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流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CNKI数据库

2021-08-13 06:58骆登山明庆忠韩剑磊2刘安乐4史鹏飞邹建琴朱婕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献空间旅游

骆登山 明庆忠 韩剑磊,2刘安乐,4史鹏飞 邹建琴 朱婕

(云南财经大学1.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2.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3.经济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221;4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553001)

随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修订,突出了旅游法的保障地位,健全了旅游管理体制,维护了旅游相关者的利益。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得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同时国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人均GDP在2019年成功突破一万美元,同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大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全年国内游客超过60亿人次,入境和出境游客总数达3亿人次。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旅游产品供需不匹配、旅游地空间结构不合理以及旅游体验降低等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国民收入变高,国内大众旅游市场随之兴起,同时旅游地理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继而国内学者将研究目光聚焦在旅游流相关问题上。在此背景下,旅游流研究领域被学界重点关注。学界对旅游流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其中谢彦君认为旅游流应该是狭义地指旅游者的流动[1],而唐顺铁认为“旅游流”不能用“旅游客流”来替代,旅游流应是“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客流”“旅游能流”的综合体系[2]。在整个2000年以前国内以唐顺铁为代表的旅游学界对旅游流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概念的讨论、模型的理论假设,以后才有肖光明从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轴等方面有系统地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旅游空间结构现状[3],查晓莉、徐雨晨等人讨论了上海迪士尼国内旅游流地理分布与流动特征[4],近年来对旅游流的动力机制、空间效应也有了针对性研究。国内对旅游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国内鲜有跨度20年的旅游流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近20年左右的旅游流研究文献的梳理,对文献来源和分布情况、旅游流研究的视角及内容做出整理和归纳,意在探讨国内旅游流研究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找出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短板问题,通过述评方式,进一步提出对国内旅游流研究的几点认识,从而为旅游流的研究做出一些补充和引导。

本研究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搜索源,截止时间定位于2020年。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时,设定来源类别为SCI、EI、中文核心期刊、CSSCI和CSCD,以“旅游流空间网络”“旅游流并含空间网络”“旅游线路空间网络”“旅游流并含旅游线路”“旅游流扩散路径”为主题检索出301篇期刊论文,经分析筛选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255篇目标文献。在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时,以“旅游流空间网络”“旅游线路并含空间网络”“旅游流并含扩散路径”为主题名,共检索出166篇硕博士学位论文,剔除25篇不符合研究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最终筛选出141篇目标文献。上述两库检索出符合研究主题的文献合计396篇。经过对样本的初步研判,认为其可以反映中国旅游流研究的总体态势。

一、研究现状

(一 )研究阶段和特征

1961年,普赖斯曲线及其数学公式第一次出现在《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一书中,由美国科学家D.Price提出[5]。结合朱宁等对普赖斯曲线方程中参数b求法的探讨[6],通过该方程计算出各年度的文献理论量。经过实际计算发?现我国的旅游流研究的累积文献理论上应该达到927篇,但是实际上仅有396篇,综合考虑图1显示的数据趋势和在样本筛选时有遗漏文献现象,我们仍认为我国的旅游流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此基础上可将探索阶段进一步划分为起步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持续深化阶段。

图1 我国旅游流研究文献出版量分布情况

1.起步探索阶段(1998—2006)

起步探索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研究较少,时间上呈现不连续性,9年时间只有26篇文章,年均不到3篇。其次,起步探索阶段有12篇期刊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资助,受资助的论文占该时期论文总量的47%;同时发现除了国家级资金的资助之外,没有1篇文献受到省部级基金的资助,地市级以及厅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数量也只有3篇,可见这个阶段在地方层面对旅游流的研究重视程度远落后于国家层面。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从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和入境流分布特征等来进行研究,其中有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流主要分为七大主流[7]。依据聚类模型,杭州的客源主要来自东亚、东南亚、北美、西欧、东欧、大洋洲、港澳台等七大市场[8]。从空间结构角度,西安的游客更偏好东线旅游产品[9],而大连的旅游流呈现两点间流动,表明旅游线路组合模式还有很大的空间[10]。

2.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1)

