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自我统一性人才培养研究

2021-08-11 10:04陈心一
就业与保障 2021年9期
关键词:维度量表目标

文/陈心一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取样,各发放问卷50份,共回收问卷149份,有效问卷123份,有效问卷率为82%。其中男生45人、女生78人。各学科的理、工、医、文、艺各科人数分别为20人、43人、2人、56人和2人。

(二)研究工具

本文研究以Gerald R.Adams教授编制的人才培养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OM-ELS-2)为依据,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该量表采用6点量表计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6代表非常赞同。本文作者结合中国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研究取向,删减量表中政治观点、宗教信仰、交往、娱乐活动等四个考察项目,保留了职业观和人生观两个意识形态领域,友谊与性别角色两个人际关系领域的32道题。采用32道题目对研究对象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得科隆巴赫系数为0.838,符合高于0.7的标准[1]。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21.0对大学生自我人才培养现状和微时代的一些行为、态度和生活背景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和描述统计等统计方法分析和描述了相关数据。

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四类统一人才培养方法的描述统计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其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

从表1可知,获得型和早闭型的大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且多数大学生正处于延缓状态,占被试总数的47.2%;扩散型的青年学生也较多;四类纯粹型的人数大致均衡[2]。

表1 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式分布情况

(二)维度培养在人口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本文对人口学维度培养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寄宿时间不足一年的学生在人才培养维度、早闭维度等培养维度得分较低的一年以上的学生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寄宿时间短的学生比寄宿时间长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扩散型与早闭型在男女生群体中所占比例大致相等,同一性延缓型在女生中的比例略高于男生,而获得型男生略高于女生;从大一到大四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致上扩散型在逐渐减少,而获得型所占比例在逐渐升高,而延缓型则基本上保持不变。

在延缓维度,父亲职业类别为企事业单位高管、政府要员、教授、艺术家的学生的得分要显著低于父亲职位为中基层干部、老师、一般职工、务农的三类学生的得分;在早闭维度,母亲职位类别为企事业单位高管、政府要员、教授、艺术家的学生的得分要显著高于父亲职位为中基层干部、老师、一般职工、务农的三类学生的得分。

(三)手机使用、目标清晰程度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关系分析

在扩散危机中,每天使用手机观看视频和阅读小说在一个小时以下的学生在扩散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一至三小时的学生;每天玩手机游戏在三十分钟以下的学生在扩散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三十分钟至一小时的学生,也就是说,前者处理扩散危机的能力更强(见表2)。

表2 手机使用与同一性各维度得分的关系分析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维度未来目标的清晰度和各维度的得分情况,以及其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未来目标的明晰程度与各维度上得分的关系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扩散和延缓两个维度中,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和就业中长期目标的学生成绩显著低于具有短期目标的学生,具有较长时期目标的学生成绩显著低于没有长期目标的学生,与具有较长时期目标的学生相比,具有明确的中长期目标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具有较长时期目标的学生。

三、讨论

(一)微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特点

伴随着信息时代以及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同一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危机似乎越来越突出,且出现了发展滞后现象,虽然埃里克森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青春期阶段是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获得情况也不容乐观,混乱型和延缓型所占的比例最多,而排他型和成就型所占比例较少,这与李文道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其中获得型的不到10%。

从整体上来说,青年学生在四种同一性类型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王树青博士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当今世界,男女性地位相对来说比较平等,接受的教育模式也越来越相似,因而男女生同一性的建立状况大致一致。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致上扩散型在逐渐减少,而获得型所占比例在逐渐升高,而延缓型则基本上保持不变,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高,青年学生也不得不为将来的深造和就业做准备,社会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对人生探索和投入也在逐步增长。获得型的研究结论也得到了国内一些研究者的支持。

父母的地位较高,年轻学生在早期封闭维度上得分较高,而在延迟维度上得分较低,说明学生较少进行自我探索。父母亲作为孩子依恋关系的重要对象,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亲较高的职业地位也一般具有较高的能力,会为学生规划好学生未来的求职生活道路,因而学生自主探索相对较少。

(二)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微时代行为的关系

微时代,学生的上网时长和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都远远大于十年前,手机作为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维护社交网络的重要工具,全面影响着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大学生们普遍体验了碎微化的微时代的无能为力,对未来失去信心,回避选择及时行乐而无法集中于学业或是工作的麻痹状态,正越来越趋近于日本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所定义的同一性扩散状态。根据Marcia对承诺或投入的操作化定义,上网时间的增长,使用社交平台的频率提高必然会占用个人在目标选择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毅力,因此,那些使用频率高、上网时间长的学生群体,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投入的时间较少,效率并不高,获得型比例较小,扩散型比例较大。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与未来就业目标的关系

根据埃里克森等人研究,人才培养与人对将来的方向感有关,因此,有清晰目标的人相较于目标比较模糊或没有目标的人才培养形成和发展较好,扩散和延缓的可能性较低。根据郭利娟的实证研究,青年人才的培养状态与自我效能感状态存在显著性关联,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越高,所处的人才培养状态越高;据林晓玲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培养过程的内容与未来定向的就业目标和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维度量表目标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人生三维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