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在中式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探究

2021-08-09 05:53薛群
艺术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

摘要:中式主题的住宅空间设计已经在很多城市和地区兴起,并受到居住者的广泛认同,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将地域文化与现代住宅的生活理念需求相结合,不仅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而且展现了现代空间环境的特点。本文对常州梳篦文化以及国外工艺美术进行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匠技艺与室内设计相互结合起来,将小众的传统工艺呈现给大众,同时,对传统技艺的应用可以为现代化的家居设计注入文化灵魂。

关键词:中式主题;非遗文化;生活理念;室内家居;“镂月”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1 中式室内设计风格

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源于中国传统建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东方精神的继承和发扬[1]。设计师应注重空间的内涵表达,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家居装饰风格的精华彰显出来,而不是仅仅将复古元素堆砌在室内空间中,要做有价值有意义的设计方案[2]。中式室内设计应把中国传统风格的美学理念与新时代下新的室内设计理念进行结合创新[3],创造出具有东方韵味的宜居环境,古典与时尚并存,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追求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4]。中国传统居室设计讲究空间的层次感,装饰材料、陈设设计、色彩搭配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出端庄优雅的意境[5],布局方式多采用对称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6]。移步换景常被运用在中式室内设计中,家中有景,景中有思,情景交融便把装饰元素转化塑造成了意象,将室内环境变得诗情画意[7]。

2 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1 政策支持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发言中特别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从战略意识层面肯定中国的非遗保护。2017年3月12日,文化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推出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致力于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并合理地转化和应用,从战术应用层面推广中国的非遗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質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非常深邃,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指导作用。

2.2 传播途径现状

近年来产品设计师往往喜欢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灵感[8],地域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灵感的来源[9]。目前,可以从优化工艺、保护技术、推广宣传、创新形式与政策解读[10]这些不同领域去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艺美术传承的角度出发,有通过对泥塑工艺再设计的方法保护非遗文化的[11]。从传播途径来看,有通过互联网APP的方式推广宣传非遗文化的,如“古往晋来”这一山西非遗文化旅游APP就对山西省的非遗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12]。从文创角度而言,近期受人们追捧的“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即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13]。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保护方式都需要一个载体,让小众的非遗文化、工艺、语言、表演等更广地被大众接受[14]。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其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承载着民族精神,通过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可以激发人们的乡土情怀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操[15]。

3 非遗文化与室内设计

将非遗文化中的突出元素巧妙地融入室内设计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可以提高室内设计的品质和内涵[16]。

国内设计者也做出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将抽象元素具体化[17],例如将传统的图腾、符号、图案应用于空间装饰中,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文化的魅力,凤凰古城在公共艺术空间设计中运用了苗女戏蝶,蝴蝶探花等苗族本民族的传统花纹样式[18]。在苗族重大节日中,女性会穿着苗族传统服饰进行庆祝,苗族服饰中女性的月牙形压领银质留穗项圈和已婚妇女的银质牛角花冠都极具特色,是历史文化的瑰宝[19]。再者也有将非遗文化中的手工艺运用在室内设计和家具制造中的,傣纸是中国最古老的造纸术之一,采用纯手工制作的方式,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有生态环保性[20]。咖啡馆室内设计中融入傣纸作为装饰元素及材料,应用于墙面、地面等,尽可能采用多形态、多功能的方式体现非遗文化与室内设计的精巧结合[21]。东阳木雕是传统的雕刻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研究者将东阳木雕应用于博物馆设计中,与当地村落环境相融合,体现地域文化[22],并丰富了博物馆的功能性,将展览、休闲、学习、研究、住宿等融为一体,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保护及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是非遗文化与室内设计结合的典型案例[23]。

4 “镂月”的含义及设计理念

4.1 “镂月”主题含义

“镂月”取自成语“裁云镂月”,雕刻月亮,形容手艺极其精巧[24]。在本设计中“镂月”有双层含义,其一“镂”有镂空之意,镂空手法也常被用于室内设计中[25],例如哈拉曼高铁站的内部设计(如下图),顶部和墙壁的设计采用了镂空手法,孔洞在中央大厅投下光束,为室内空间提供了更多柔和的自然光,增强了室内的流动感和室内外环境的联系[26]。其二“月”在梳云掠月这一成语中有发髻之意,与本设计中想要联系的梳篦文化相关联[27]。

4.2 设计理念及意向

该设计意将梳篦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住宅室内设计相融合,设计出以“镂月”为主题的中式住宅空间[28],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了镂空的艺术手法。镂空艺术对室内空间起到了许多作用,镂空的隔断、墙体、屏风对空间进行了围合和划分,同时在空间的整体统一上起到隔而不断的效果[29]。再者将镂空手法运用到吊顶、窗户、立面的设计中可以起到调节光线的作用,使室内更加统一和通透,光源通过孔洞形成虚实交错,丰富有趣的光影效果,给予多重视觉体验[30]。镂空的艺术手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纹样、手工艺等可以使整个空间富有东方韵味,镂空的剪纸、木雕都极具民族艺术特色,梳篦的制作工艺及形状特征可以巧妙地与镂空手法结合,增强空间层次感,营造深远的意境美。有趣的隔断设计可以给予空间更多趣味性,将梳篦的工艺或形态运用在隔断设计中,光源追随着孔洞的形状在空间中展现出流动性。