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丰硕,总体趋势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本阶段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论文数量增长显著,年均文献量是起步探索阶段的6倍。另外,受到各类不同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献数量达到71篇,是起步探索阶段的4.73倍,增长幅度远大于文献总量的增幅,体现旅游流的相关研究愈发受到学界和政府机构的重视。其中受到厅级及以下基金资助的文献数量有20篇,占比22.5%,表明地方层面已经开始重视旅游流空间网络的相关研究,意识到相关研究成果对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借鉴和启示作用。除此之外,针对旅游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尺度呈现多样化发展,林岚从台胞对航空口岸选择的角度模拟分析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11],何燕考察了游客感知下的城市—景区之间的旅游流空间响应机制[12];这个时期从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流之间的对比分析[13]、长三角城市群入境流的西向扩散特征[14]、分形理论视角下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15]、北京市入境流的扩散路径等不同尺度持续深化了入境流的研究[16]。

3.持续深化阶段(2012—2020)

持续深化阶段的总体态势表现为升降交替但整体平稳增长,这个时期论文的增长速度呈现降低态势,但研究成果占数据总量的一半以上,研究主题更加丰富,对国内的旅游流研究也更加多元化,研究内容从旅游流的空间特征转向影响机制的探索,其中张柳基于结构方程透视旅游网络信息流导引模式[17],闫闪闪解析了市域内旅游流空间扩散动力机制[18],李磊则聚焦典型旅游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受高铁影响的时空演化[19]。另外,近年来除了对入境流的深化研究,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出境流进行了关注。徐英华从时间、流向、流量三个维度探查了中国赴日旅游流的时空特征演化及影响因素[20]19,刘祥艳等人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以及空间引力模型讨论了中国出境旅游流受文化距离的影响程度[21]。信息流的研究近年愈发被学界关注,其中冯娜[22]、杨敏[23]都探讨了信息流与入境流的耦合关系,是在以往对入境流时空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流继续深化研究的结果,而韩剑磊[24]和阮文奇[25]则分别以云南省和九寨沟为例对信息流与旅游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 )重要期刊分布情况

论文在重要期刊上的分呈现不均衡态势(见表1),共有59种刊物涉及文献发表,然而排名前十(见表1)的刊物中已有年均发表量不足0.5篇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少量的一组期刊集中了某学科大部分高质量论文,而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研究主题之一,所以集中分布在一组期刊,少量分散于其他相关核心期刊。其次,旅游流研究领域的高质量论文总量偏小,所以从或然率来讲,除了部分期刊的偏好,表现出集中性,在其他期刊上则会出现分布不均的现象。统计表明,除了《经济地理》《资源开发与市场》等7大刊物载文量相对较多之外,其余50余种期刊载文量在23年间只有个位数,体现了在旅游流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学科视角固定的特点。发表在地理类期刊上的论文151篇,占期刊论文总量的38.13%,这不仅反映了地理学核心期刊在这方面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证明了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便是旅游流。

表1 旅游流研究文献在重要期刊上的分布情况统计

(三 )文献受资助情况分析

从项目级别来看,受资助文献分布呈倒三角结构。从表2可见样本中有375篇受到各级各类项目资助,其中206篇受到国家级项目资助,占受资助文献总数的54.93%;94篇受到省部级项目资助,占受资助文献总数的25.07%;75篇受到省部级以下项目资助,占受资助文献总数的20%。受资助文献呈倒三角结构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国家对科学研究经费投入逐年加大的一个缩影;二是旅游流作为较前沿的研究领域,加之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受到高级别项目资助的倚重。从两种文献类别比较来看,核心期刊文献受资助比例显著高于硕博论文的受资助比例,其中硕博论文在省部级基金的资助数量统计显示为零。究其原因,一是与部分重要期刊较为青睐高级别项目资助成果[26];二是可能在部分硕博论文中作者并未标注资助情况有关。

表2 旅游流研究文献受项目资助情况统计

(四 )作者所属单位分布分析

统计表明,作者所属单位分布极为分散,但也呈现集聚效应。为避免重复统计,本研究只统计在文献上署名第一的单位。396篇文献来自94个单位,平均产出文献4.21篇,94个单位里只有5所不属于高校。而产量较高的10所单位(见图2)均是高校单位,可见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和贡献比较突出。在排名靠前的高校单位里,陕西师范大学以64篇的文献数量遥遥领先,占总文献数量的23.23%,第二名南京师范大学的文献数量占比只有5.30%,表明陕西师范大学在旅游流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属于顶尖地位,从硕博论文数量的统计也可以看出,陕西师范大学处于研究领先地位。另外,可以发现表现较为突出的十个单位里,师范类大学占据了一大半的席位,而除了南京大学、吉首大学、燕山大学之外,中国旅游研究院也位列其中,是唯一一所非高校类研究机构进榜的单位。

