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中基于观察视角的教师支持的实践研究

2021-08-11 01:52唐雪琦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班经验材料

唐雪琦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幼儿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他们不断模仿成人的行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角色游戏对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生活经验等方面发展的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最为典型的角色装扮行为反映出幼儿对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的认知和经验,那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何解读与支持幼儿的装扮行为呢?

一、什么是装扮行为

1.装扮行为的含义

装扮行为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游戏意愿,通过模仿和想象,借助材料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生活的游戏行为。

2.装扮行为的典型表现为

1)形象玩具的诱导下出现的装扮动作,逐渐形成游戏主题。

2)情节单一,在形象玩具的影响下表现该主题最典型游戏情节。

3)出现角色意识但并不清晰、真假混淆,出现对应性角色。

二、如何解读幼儿的装扮行为

在角色游戏中,解读是教师了解、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思维点、学习方式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教师对教育活动成功反思的基础,为教师成功反思,改进游戏的计划、组织与指导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要点是我们解读的出发点,解读肯定要思考、要带着问题、想达到什么目标才能去解读。不同的解读要点,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接下来我就通过一则案例,谈谈我对幼儿装扮行为的解读。

幼儿游戏实录:

“卖点心啦,卖点心啦……”听到米奇餐厅的叫卖声。

我走了过来,餐厅服务员睿睿笑着问我:“老师,你要吃面条吗?”

“好啊,多少钱呀?”

“给你,2块钱。”睿睿一边把面条给我一边说道。

付了钱,我坐到了餐桌上吃了起来。

这时睿睿跑了过来,还拿来了一个草编小球,“这个给你。”

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

睿睿回答:“这是玩具。”

“为什么要给我玩具呀?”

睿睿接着说:“这是买面条送的,买一送一的。”

“还有这么好的活动呀。”我笑着谢谢了睿睿。

推进方法:

游戏分享中,我与孩子们回顾了自己游戏中快乐的事,说到米奇餐厅时,我问道:“今天米奇餐厅有一个很棒的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有孩子举手说“他们送玩具”。顺着孩子们的话,我将拍摄的照片展示了出来,并请睿睿说说“为什么要送玩具给大家?”睿睿笑着说:“这是买一送一呀。”“哇,这么棒的活动,你们想不想去呀?”“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着。“原来搞一些特别的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来买东西哦,你们下次也去试一试,好吗?”

效果分析:

随着角色游戏的开展,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以及角色行为都初步形成了,也知道在点心店中可以通过叫卖的方法来吸引客人,但“买一送一”的行为是第一次出现,这可能是幼儿在生活中遇到过的,而他能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说明这个孩子的装扮行为在逐渐提高。但是这只是个别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为了将个体经验拓展为集体经验,我在游戏分享环节中与集体进行了讨论,鼓励其他幼儿去进行模仿。

三、基于解读选择适宜的支持策略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解读所强调的根本在于理解幼儿,这种理解不仅是要观察幼儿某一个独立的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的认识、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情同共感的介入性理解。教师要从幼儿游戏行为和情感态度中真正地、深入地、持续性地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幼儿的对话,分析幼儿的需要、经验背景以及动作、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并解析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为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材料、组织活动收集信息,并采取适宜的策略推动游戏的开展,才能为进一步回应幼儿的游戏,推进游戏的深入发展打下基础。

1.注重游戏观察,解读幼儿行为。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老师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语言都要进行捕捉,然后分析他们游戏的经验,从而为正确解读幼儿行为提供依据。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一直在忙着把搓过的橡皮泥用刀切成一点点的小块,切好后,爸爸说“水果沙拉做好啦”,然后妈妈去喂宝宝,说“水果小小的,不会卡的哦”。听了幼儿的互动,才能理解幼儿看似无意识地切橡皮泥,其实却是有着豐富的游戏情节。

2.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1)具体形象的装扮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行为。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材料。因此,我们提供了许多逼真形象的材料,如:美发店里的吹风机、眼镜、发夹等,点心店里的各式点心等,这些材料激发起了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的愿望。同时,在游戏中,我们还提供了许多角色装扮材料,如:爸爸的领带、妈妈的小包、爷爷的帽子、奶奶的围裙等,帮助幼儿明确了各自的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不同游戏行为的交往。

2)高低结构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高结构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它们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来代替或者模拟其他物体进行游戏。但由于高结构材料不易改变的特点影响着幼儿持续角色行为的发生,不能够促进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创造表现的欲望。因此,需要低结构材料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如:点心店中的逼真的点心都是高结构材料,幼儿只能简单地装盘买卖,没有更多的角色行为的产生,但是提供了绒球、蛋糕托、泡沫球、橡皮泥等低结构材料后,他们有了制作点心以及不同口味的经验产生,角色行为也逐步丰富起来,促进了老板与顾客之间的交流。

3)关注幼儿游戏经验,适时增添材料,促进游戏情节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力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游戏材料是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在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材料能够丰富游戏的内容,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就如上述游戏中,幼儿看到餐厅中的草编小球,就想到了把它作为“买一送一”的礼物一样。材料的提供可以丰富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行为。因此后期我们还会继续添加一些材料,可以是一些低结构材料,如盒子、木棒、小纸板等,也可以是一些新玩具材料,如烧烤架、电话机等,激发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产生新的装扮行为。

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在游戏的开展中很自然地体现出来,教师更需要通过观察、分享,及时跟进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比如:在游戏“野餐”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需要带宝宝出去野餐,可是缺少了野餐的垫子,我们及时提供了小地毯;幼儿分享交流时,说“带宝宝去动物园”,可是没有动物园,于是我们收集了毛绒玩具和小栅栏,幼儿自主创建动物园,从而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体越广泛、情节越深入。因此,教师可以收集一系列商店的活动照片,在游戏分享环节让幼儿进行欣赏观察、交流讨论,丰富商店促销活动的形式。同时引导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利用雙休日带孩子外出参观各种商店,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老板和服务员是如何招呼客人的,厨师是怎么工作的等。

4.把握有效介入的时机,保证幼儿角色游戏开展。

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还是比较弱的,游戏目的性较差,操作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低。他们虽然扮演了角色,但不明确应该如何去做,在游戏过程中还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经常满足于摆弄操作材料,未意识到扮演角色。老师要适时适度介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进游戏的开展,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游戏。

5.关注游戏分享的价值,提升幼儿游戏经验。

1)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合理的方式开展讲评。

小班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行为,也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对于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经常会出现遗忘的现象,所以在组织小班幼儿集体讲评时教师要善于运用预约交流、情景再现式、录像回放式、照片捕捉式的方式记录下幼儿的言行然后在集体讲评时予以回放,不仅帮助幼儿回忆自己的游戏经历也让其他的幼儿直观地看到别人的游戏内容,便于其他幼儿的模仿与学习。

2)选择贴近小班孩子生活经验的价值点开展讲评

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往往会毫无顾忌地把现实生活中的内容迁移到角色游戏中,而孩子的生活内容既有普遍性也有个体差异带着各自家庭生活的烙印。因此,老师在观察到孩子的游戏行为后,要善于分析这样的游戏行为是否贴近多数孩子的生活经验。如:爸爸妈妈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医生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你们还在点心店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等等,这样的话题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内容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讨论的氛围才会热烈。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需要的游戏方式。教师的的观察与支持,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主题,促进角色交往,更能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有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班经验材料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摇摇鹅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