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环节改革的《财务分析》教学模式研究

2021-08-09 01:32楼玉霄
学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实践环节财务分析教学模式

楼玉霄

摘 要:财务分析课程作为财会类课程中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实践环节设计至关重要。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从实践环节出发,以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掌握为立足点,探索课程教学活动框架和内容的调整。实践环节设计从知识点训练到模拟案例分析,再到实际案例分析,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具备财务分析的能力。在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工,结合个人兴趣,扩展沟通、协作等不同方向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财务分析;实践环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01

财务分析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目的、意义、局限、主要方法及单项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教学内容逐步深化和具体化财务分析,以期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使企业管理者找到企业发展的优化方案,对拟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状况的判断,对拟借款公司的本息收回安全性做出较为明确的判断。使经济生活中的各个主体能够根据财务分析找到自身需要的经济行为的行动依据。

现阶段在诸多财务分析课程的设计中,理论讲述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知识讲述主要从理论角度为学生奠定分析基础,从原理角度讲述财务分析过程中如何观察企业过去的业绩、企业的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实训主要从操作角度对学生的指标计算等能力进行训练,以较多的基础训练增强学生对指标计算的熟练程度。但是在进行计算之外,学生对于结果的分析以及后续工作的思考等方面,还有更多提高的空间。教师可通过实践环节的改革,逐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实践环节内容变动后,理论课程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将线上与线下结合,提高课程的深度及内涵。

一、模式设计

设计理念:从课程设置的目的出发,将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作为最核心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能力偏好,对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进行锻炼,促进发展。前期对整体授课进行介绍,逐步过渡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实践教学通过具体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践环节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的核心,实践环节是理论知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课程需要侧重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扎实的知识是能力提升的基础。课程实践环节主要通过基本能力分析、模拟案例分析、自选真实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促进学生一步步具备能够在复杂的真实情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学生由于相处时间长、年龄相仿,沟通和交流的难度相对更小,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可以首先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开始。在学期初确定学生小组,小组合作完成上市公司的分析。这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产生思维的碰撞,交流中锻炼了沟通能力,提升自我表达水平,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分析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思考如何有条理地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观点,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述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环节调整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和接受程度的案例资料进行安排调整。第二,确定能够提高课时利用效率的混合式教学资料。第三,确定能够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和不同能力培养偏好的层次化教学内容。

案例搜集。搜集财务分析的案例资料,分为经典案例、近期舞弊案例。经典案例如安然舞弊案、蓝田舞弊案等,近期舞弊案例如国药控股、金亚科技等。案例随着时间进行补充,根据其复杂程度和戏剧化程度确定案例安排,比如獐子岛案例的戏剧性较强、知名度较高,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安然案例涉及母子公司持股,需要一定的中级财务会计基础,较为复杂,可将其放在后续教学之中。

混合式教学资料确定。部分指标的计算公式等难度略低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进行课下预习和复习总结用。将网络慕课的内容推荐给学生,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不同基础进行学习,特别是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参照相关内容对课程进行简化和深化,比如参照张新民教师的财务报表分析网络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分析时关注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情况,通过横向对比行业企业的不同经营特征,将课程的理论授课集中于对知識点的总结和应用上,只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提问。

层次化教学方案确定。一是知识点的层次化。教师应在学期初参照听课学生的以往成绩,多关注经常挂科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日常学习情况,课上多进行提问。教师可将慕课资料进行层次化推荐,比如针对财务会计等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基础知识推荐杨克全教师的财务分析概述中对于课程基础内容的讲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推荐杨晓东教师体系化的报表和指标分析讲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与课程内容略有不同的肖华芳和肖星等教师的慕课,拓展思维宽度。二是能力偏好的层次化。在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基本介绍之后,调查学生想通过本课程侧重培养的能力。基础能力特别是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如果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宏观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人培养偏好,那么教师在进行小组分工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由组内沟通协调。

三、模式应用

开展过程。课程开设之前调查学生的基本成绩情况,观察部分易挂科同学的课程基础,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通过问卷调查摸排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认知及个人需求等。教师参照问卷结果和其他课程学习结果,在课程学习中给予学生分组建议,特别是对学生组内主要工作内容的建议。

猜你喜欢
实践环节财务分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探讨
面向复用的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效途径探析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