在采用一些艺术手法的同时,该设计更注重意境的传达,在我国多样的艺术手法中非常讲究意境的营造,当把耐人寻味的意境融入中式住宅设计中可以让居住者感到身心愉悦,实现情景交融的效果,使设计赋有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主题中“月”字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月亮极具象征意义,它代表了美丽、怀念、相思……设计中巧妙运用月亮营造意境,也是一个亮点。中式园林设计中讲究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将此理念运用到住宅设计中,会添加更多的情趣,丰富空间层次。

5 结语

现如今许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亟须保护和传承,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室内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既给室内设计提供崭新的发展方向,也宣扬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从设计价值出发,以常州梳篦为设计元素结合中式古典文化的底蕴,由此而成的空间设计将不单单是各类复古元素的堆砌,更能够塑造空间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知祺,耿植荣.镇江“城市山水”景观设计的运用——以南山绿道为例[J].艺术科技,2020(21):181-182.

[2] 周超,汪瑞霞,赵忠超.景观评价下的城市水岸步行旅游圈景观优化策略[J].社会科学家,2020(07):44-50.

[3] 石鑫,李雪艳.基于Processing平台的声音可视化运用[J].艺海,2020(10):102-103.

[4] 王仁杰,范珂珂,周超.浅析高校大学生活动中学环境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85-86.

[5] 周超,祝遵凌.“双一流”视域下行业高校特色学科研究——以林业类高校设计学学科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8(11):63-65.

[6] 施帆.公共空间中立体绿化的应用设计分析——以上海世博会场馆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35-36.

[7] 周超,罗越,赵忠超.乡村民宿设计中的自然观探析——以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55-57.

[8] 钟巧虹,徐毕顺,周超.德清下渚湖湿地博物馆室内概念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0):98-99.

[9] 吴歆悦,李雪艳.南京新门西体育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J].艺海,2020(12):87-89.

[10] 熊家伟,熊瑶,严妍.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8):78-79.

[11] 柳明敏,袁高松,周超.现代模块组合家具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3):141-142.

[12] 鲁遥,胡志强,祝遵凌.基于地下水过滤收集技术的生态驳岸设计[J].设计,2020(11):152-154.

[13] 李丰旭,祝遵凌.社会学视角下的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22-23.

[14] 王越,王星星,周超.浅析商业街区中的咖啡厅室内设计[J].大众文艺,2019(21):73-74.

[15] 严妍,熊瑶,王宜森.徽派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初探——以江西省婺源县庆源村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100-101.

[16] 刘欣,徐宏图,周超.现代主题屏风中的人物设计与漆艺工艺研究[J].大众文艺,2019(13):150-151.

[17] 尤心培,李雪艳.建筑构件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以G20杭州峰会主会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63-65.

[18] 周超,陶蓓蓓,汤恒亮.“认知心理”视角下的设计概念生成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8(20):61-62.

[19] 陆雨婷,徐宏图,周超.“轻食”餐饮环境设计研究——以厦门肴约主题餐厅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67-68.

[20] 成方中,吴雪婷,周超.浅析自然仿生类灯具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74-75.

[21] 孙逸凡,祝遵凌,孙威.关于当今城市景观建设中场所精神的探索——以西安城市景观的营造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84-85.

[22] 钟晶晶,李想,周超.基于室内多功能家具的拓展应用思考[J].大众文艺,2019(22):77-78.

[23] 陈晨,祝遵凌.自然元素在城市建筑艺术中的应用——以南京桦墅为例[J].设计,2018(18):141-143.

[24] 史佳欣,王雨苗,周超.浅析传统家具的现代形式转变设计——以圈椅为例[J].大众文艺,2019(23):75-76.

[25] 熊瑶,严妍.基于人体热舒适度的江南历史街区空间格局研究——以南京高淳老街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01):219-226.

[26] 周超,高磊.联结主义视角下的设计概念生成思维机制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36-37.

[27] 李凌菲,周超,李毅.城市养老空间的“三维度”设计研究——以欧洲养老环境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63-64.

[28] 陶皓淼,耿植荣.浅析文化思想的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J].艺术科技,2020(21):125-126.

[29] 赵哲,黄维彦.基于地域文化的书屋空间环境设计——南京老城南旧屋改造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1-102,116.

[30] 张晓晶,吴冬蕾.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8-79.

作者简介:薛群(1999—),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指导老师:周超(1982—),男,安徽马鞍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
浅析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
初探定南客家虎形围催生的非遗文化
浅谈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非遗文化传承视阈下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途径
让非遗文化浸润乡村学生的实践探索
非遗文化展示平台可行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