图2 排名前列的单位产出文献情况统计

二、旅游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 )旅游流研究主题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笔者归纳出研究旅游流的四个主题,分别是旅游流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旅游流的空间特征、旅游流的空间效应和旅游流的动力机制。

1.旅游流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旅游流的相关概念是基于郭来喜、唐顺铁、陆林等学者提出的旅游流的广义定义而归纳出的主题指标,即认为旅游流应是客流、能流、物流、信息流等的集合,在此主题下,为了使量化统计更具区分性和特征性,笔者统计过程中剔除了“旅游客流”的相关研究。表3的数据显示,学界目前对于广义的旅游流研究甚是缺乏,在统计的396篇论文中只有7人对信息流展开了相关研究,其中刘雪婷等人通过实证研究了信息流对旅游客流的影响[27],早期的袁宇杰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双流”系统[28]。大部分学者对于旅游流的研究都是针对旅游者本身的流动,其揭示了大部分学者更加认可由保继刚、谢彦君、马耀峰等学者提出的侠义旅游流定义,即由于相似的旅游需求而引起的区域空间上的游客集体位移现象[29]。此现象主要是由于广义的旅游流定义使学者抓不住研究的对象和核心以及关键的问题,而在国外对于旅游流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研究也是涉猎较少[30]39,尚没有国内研究的深入,故目前旅游学界在对旅游流进行探究时,未对其内涵形成统一的认识。

表3 旅游流研究文献的主题统计

旅游流的综合理论研究主要针对旅游流体系及研究述评。此类文章共有12篇,其中《人文地理》《旅游学刊》分别收录2篇和4篇。旅游流综述类文章发表的时间相对集中在2015年之前,追溯最早的研究文章是唐顺铁、郭来喜在1998发表的一篇《旅游流体系研究》,2015年后至2020年底,在选定的数据库中只有杨敏对旅游流的研究进展展开了述评[31]。同时,笔者发现这12篇综述类文章第一作者都是旅游学界资深学者,且为旅游流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意见。吴晋峰等人指出国内对旅游流的研究在全国尺度上的旅游流演化以及国际旅游流研究方面尚存在一些欠缺[32],无独有偶,高雪琴等人也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都缺乏对大尺度空间廊道内旅游流动态演变关注[33],笔者在统计过程中发现这两个问题依然存在,研究尺度的扩大必然带来数据搜集和处理的困难,除却全国性的统计年鉴资料,对于中国对南亚、中亚、日韩等国际区域性的旅游客流互动研究都需要学者提高数据搜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尚未发现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研究。而张佑印曾提出旅游流研究缺少对内在机理、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研究[30]43,目前相对已有一些成熟的研究结果,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张佑印、汪德根、蔚海燕、徐敏、黄震方、刘丽敏、李磊、陆林等学者都已经着手研究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实际中,已有许多学者总结和归纳了国内旅游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钟士恩则在研究国内旅游流空间模式时指出国内的研究存在旅游流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混淆[34]34。刘法建通过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得出国内在旅游流数据获取上方法单一,不够多元化,同一研究中鲜有采取不同获取方法对比分析[35]。董培海指出国内对于“旅游流研究的价值何在?”这个问题缺乏思考[36]。总体来说,近年来旅游流的研究依然势猛,从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阮文奇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中国赴泰国旅游流网络结构及形成的机理[37]。 徐雨利运用归纳法和辨析法,以全国为研究尺度,分析了旅游流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38]。

但是目前来看,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旅游流的研究影响很大,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都是基于地理学,理论、方法也是从地理学科借鉴而来,如“核心—边缘”“空间距离衰减理论”“地理探测器”等。大多数学者虽研究主题不同,但都是基于不同区域空间的实证研究,尺度从市级的小尺度到全国以及入境的大尺度皆有涉及,但是少有学者对亚太、欧盟等国际空间区域内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进行探究。另外,由于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国内严重缺乏对旅游物流、旅游能流和旅游信息流的研究。笔者认为应紧抓信息技术普及化的机遇,加大对旅游信息流的研究,创新研究方法,尽快为我国旅游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突破旅游者和旅游地以及旅游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传统局面。

