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2021-08-12 07:07张晓娜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理念建筑工程

张晓娜

(山西沃泰丰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土木工程技术作为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我国的经济水平与科技实力在不断提升,各种先进技术在建筑领域中也有较为广泛的运用,土木工程的项目数量与施工质量相较过去有明显的进步,但是我国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差距,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非常重要。

1 技术创新意义

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是为了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并有效优化施工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近些年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但相较于国外仍旧存在差距,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当下,施工技术的发展向着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指导。除了技术方面的创新外,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更科学的施工方案,并将管理方式与技术设备进行升级,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1]。

2 技术发展概述

2.1 技术发展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特点具备固定性、流动性和整体性,同时具备因地制宜的特点。

固定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使用的一些固定的、基础的施工技术;而流动性则是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标准可能会因一些原因发生变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二者之间的统一。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一些最基础的施工技术,但在实际情况下,会发生各种计划之外的情况,例如人员的流入与流失、周围环境的变化等,相关的施工方案也会因此做出适当的调整。

建筑施工环境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起直接作用,而随着工程越来越复杂与规模越来越大,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越来越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案。例如,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等条件进行预先地勘查工作,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制定最适宜的施工计划。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整体性作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有较高的重要性。现代建筑的工程规模较大,所需人员数量较多,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协同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同岗位之间应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并相互配合、团结一心,充分发挥整体性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

此外,土木工程技术的特点还有协助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等方面的特征。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因各个工程项目的差异性,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使用对应的方法。不同的工程项目所在的环境各有不同,且具体的要求与功能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工程对于技术有不同的要求。

2.2 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尽管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但依旧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二者之间的相脱节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同时,在基础性理论与实用性理论的研究方面,缺乏创新意识,依然局限在传统的框架中,没有形成系统性和有价值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方法,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遇到瓶颈。

此外,我国对于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还存在些许问题。首先,我国对于土木工程的技术创新缺乏正确认知;其次,很多施工人员受限于传统思维方式;最后,许多施工人员对于先进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2]。

3 技术创新探析

3.1 人才创新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需要加大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由于我国的施工环境与国外有别,不能直接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需要根据技术的相关要求,进行人才的培养工作。

首先,大力提升创新型人才与先进技术的适配性,强调其重点是工程实际,从整体上提高技术创新的工作效率;其次,不断加强相关人员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知,鼓励加大研究力度,促进相关人员在团队中能够更积极地研究相关领域的具体问题;最后,要以实践工作为基础,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

3.2 理念创新

施工队伍是土木工程记住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提高队伍的创新理念,使其能够与新时代的需求相符合,既能够满足当下的需求,也使工程建设能够更加高效、安全、高质量地进行。

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人们的精神与物质方面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若要让建筑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好地了解与巩固先进理念,提升先进性,并形成市场竞争力,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为了将理念进行创新,一方面需要强化对于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进新的施工技术与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3.3 机制创新

创新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通过对机制的创新,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创新氛围,并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现阶段的多数施工单位并没有形成一套可行的机制,使相关人员在工作上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积极性。

因此,为实现机制创新,可从制定创新制度、注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和提升人员忠诚度四个方面切入。首先,施工单位应着力于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要积极培养人才,通过制度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进而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为日后的技术创新巩固基础;其次,注重创新队伍的建设与优化,除了从外部引进优质人才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在内部开展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人才的引入与培训,有效提高队伍的专业性;再者,机制的创新还需要通过激励作为支持,对于在施工任务中有优秀表现的创新人才,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后,施工单位应注重对人员忠诚度的培养,以减少人员的流失,同时为员工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3.4 技术创新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技术创新可从防渗技术、深基坑技术、环保技术和钢筋混凝土技术四个方面切入,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

首先,防渗问题在建筑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渗漏问题,则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防渗漏材料创新的重视程度,并完善相关技术,进而提高工程的防渗漏性能。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高层建筑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地基工程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工程对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起到了直接的决定作用。在进行地基建设时(如图1所示),事先勘查与测量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提升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图1 某高层建筑的基坑现场

再者,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与国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倡导,使得建筑行业必须改善过去的传统施工技术,从而将绿色理念贯彻其中,实现绿色发展。在施工时,需要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关键作用。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技术进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同时,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钢筋连接能够通过挤压套筒和螺纹咬合技术,将钢筋进行稳固连接,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3]。

4 结论

作为建筑行业最重要的一部分,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带动建筑行业的进步。尽管我国在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土木工程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控制施工工期和成本,实现对施工体系的优化。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时,要从人才、理念、机制和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提升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理念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谈LNG接收站项目施工单位的外部协调工作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