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文本速读训练策略谈

2021-08-10 20:53潘燕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速度

潘燕红

【摘   要】選择故事类文章展开速读训练,可通过“引读一篇+自读一篇”的方式进行。在引读教学时,教师要有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达到“速度”和“质量”并重的目的。在自读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侧重点,为课外阅读类似的文章打下基础。

【关键词】长文阅读;速度;阅读方法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第一次以语文要素的形式出现“速读”,可见培养学生速读能力非常重要。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是训练速读的前提。为此,教学中选择故事类文章展开训练,一篇是策略单元中的历史类故事《将相和》,另一篇是策略单元后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读一篇,循序悟法

面对故事类长文,教师要分步、分层、分序指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树立“速度”和“质量”同时抓的思想,达到“速度”和“质量”并重的目的。

(一)游戏暖身,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把《将相和》课后的选做题作为课堂的开场游戏。教学片段如下。

(出示图1)

师:三组内容中,你能记住多少?

生:数字记了前面两行,词语记住了5个,句子基本能说清楚意思。

师:看来同学们越到后面记得越清楚。能说说你是怎么记的吗?

生:看的时候全神贯注,眼睛要一直盯着,这样记起来会比较快。

生:看词语的第一个字或前两个字,就可以猜出后面部分。句子都很工整,那么前面部分不需要看,只要专注看后面部分就可以了。

……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一点老师非常赞同,看的时候要专注,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特点或规律,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游戏,引导学生明白速读建立在专注这一基础之上,进而为整篇文章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句段导读,习得方法

从阅读策略单元第一课《搭石》的教学看,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缺少方法支撑。鉴于故事类长文大多句子和段落较长,在学生正式读整篇文章之前,教师应细化对句段的指导。

1.长句读词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缩句的方法阅读长句子。

(出示课件)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句子很长,其实句首和句尾连起来,就把主要意思表达出来了。读故事类长文,一般说清楚主要人物做什么就可以了。

师:有些句子很长。只要抓最关键的部分阅读就能知道句子的意思。下面这句可以怎么读?

(出示课件)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生:我觉得可以读成“秦王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这样可以不读部分内容,把它们跳过去,读长句就变得简单了。

本环节,教师先直接展示阅读结果,再引导学生发现阅读方法,然后通过训练有目的的“跳读”达到长句读词效果。这是阅读的基本窍门,为读一段、读一篇、读一本做好了铺垫。

2.段落读句

阅读段落时,教师可训练学生读关键句或是第一眼看到的句子,通过猜一猜或比一比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出示课后第二题)

师:这道题给你什么启发?

生:第一眼看到的内容不一样。可以尽量看得更多。

生:我发现看句子后,就可以猜这个段落的意思,比如看到“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就可以猜测蔺相如有其他想法,也就是后面提到的把璧送回去,先交城再交璧。

师:那如果看到的是“如果您有诚意”呢?可以猜测整段话的意思吗?

生:当然可以。看到这句话,就可以猜测前面可能会说秦国的国君不守信用。所以,我认为不管看到哪一句,尽可能多地看到文字,都可以知道这段话的大意。

师: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要训练自己读段的时候尽可能一眼看到更多的句子,同时读中思,读中猜,这样速度自然就快。

本环节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在专注阅读的同时,让一眼看到内容逐步增多,从而达到快速阅读段落的目的。

3.系统比读

结合《语文作业本》(如图2),教师再次强化对词、句、段进行分层比读。

图2中的练习题提供了一个小贴士:尽可能多读句。清晰的箭头告诉学生阅读的方法:连起来读会更快,要养成读句读段的习惯,尽可能减少读词。

教师应分层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在故事类长文中读句、读段,掌握提高速度之窍门,以便能够读到重要的内容。

(三)篇章领读,提高速度

在进行了基本的引导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一次快速阅读。由于练读的对象是“篇”,考虑到学生初次尝试快速阅读故事类长文,教师从基本阅读要求入手,教给学生方法。

1.抓住故事路标快速读

《将相和》一课中,有几句话比较明显地把故事的几个部分梳理出来。

(出示课件)

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师:从这几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把这个长长的故事分成几个小故事。

师:这样的句子就称之为“路标”。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关注这些句子。边读边想,前后故事间有什么关联?

