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练笔,如结合语段的结构进行仿写,针对特殊的句式进行续写、补白等,但这些语用训练多为脱离语境的、浅层的言语训练,学生即使没有学习相关语段也能完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教师缺少语境意识,忽略语用练习中文本所特有的语境。为此,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紧扣语境进行语用训练加以研究探讨。

一、文本语境下的语用应联系上下文

文本语境,是指一篇文本中由字、词、句、段、篇等要素构成的独特语言环境。教师对文本语境的关注,通常停留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层面,而忽略了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表达意图,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因而难以在此基础上开展语用训练。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第2自然段时设置了这样的语用练习:请你结合第2自然段的学习,尝试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其中一位学生的作业如下。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班级里写作业,有的在走廊里跳绳,有的在操场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学生呈现的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排比句,基本符合题干的要求,但是读来如同嚼蜡,缺少美感,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仅仅将其定位在排比句形式的把握上,却忽略对语境的分析与引导,对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文本和文后习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仅仅关注到“有的……有的……有的……”这组关联词,忽略了每一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和三个句子排列的独特顺序,这样的语用练习没有生长性。《荷花》的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荷叶的茂盛与荷花的三种形态,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不同的形态描写进行揣摩,学习如何描写熟悉的植物,并在写作时主动运用学到的表达方式。该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试着把观察到的植物写清楚”,与此相应的课后习题则设置为“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可见编者的意图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仿写来落实“把观察到的植物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因此,教师在布置语用练习之前,应引导学生把握文字的言语意图,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那么,这一段文字隐藏着作者哪些表达意图?笔者通过分析启发学生寻找作者的表达意图。

在对荷花描写顺序进行调整后(见表1),笔者首先对原文的描写顺序进行分析。在原文中,作者先写才开两三片的,接着写全开了的,最后写没开的(花骨朵)。这样的描写顺序不同于常规的描写顺序。作者为何要把没开的放最后描写?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撇开常规思路,对描写顺序进行巧妙的调整后,这几句话就显得错落有致了。

接着,笔者从表达形式上对三句话进行改动(见表2),改动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改动前后的不同。显然,改动后的句子形式单调,读来拗口。而语句表达形式上的变化正是这段文字存在的又一个独特语言环境。

然后,笔者从朗诵的节奏感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句与句之间的对比。第一句和后两句相比,显得很简单。于是,我们对第一句进行了再次修改。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或是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洁白的花瓣上缀着晶莹的露珠。

学生经过反复比较后发现,原文的第一句朴素简单,第二句描写十分具体,第三句形象生动。从整体上看,三句话又呈现出节奏上的变化,进而感受到文字独特的语用环境。作者通过描写顺序和言语形式上的巧妙构思,让语言有了美感和灵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怎么写荷花的三种形态以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荷花后,教师顺势出示某一种常见植物的视频或是同一种植物不同状态下的几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模仿原文写一段话。只有这样,学生仿写时才会揣摩语言、尝试构思,言语的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升。如以下的学生作品。

春天来了,花园里的月季都开花了,有的像雪一样洁白怒放枝头;有的粉红,圆嘟嘟地堆在一起,几只小虫子在花瓣间快乐地嬉戏着;还有的火红火红,如同燃烧的火焰,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美丽。

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好与不好,不能单从一个句子出发,而应将其放在相应的文本语境里加以审视。教师要整合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相关习题要求设计练笔内容并引导学生明白: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是一种美,语言简单、朴素也是一种美。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明白作者写什么,揣摩作者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知晓文字背后的秘密。只有在此基础上展开语用练习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有思维含量。

二、文体语境下的语用应关注文体特征

文体语境,即通常所说的小说、诗歌、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所呈现的言语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文体意识、关注文体语境,针对不同的文体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避免所上之课千篇一律,以达成让学生学到不同文体表达方式的目的。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对说明文和儿歌的文体语境把控较弱。因此,笔者重点就这两类文体语境进行探究。

(一)说明文应聚焦说明方法

一位教师在执教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边读边画出那些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我们先来看看《太阳》一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文章主要从太阳距离地球很远、太阳很大、太阳很热、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四个方面来介绍太阳。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一特点。在上述案例中,执教者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这是品读写人叙事类文章的常用方式,他忽视了这篇文本特有的文体语境——说明文,对这段文字的文体特征视而不见。说明文应该教什么?课标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1]13。由此可见,关于“文本说明了什么(或事物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即运用什么说明方法)?”等问题,应该是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方向。其中,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重点。

