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及效果分析

2021-08-11 09:11宋美玉
中国市场 2021年9期
关键词:经济指标效果分析货币政策

宋美玉

[摘 要]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金融市场动荡及对经济带来的压力,美联储自2020年3月15日开始陆续出台多项货币政策。进入6月,美联储货币政策由大幅宽松趋于缓和,同时不断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保障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目前看,虽然5月美国经济数据环比有所好转,但整体仍面临较大压力,可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带动效果有限。在全球宽信用的货币政策走势下,我国更应坚守“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关键词]美联储;货币政策;经济指标;效果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9.014

1 近期货币政策工具

1.1 美联储大幅宽松政策趋于缓和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和世界各地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就业困境。这种病毒使得国家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而不得不采取封闭、限制等措施,导致社会经济活动停摆,失业人数激增,需求下滑。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依然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数量均居全球首位。截至6月29日,美国确诊病例超过254万例,约占全球确诊病例总数的25%;死亡病例超过12.5万,同样占到全球25%的比例。

疫情冲击下,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大幅下降,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破产潮,导致国内失业率激增。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金融市场动荡及对经济带来的压力,美联储自3月15日开始陆续出台多项货币政策。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美联储先是紧急下调基准利率150个基点至零利率。但美联储降息空间已经耗尽,利率传导机制逐渐失灵,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困难时期的实体经济。

一般情况下,央行并不直接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而是依靠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和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疫情的迅速蔓延导致美联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失灵,不得不借助财政部的担保,向由财政部注入资本金设立特定目的工具(SPV)提供贷款,以SPV购买各类政策支持的信用风险资产。一方面,财政出资的资本金可以弥补部分信用风险损失;另一方面美联储可以以一定的杠杆倍数配套贷款支撑,发挥杠杆效应,扩大货币政策支持规模。

SPV具体支持方式为:一是重启商业票据融资支持工具(CPFF),主要為化解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采取直接购买商业票据的形式,稳定和降低了商业票据利率。二是为较快修复公司债市场融资功能,新创一级市场公司信贷便利(PMCCF),直接购买企业新发行的投资级(BBB评级及以上)公司债或直接向其提供贷款,以及新创二级市场公司信贷便利(SMCCF),直接购买流通的投资级公司债。三是直接购买市政债券,新创市政流动性便利(MLF),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四是直接支持企业融资,新创主街贷款计划(MSLP)。

1.2 SMCCF工具更新进一步支持市场流动性

6月16日,美联储推出了第三类企业债投资方式,即“合格的广泛公司债市场指数债券”(Eligible Broad Market Index Bonds)。这是对SMCCF工具的更新,允许美联储立即开始购买规模远大于此前预期的个别公司债券,主要采购的对象是投资级别企业债,但也会包含一些在疫情发生后评级下调的“堕落天使”。该工具除了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外,还有助于稳定中小企业信心,并鼓励部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带动部分就业,推动经济复苏,并可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1.3 修改沃尔克规则保障实体经济资金供应

6月25日,美联储、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批准了对沃尔克规则的修改,当日盘后美联储还要求美国大型银行第三季度暂停股票回购、限制派发股息。这是美联储政策的延续,为继续保障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修改沃尔克规则是保证资金可以从银行传导到金融市场,尤其是对风险投资基金的注资,可以间接扶持一些中小企业;限制回购和派发股息是保障银行不将资金用在其他地方。从资产结构看,近期回购和货币互换纷纷到期,但美联储没有选择持续操作,说明美元的流动性已经有所改善;同时其他新型工具如PPPLF、SMCCF、CPFF、MLF和MSLP都在明显上升,可见美联储整体的方向仍然是偏宽松的,只不过由过去的QE漫灌转为了定向支持中小企业。

2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解读

进入5月后美国疫情稍有好转,美国迅速推行“重启经济”计划。截至目前,美国各地设法全面重启经济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各州不断地努力恢复下,有些州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甚至是第三阶段的产业恢复,但其在经济复苏节奏以及有效压制新冠病毒的能力等各方面仍有较大压力。

2.1 5月美国CPI指标降幅环比有所收窄

6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1%,预期下降0.0%,扭转4月下降局面;未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同比上涨0.1%,预期上涨0.3%,环比收窄0.2个百分点。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依然低迷,美国5月核心CPI指标连续第三个月下滑。此前4月核心CPI数据录得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5月有所收窄。

