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话春秋

2021-08-10 11:57谢语洋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谢语洋

最近看了《东周列国志》,其中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故事值得回味:三驾马车话春秋。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之无愧是把控方向的一驾马。通晓人心、运筹帷幄的管仲和伯乐慧眼、大局为重的鲍叔牙则是齐桓公左右的两驾马。无疑,桓公是齐国的核心,管仲和鲍叔牙是齐国的股肱之臣,没有他们就没有齐国蛰伏蓄锐的二十年,没有这二十年,就没有一飞冲天的东周霸主。

但我以为,鲍叔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洞察入微,宠辱不惊,选择辅佐公子小白,后又辅助管仲,心胸宽广不计较个人得失。管鲍之交的故事妇孺皆知,人们被鲍叔牙的包容和大局观所折服。鲍叔牙识得管仲之才,甘居其下,在桓公面前为管仲说好话,让其赢得桓公的信任,使其得到辅佐国君的大权。这样的胸襟,在调色盘一样的神魔乱舞的官场中,宛如青松翠柏,为千古学子、士大夫传颂景仰!鲍叔牙,确是“齐国”这驾马车的得力辕马。

而管仲,恃才狷狂,不拘小节。他敢作敢为,使齐国蒸蒸日上。他还认为自家房子建得超过王宫也是应得的,实在狷狂自大。但他又是理性而智慧的,比如在成为齐相之初,向齐桓公要了五个人,组成朝廷的核心,并大加赞扬这五杰在行、田、马、理、谏上的才华。他还“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明确向桓公表明手里所有筹码的轻重。不得不为千古一相的灵活理性折服。

这辆三驾马车,是春秋首个极具集成性高效性的领导团队。他们不是遥隔万里的明星,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五行。他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这是走出春秋后,绝对看不到的政府。先秦是一个矛盾复杂的时代,刑罚严酷得不可思议,思想又开放得令人惊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千万姿态,众说纷纭。各國政府礼贤下士,非常大胆地尝试新法。首先摸索出治国之道的,便是这辆三驾马车。

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但没有鲍叔牙心怀天下、退居让贤,管仲如何带领齐国走上巅峰?管仲曾说:“人情莫爱于身。”但鲍叔牙之爱国远超爱其身,此真大夫也。所以,我认为,三驾马车,齐桓公、鲍叔牙与管仲缺一不可。三驾马车是春秋古人留给我们的精华。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实验中学,指导老师:张盼盼】

点评

此文为作者课外自修了《东周列国志》后写下的感受,实在可喜。作者以清新、凝练的笔触,形象地把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比喻为三驾马车,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相互成就。结尾以孔子的话做了概括: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鲍叔牙齐桓公管仲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鲍叔牙与管仲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品悟经典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