2.旅游流的空间特征

旅游流的空间特征主要包括旅游流的结构、等级、演化以及集聚和扩散特征,该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属于旅游流特征中的“流量”和“流向”范畴。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国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许多。 秦静、李郎平通过带有地理信息的照片从空间分布格局、流动空间特征等方面探索了北京市入境游客热点区域[39]。而赵伟在对福建省自驾入游流市场研究时发现主体主要是家庭出游,而网络结构特征显示出较强的不均衡性并且两极分化明显,同时发现边缘节点之间的互动频率非常低,相对而言核心节点之间的互动频率则较高[40]。刘宏盈则从旅游线路视角发现泛北部湾区域主要的客源地、目的地以及区域旅游集散中心这三个角色都是由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扮演,对该区域的其他国家和区域产生了很强的辐射作用[41]。城市群作为一种特殊尺度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其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也被众多学者关注。刘大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揭示城市群的旅游流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42]。陈浩、陆林则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并且构建了旅游地空间网络结构模式[43]。总体来看,旅游流的空间特征研究显得相对成熟许多,而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多是聚焦于大、中尺度上,对于微观尺度的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较少,如探讨景区内部旅游流的空间模式等,更鲜有国内学者针对洲际区域等超大尺度上的旅游流空间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3.旅游流的空间效应

旅游流的空间效应主要指旅游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的过程[44]。主要探讨旅游流对节点的作用力,即空间位移现象给区域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影响。马鸿譞采用熵值法得出入境旅游流在西藏发展快速,直接带动西藏区域经济发展[45]。吴晨基于南京市入游流的空间效应提出了关于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及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建议[46]。梁玥琳基于旅游流的空间联动、扩散效应对宁海县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全域化旅游网络空间格局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47]。但从表3中易看出该方向研究略显不足,不到研究总量的九分之一,相对于旅游流的时空特征研究,空间效应研究则更为深入和复杂,需要学者从产品结构变化、市场供需调整、社会效益扩缩以及体制机制转变等方面详细探讨,更需要学者探究其影响机制,使其更具实际应用意义,对旅游业更具指导意义,但是目前该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4.旅游流的动力机制

旅游流的动力机制则是包含探究旅游流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在旅游目的地方面,汪德根提出了高铁的发展使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流呈现明显集聚性,进而向周边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节点扩散[48]。而传统意义上拉动旅游流流动的关键因素却是旅游产品,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步伐的加快,一些传统因素的拉力在被削弱,网络口碑、交通住宿的舒适感等会影响旅游者深度体验的新兴因素逐渐被关注。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所有具有推动作用的因素在其不完善时会成为旅游流的阻力。刘法建提出制约入境旅游者流动的因素有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对外联系度和空间距离等[49]。在客源地方面,张婕发现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50]。徐英华认为影响中国公民赴日旅游流的主要指标是闲暇时间、收入水平同时还包括重大事件和中日关系等[20]23。虽然国内在旅游流的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远不及旅游流的空间特征研究,但是已然取得许多成果。闫闪闪就认为未来旅游流研究的前沿阵地包含区域内部旅游流形成机制研究以及网络结构仿真预测与优化[51]。统计过程中也发现国内旅游学者更加青睐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探讨,轻微忽视客源地因素的影响,在双向因素共同作用力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钟士恩也认为旅游流空间模式研究中存在“二元陷阱”问题,指出研究需要将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联系媒介进行一体化研究[34]35。

(二 )旅游流研究方法

旅游流的研究方法包含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指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密度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而定性研究方法则是主要使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同时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在论文中较为常见,特别是旅游流的研究,从统计结果来看,硕博论文和期刊文章都倾向于使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进行探讨。从类别来看,采用定量方法成为研究大趋势,定性研究居于从属地位,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更系统、更全面地进行旅游流研究的偏好选择。

对396篇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数据搜集方法上出现了迭变。早期旅游流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问卷调查、统计年鉴、旅行社线路等传统途径,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得到突破,一些学者不再局限于传统方法,转而选择通过数字足迹、新浪微博数据、地理标记的图片、网络游记等方法获得相关旅游流数据,但是数据获取方法论本身依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大多数文章依然采取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在研究层次和科学思维上依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社会网络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在旅游流的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中社会网络分析法最早出现在杨兴柱、顾朝林等人用于测度南京市旅游者空间选择路径和偏好一文中[52],但是在早期社会网络分析法的采纳使用度不高,经过几年论证发展,近几年来出现了高频使用此方法研究旅游流相关问题的现象。而旅游流作为旅游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也致使地理学中的一些工具和方法被引入到旅游流的研究中,GIS空间分析法也比社会网络分析法更早更快地被学界认可而大量使用,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成果最有代表性,从硕博学位论文到期刊文章基本上都采用了空间分析方法,这得益于其地理学建设较好,使得历届学者更容易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除此之外,吴江等人利用ArcGIS将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可视化处理[53],李亚娟等人在探究恩施州旅游流时同时运用到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54]。2016年以后才大量出现同时使用两种方法研究一个问题的现象。从数据上看2013年后除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法使用率高外,在文章中选择适当的模型作为研究问题的工具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视角的变化,从早期的数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的选择上透露出的是学者更关心旅游流与相关指标之间的联系,地理空间分析法则是从旅游者移动属性的角度出发,基于的是旅游流时空分布的特性和差异性,后来引入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则是从结构的角度去看待旅游流相关问题,从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界定区域内节点角色、透析模式演化,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意见。

