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研究

2021-08-09 22:50吕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吕霞

摘要: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度改革,发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优势,稳定国民经济增长。文章以经济新常态为宏观视角,以农业生产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列举出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农业政策转型的方向和措施,希望能够给农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仅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业政策;转型探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肯定了针对性政策之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这种宏观导向的推动下,各地的农业发展也应当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基层工作。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给农业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期待,农业生产必然会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需要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加多样。所以,必须要从理论研究入手,深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整与转型,优化原有的农业发展政策,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建设。

一、论述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自步入经济新常态以来,党和政府便已经对“三农”问题作出了新一轮的探究,并且也把这一领域作为所有工作的重点,也在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激励政策,这种全面共进的态势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也在这种政策和经济的驱动下,取得了更加明显的进步,也推动我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增长。从2004年的农业税优惠政策中便可以看出,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粮食产量也打破了连年增长的纪录,农民的日常生活收入也翻了一番。在十九大的引导下,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普及,现代化的农业建设已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主流,所以农村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也有了新的面貌,机械化程度大大提升。对此,可以将我国当下的农业生产特点大致列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外部。这一点从农业生产的辅助工具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种子,还是农药,都是科技生产资料投入的鲜明体现,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与农业生产结合的重要例证。而且,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机械化和城市化的建设,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让农业生产有了更加多样的设备和工具,城镇化的发展给农业的土地流转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农业拥有了更加充实的资金和物质保障。

第二,农业生产尽管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以农药和化肥为主的农业污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自然资源的空间,农业的继续发展也缺乏相应的空间和条件,这也给粮食生产供应带来了新的挑战。再加上,在城乡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许多农村劳动人口也流入到城市当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兼业化,这也阻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我国农业生产也面临着十分突出的市场矛盾,产业的结构性问题较为明显,低端产品生产过于饱和,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而高端产品的生产又十分紧缺,不能满足消费者和国际出口的基本要求。并且,我国农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外国进口,在进口量增加和产能过剩的影响下,国内市场的供需结构也会被严重破坏,最终使得农产品滞销,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第四,我国在宏观上已经提高了对农业建设的重视,在一些制度建设上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近些年来,针对农业制度建设所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变得越来越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建设农业的信心和决心。在后续的尝试与实践中,“三农”政策的顶层设计也会成为一定时期的主流,甚至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也就是说,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二、论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价格倒挂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成本正在不断上涨,这也使得部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被抬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国际市场的价格,在这种消费提升的驱动下,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售价较低的農产品也被引入到国内市场,从而压缩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空间。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的问题。如果成本持续提升,价格持续下压,那么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农产品的生存空间就会变得少之又少,粮食安全会面临更大的隐患,而我国的农业市场也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

(二)政策分散

尽管中央财政提高了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也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出台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但这些财政投入在实际分配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首先,是结构上的不合理,农业生产得到的资金支持,在整个投资中的占比都不明显。而在农户的补贴上,土地面积承包的大小就成为资金发放的参考标准,并不是农作物种植的具体情况,这也就意味着,那些承包了大面积土地但却搁置抛荒的农户,也可以拿到大额的财政补贴,这样不仅会导致资金分配的不均衡,同时也会打击农户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次是措施跟进滞后,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其自身的农业效益也并不十分理想,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性的财政措施不能及时跟进,延缓了农业投资的步伐,导致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不良影响。再者就是协调机制的不健全,涉农资金的投入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扶贫工作,水利工作等,这就意味着,具体工作的落实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但这些部门之间却没有建立起较为有效的沟通机制,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不畅通,数据传递也较为缓慢,最终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导致整个财政的分配十分不平衡,甚至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最后是补贴空间的限制,从国际通常的经验和规律中可以看出,当本国的农业生产建设发展到特定阶段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补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部分农产品的补贴并没有拥有太多的空间,所以也不能有效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三)价格风险

近年来,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热情不断高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吸引着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这也就意味着,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就会影响到国内的市场变化,一些农产品也会兼具双重属性,不仅承担着消费品的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金融产品流通,所以其价格的波动会变得更加明显。再加上,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产量,进而带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也会影响价格的上涨和下调。除此之外,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发布的农业政策是不尽相同的,这也会影响国家农产品的产量。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
论城市品牌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建设意义
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解读
经济新常态下的减速治理——驳中国经济崩溃论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