2.2 5月美国零售销售出现明显反弹

5月以来,随着美国经济重启力度的不断增大,复工复产工作持续推进,美国的消费情况开始有所恢复,同时美国前期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为经济带来的提振效果也开始逐渐显现,近来美国经济基本面边际上有所好转。6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零售销售数据显示,5月美国零售销售环比提高17.7%,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8%,这一环比增速也创下了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增幅,同比增速为-6.1%,前值为-19.9%。在经历了三四月的大幅下滑以后,5月美国消费迎来了明显的反弹。

2.3 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

初请失业金人数是反映其国内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之一,统计的是第一次申请领取失业金的人数。6月2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48万人,較上周减少2.8万人。可以说明美国国内已经重启的企业开始吸纳劳动力就业。

3 连续的政策带来的效果分析

在连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下,5月美国经济指标大面上有所改善,但从政策力度和改善程度上来看,政策的效果低于预期。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复苏的效果有限。目前已有约420万家小企业获得紧急贷款,但是这些仅占美国3000万家小企业的1/7,就算美联储频繁的出台扶持政策,也无法覆盖其余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同时,在政策扶持下的中小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外加美国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疫情对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致命考验,在今后政策逐步缓和或政策到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能陷入破产危机,这将加剧美国就业市场的低迷,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也将进一步限制个人消费,拖累经济增长。

刺激消费政策效果不显著。自疫情暴发以来,国会先后通过了包括失业救济金、刺激支票、小企业贷款,以及对航空公司的补助四轮经济纾困计划,总金额约2.9万亿美元。数据显示,3—5月,美国的狭义货币(M1)增长了26%,是2008年同期增幅的3倍,超过了60年来官方跟踪数据记录的全年增幅,这体现了民众缺乏消费信心。从国内储蓄情况来看,4月美国个人储蓄率则上升至32.2%。如果储蓄率继续升高,经济增长将受到负面影响,可见其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放松金融监管或将增加金融系统风险。最新修改的沃尔克规则将允许银行增加对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银行可以通过框架性协议进行风险基金投资,但规则里没有增加商业银行可以投资的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风险割离。同时,美国监管机构还取消了银行与其关联机构掉期衍生品业务的保证金,即保证金可以直接释放到市场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放松监管后,或将助长银行的套利和投机行为,增加金融系统风险。

4 对我国出台政策的启示

一是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从美联储公布的声明来看,其已经非常明确表示将一直提供经济支持政策,而且所有的工具都可能使用。同时在下半年,将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即财政需要继续发力,美联储也会全力配合。而提到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的问题,其实是美联储配合财政政策的方式问题。我国与美国相比,面临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受疫情影响的阶段不同,所出台的货币政策的程度也有明显区别,但政策的目标却有相同之处。因此,下半年,我国宏观政策更要注意特殊时期的统筹安排,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

二是利用好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从中美两国针对疫情出台的创新货币工具来看,均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型货币政策。我国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出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从形式上更接近美国的主街贷款计划(MSLP)等宽信用支持工具的模式,但并未对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兜底,仍然由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主体来承担信用风险。目前,中国主要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对象为开发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三农”的主力,却因缺少高信用等级资产被排斥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对象之外。由于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天然的联系,可考虑将优质的中小银行纳入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中,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

三是不断调整就业与民生的政策方向。从美国就业、失业指标来看,美国就业人口比率骤降至新低位,失业率仍处于高位,美国表示应对疫情期间将继续失业保险这一基本保护。但如果暂时失业变成永久性失业,工人会丧失工作技能,失业率会变得司空见惯。可见,现有的政策措施不应该仅停留在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上,还必须提高民众拥有适合就业岗位的技能。日前,我国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主要为应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发挥失业保险兜牢民生底线的作用。但经济发展新旧矛盾交织叠加,企业特别是民企、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凸显。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影响劳动力市场,对部分制造业岗位产生“替代”效应,就业压力加大。建议在出台保民生的兜底政策之外,还应加大对失业人员培训的相关措施,让就业者为技术革命的下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20〕120号[R/OL].[2020-05-2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2/content_5516693.htm.

[2]魏倩,张艳芬.央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信贷向小微企业投放 银行期盼出台配套制度 解除放贷后顾之忧[EB/OL].[2020-06-04].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6-04/doc-iircuyvi6603547.shtml.

猜你喜欢
经济指标效果分析货币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本周重要经济指标
本周重要经济指标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7月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