基于以上考量,教师在教学《太阳》第一段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这一段主要说明太阳的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这一特点?这样说明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抓住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一特点,迅速把握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形象具体的表达效果。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上述阅读策略自主学习第二段并追问:第一段与第二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试着找出来,说说这样说明的好处。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两个环节之后,教师可顺势给出一个事物,如大象、本班的教室等,让学生关注文体语境,运用文中的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介绍,展开实践性语用训练。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说明方法,树立文体意识,掌握学习说明文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方法,习得说明方法与说明顺序,从而间接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务实求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二)儿歌应关注语言的韵律

儿歌具有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活泼的特点,学生易学好记,是小学低学年段语文课本中的常见体裁。对于儿歌教学,大多数教师采取朗读与背诵的教学策略,却忽略儿歌文体特征的教学。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场景歌》时,先带领学生朗读、背诵,然后呈现了这样两道习题。

1.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 )鱼塘,一( )稻田……

2.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

《场景歌》是一首教学数量词的识字儿歌,借助四幅不同的场景图,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读来朗朗上口。根據单元提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数量词运用的精确与妥帖,体会押韵带来的朗朗上口的音乐美,即韵脚在某个位置上所产生的“合辙押韵”之感。该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既有背诵要求,又有聚焦数量词习得与口语表达的训练,却谈不上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儿歌教学有其自身的要求,不能停留在读一读、背一背的简单要求上,还应该让学生看到儿歌自身的语用方法。对此,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老师对文中的一段话进行了修改(见表3),请你们读一读,说一说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同样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时,还应该考虑到语言的韵律。《场景歌》虽然只是识字课,但同时也是可以吟唱的、具有音乐美的歌谣,改变句与句之间的顺序后便失去了韵脚,读起来十分拗口,变得不适合吟唱了。

从韵律的角度思考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数量词进行变换(见表4)。让学生读一读并思考:这样的改动是否可行?数量词的变化没有改变歌谣的韵律美,却使得句子的描述欠准确甚至错误了。如此,学生即可明白,不同事物使用的数量词也不同。接着,在上述引导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完成课后练习: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都有什么。学生在完成这个语用练习时,会将学到的语用方法——语句间的韵律和数量词的准确搭配自觉地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三、文化语境下的语用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语境指的是作者或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或现实背景。学生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作者,读懂文章中有关人物事件所处的时代环境,读懂文章所承载的文化。这便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意识。每一篇文章都与当时社会有着或明或暗的联系,这或明或暗的联系便是文章的文化语境。相对于文本语境和文体语境,文化语境是教师最难把握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种语境。以《孔子游春》一文的教学为例,多数教师在执教时都能抓住“泗水河畔美景”和“孔子论水”这两段内容进行相应的语用训练设计。如结合这两段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并尝试对作者省略的内容进行补白(这两段文字后面都有省略号)。下面以第一处设计为例。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的大地是她( )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 )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 ),和煦的轻风是她( ),( )是她( )。

前面五个括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填空,后面两个括号则要求学生按照前面的样式进行仿写。有学生这样填写后面两个括号:(巍巍的昆仑山脉)是她(强健的臂膀)。就句子本身而言,这句话没有毛病——语句通顺、意思明确,而且也与前面句子的句式相同。但是,如果站在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这句话则不尽如人意。开头一句“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是文段的中心句,其后几句都是围绕这一句来描写“母亲”所具有的美好形象和品质。在孔子那个时代,“母亲”所具有的形象和品质多为秀美、勤劳、贤惠等,展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因此,“巍巍的昆仑山脉”所体现的男子的阳刚之气不符合这段文字的文化语境内涵。可见,教师在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前,首先要让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并且判断第一句与后面各句之间的关联。接着,再让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赋予母亲的美好形象和品质进行思考,然后再动手完成练习。这样,学生在进行语用训练时就不会偏离这段文字的文化语境了。

在微观层面,对语境的关注无疑是学生进行语用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从纷繁的文本信息中准确把握文本语境、文体语境与文化语境,实施与之相应的语用训练。只有这样,语用才会走对方向,训练才会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崧舟.美在此处:王崧舟讲语文课上什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蒋素利)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文化语境
文化视域下社会流行语传播特性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浅谈新课改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