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海量阅读”的利与弊

2021-08-11 06:50陈淑梅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海量阅读利与弊思考

陈淑梅

摘 要: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海量阅读”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写作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积累语言表达素材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怎样有效地进行海量阅读?怎样给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怎样把握“海量”这个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急需要研讨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海量阅读;重要性;思考;利与弊

一、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进入高年级,语文考试中阅读的比例不断地加大,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海量阅读”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增强理解能力,积累语言表达素材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不读书、读书少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知识成长。近年来,语文教学积极推进阅读的重要性,从国学经典到各类文学读物,从课堂延伸以文带文到群文阅读,不断地开拓着学生的眼界。

“海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给一个学生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好处,同时,学生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阅读给当下的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师生的学教关系长期处于和谐又充满压力的环境中。一个学生,怎样依托有效地“海量阅读”真正提高学业成绩,实现“蟾宫折桂”“鱼跃龙门”的愿望?怎样认定“海量阅读”的意义和好处?教师要以怎样的方式方法给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怎样把握“海量”这个度?“海量阅读”如果实施不好,它的弊端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是我们急需要研讨和思考的问题。

二、 “海量阅读”为学生带来阅读的速度及广度,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针对性地去阅读

“海量阅读”的直接结果,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推动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阅读量。阅读量日益加大,直接促进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信息的了解、熟悉、巩固、掌握和运用,从而强化了语言文字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度”!阅读,要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展开,随着阅读速度的提高,阅读数量的加大,又反过来加强了汉语言文字的习得量和使用量,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深度理解的良性循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籍对学生都是有益的,很多学生看书,随手拈来,不分良莠,教师面对学校不断推广的阅读要求,也时不时陷入不知所从的盲目状态,不知道该推荐怎样的书目才能真正体现阅读的价值。而事实上,学生在哪一方面需要补充、需要提高,就得去读哪一方面的书,比如想要了解历史,就去读读《史记故事》《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等等;在叛逆期的学生,最好读读名人传记类等充满正能量的书籍;若是想要更有效地掌握古诗词,就读读《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编》等等。喜欢什么读什么,需要什么读什么,这样的读书才是有益的,才不浪费时间。

三、 “海量阅读”可以让学生走上了“自主学习”的道路,千万不能“粗枝大叶囫囵吞枣”,要消化和吸收

关于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阅读的同时做好批注,在充分的阅读时间内积极地展开与文本的对话,解释、补白、概括、赏析、感悟、对话等,一样都不能少。批注是阅读的第二层次,要不断地在阅读过程中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一层次会将学生引入“终身学习”的正确轨道上来。但是,读书如果粗枝大叶就是走过场,与其一本一本的满足书架的填充,满足任务的需要,还不如老老实实专门性的精读几本书,甚至一本书。阅读,是一个从无到有积累的过程,读书时既要分析思考,又要疑问批判。追求数量的过多的读书是低效的,甚至无意义的,除了养成学生炫耀的资本,沒有构成框架的知识只能任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打架”。现在有些学校将“海量阅读”的概念片面化,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完成庞大的阅读量,根本就是新的教育“形式主义”,有些学校甚至将每个班级阅读书籍的本数作为考核教师、评比班级的依据,从而造成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虚无主义”。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除了来自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书本的二次传授,部分学生顺应海量阅读的潮流,看似买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却在作文里写不出一句像样的话来,归根结底还是囫囵吞枣,没有消化和吸收的缘故。

四、 “海量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健全的人格,但决不可道德绑架,要有所选择的去阅读

一本好书,会把一个学生带入精彩的世界。它不仅会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还会改变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要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能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能够体会到文中传递的情感与能量,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镇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正能量和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心灵的旅程,激荡起品味生活、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涓涓细流”“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的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书的人文气息远远胜于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在网络宣传接近泛滥的时代,阅读如果不加取舍,不加引导,一不小心就会阅读到灰色、黑色、黄色、暴力等有害的书籍,这就会严重腐蚀学生的心灵,到头来,阅读就显得没有意义。事实证明,在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很多看似销量惊人的书籍背后,是其商业运作的因素,比起中国历史上的诗人李白、唐宋八大家、近现代的鲁迅、梁实秋等,现代更多的书籍只是迎合学生某一年龄段的胃口。所以,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有清晰的辨别力和敏锐的眼光。阅读是一个自然升华的过程,要让

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润物无声”的力量,而不是对其道德认知和情感认知进行捆绑,作为教师,更应该指导什么书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样的书有其长远的影响力,什么样的书只能获得短暂的快感。

五、 “海量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但一定程度上魔力成瘾,弄不得当会影响正常学习,所以要科学地安排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是说,单单凭借语文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课本之外更加宽广的途径,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整体水平。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很多。宋代文人书法家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往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生活和文字里。”这里,都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多读书带来的好处和读书的意义。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读书?过度的“海量阅读”,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用于课本之外的阅读的学生,只因为没有权衡好重点与重心,到头来“满腹经纶”却往往与大学和所谓的成功失之交臂,文化的说教在技能时代更多地表现为它奢侈的一面,“以文取士”的时代似乎已经远去了,所以,当下极端式地提倡“海量阅读”是为了平衡经济水平与文化素养的不对称,这种歪曲了读书本质的做法弄不好就会成为文化层面的“大跃进”和“浮夸风”。腋下夹着书本并不能掩盖肩上扛着步枪的粗俗。一本本书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大量的阅读,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果一味让学生沉迷于某一类书籍,虽倒背如流却没有用处。教师和家长,必然要做好读书时间、读书内容的科学安排。

猜你喜欢
海量阅读利与弊思考
线上美术教学的利与弊
海量阅读丰富文化积累互动评改助力轻松写作
基于海量阅读提高学生英文阅读能力的思考
五好育入开出灿烂之花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试论微博对公共管理的利与弊
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的培养
图书出版以市场为导向的利与弊
如何看待沙尘暴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