生:可以用笔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这样思路会更清楚,能很快知道文章的主要意思。

师:对,找到这样路标性的词、句、段,可以做个记号。

由于缺少前期训练,很多学生对于抓住关键性句子进行速读感到困难。通过课件,教师让学生发现读的时候要特别关注这三句话。这样,他们就会慢慢清楚,在故事类长文中有时候会有一些表示总起、过渡或总结的句子,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读懂文章。

2.尝试同桌对比计时读

知道了方法后,学生开始尝试以同桌比赛的方式速读《将相和》。学习单如下。

◇这篇文章的字数约为1500字,我用的时间是(    ),我同桌用的时间是(    )。

◇在读的时候,用到了以下哪些方法?(    )

A.长句读词   B.部分跳读,不认识的字没有停

C.以行为单位进行阅读   D.段落读句

◇和同桌交流阅读的方法。

本环节主要训练阅读速度。在前两个板块的基础上,学生摆脱以往的读法,尝试用上新方法。这些方法中,部分指向单元阅读提示,把后面学习的内容前置。同时,采用计时比赛读,也让速读充满乐趣,学生会更加愿意尝试。

(四)练习跟读,关注质量

速读故事类长文时,学生往往会忽略一些关键信息。为了检验阅读是否真实发生,在已知如何读快的前提下,学生要进行第二次速读训练。此次速读要求速度和质量同步。

1.带着思考读故事

师:同学们,你看着课题,会有什么疑问?

生:将相“和”,那么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怎么和好?

师:你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像这么长的故事,肯定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有些地方可能要慢下来读,不能一味追求读得快,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质量。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将”和“相”是谁?这个故事很长,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其他人吗?

师:很会思考。故事要发展下去,肯定会出现很多人物。理清人物关系,故事也会读得更加清楚。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思考,用上前面学的方法,阅读这篇文章。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目的地读,这样阅读质量也就自然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只是在初读中要求速读,整节课都应渗透提高阅读速度的观念,这对课堂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2.带着要求测质量

速读关注速度,更关注质量。只有“速度”与“质量”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速读。因此,在第二轮速读后,要开展质量检验。针对故事类长文的特点,可有针对性地通过以下练习来检验阅读质量。

(1)填一填故事内容:出示题目(如图3)。

(2)说一说故事重点:以“完璧归赵”为例。

生:秦王看中赵王的和氏璧,说用十五座城换。赵国没人敢去秦国,蔺相如主动提出去。到了秦国,秦王果然只想要璧而绝口不提换城。勇敢机智的他想办法把璧拿了回来,并威胁要把它撞碎。秦王答应举行典礼,蔺相如悄悄把璧送回赵国。

师:你能够抓住最重要的部分把经过说具体。还有补充的吗?

生:故事的重点是蔺相如在秦国时如何保护和氏璧,所以可以加上“他不顾个人安危”,这样更加突出他的勇敢机智。

师:原来读故事类长文时还要关注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故事。

(3)缩一缩故事片段:第一个故事是整个故事中最长的,可以缩写其中的主要片段。

对于故事类长文,既要进行速读训练,又要进行质量检测。要倡导“读前思考、读后反馈”,从把握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等不同维度检验阅读质量,打破“只求快”的现状,达到真正提升阅读能力之目的。

二、自读一篇,举一反三

在学生速读《将相和》后,教师可把第三单元的《猎人海力布》作为自主练读的对象。

(一)设计合理的故事导读单

基本流程:提出问题—选用方法—设计导图—速读故事—交流故事。

这样既体现对速度的要求,又体现对内容的检测,真正实现“速度”和“质量”同步抓。

(二)对比阅读两类故事长文

通过对比,可以梳理出《将相和》和《猎人海力布》的不同点(如表1)。

不同的故事,速读方法会略有不同。通过比较,对文章特点、阅读技巧等进行梳理,教师再次让学生对这两篇故事类长文进行速读回顾,加深印象,也引导学生明白同是故事类长文,阅读时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实践,最终可以梳理出故事类长文的基本阅读方法:①起因可略读。故事的起因一般比较简单,略读既抓住了关键,也节约了时间,做到了速度和质量同步。如《将相和》中,对第一、二自然段,抓住“秦国强大,秦王想拿城换璧”即可,其他内容可以不读。②经过稍详读。快速阅读并不是平均用力,对最重要的经过部分详读,才能在快的基础上保证阅读质量。如《将相和》中,对蔺相如几次与秦王勇敢斗争的部分,要读得相对仔细,可通过路标引读、抓住关键词读、带着思考读等方式进行阅读。③结果浏览读。一般阅读故事经过以后,可以大致猜到结果,浏览读可以有效提高阅读速度,也不影响对文章整体性的把握。如读到《猎人海力布》第九自然段时,可以推测出最后乡亲获救而海力布牺牲,那么浏览结果就可以了。

通过对故事类长文三个关键要素有侧重地阅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长文阅读方法,为课外阅读类似的文章打下了基础。本课例从“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要求学生,给学生很好的引领,让学生能够慢慢迈上速读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廖丽萍.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11).

(浙江省海盐县向阳小学   314300)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速度
速度
轻松应对速度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图侃天下
数字串
速度的较量
秒速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