三、研究展望

基于以上对国内的旅游流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梳理,笔者认为国内在研究旅游流相关问题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后续深入研究并完善补充。

(一 )加强旅游流理论研究

理论就是人们系统地、科学地对实践进行总结而归纳出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结论[55]。近年来,对于旅游流空间网络的基本理论探讨急剧减少,少有新的理论产生。但是理论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未来的发展,随着学科建设更加成熟、社会转型加快会使“为探求真理”的研究更加受到关注[56]。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必然会经历从现象研究到理论研究,从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到自身理论的构建。旅游流作为大众旅游背景下的新兴领域,虽有以马耀峰、陆林、吴晋峰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显然旅游流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旅游流的发展实践,对现象的研究多于理论的探讨。未来旅游流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等学科,还要不断从其他学科理论进行拓展和运用,并且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的同时,摒弃简单的套用,而是结合旅游流的学科背景,衍生出具有科学性的旅游流理论。除了借鉴之外,理论构建的根本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演绎、归纳,更多地在于我们旅游学者对于现象的总结、逻辑的思考、机理的研判,最终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流自身的理论体系,以适应旅游流后续的深入研究,指导全域旅游、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客源地的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二 )增强研究数据、收集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区域”其范围可大可小,旅游空间研究中使用的区域概念通常是非常模糊的、不确定的[57]。而国内对于旅游流的研究大都是实证研究,当研究尺度较大,对案例地内的多个节点进行数据搜集时,一旦各节点的空间范围相对较大,就会产生重复统计性质的误差,从而影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未来对于借助大数据和卫星科技等手段区分内部流和外部流有助于旅游流的研究。由于出入境旅游的统计涉及多个部门,至少包括文旅部、外交部、外贸管理局、国家统计局、出入境管理局和港澳办公室,对于研究入境以及出境游,未来界定好外国旅游者入境以及港、澳、台同胞入境是提高研究成果被国际认可度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研究旅游流带来的国际旅游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在全国各省、市建立统计口径科学、一致、系统的统计机制前,对于不同区域旅游流的对比研究要慎重。未来要合理、科学地设置旅游统计指标,用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统计数据,贴合现实发展和产业需求。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作数据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行业的接轨,打破行业间信息壁垒,使数据交换更为通畅,构建畅通无阻的交流体系。而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摆脱单纯依靠旅游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传统数据来源的局面,目前带有地理信息的图片、音频和文字在互联网上非常丰富,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为旅游流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搜集视角和途径。在同一研究中,采用多元化数据来源是未来国内在旅游流方面提高研究结果科学性的关键一环。

(三 )打破视角固化

旅游流一直是旅游地理学核心研究的一部分,特别是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扩散特征都是典型的基于地理学视角的解读,对于旅游流的空间流动效应,大多数也是从经济学角度衡量。对于旅游流的现象和效应、机制等问题,亟待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跨学科交叉视角、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借鉴,如刘安乐等将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联系起来[58],肖力铭从抖音短视频营销角度提出增加游客深度体验的策略[59]。所以高质量人才供给、现代化营销手段以及政策工具的调节效应等是否也与旅游流有着深度联系,特别是除了耦合匹配等表象关系之外的供给方式变迁、营销方式更迭、原住民对旅游流的感知演化等历史维度问题都值得深思。旅游流的本质是人在空间范围上的规模、规律移动引起的一系列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继而带来的不仅是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经济效应,还有社会阶层的移动、生计的变迁、心理转变、生态环境的改变、文化冲击以及客流、物流、能流之间的交互作用等问题。在旅游地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研究基础上,旅游流的未来研究,更多应该是结合人类学、心理学、营销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如由于旅游流引起的游客和旅游目的地原住民在旅游前后的心理认识、生计变化等问题,更好地为文旅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开发旅游和引导市场走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四 )促进研究对象、尺度多元化

在国内对于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结构探讨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都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案例地的旅游流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其分异规律、探索生成机理。但是国内在微观尺度上旅游流的研究非常欠缺,只有在微观上的深度钻研才能为宏观研究奠定基础,所以国内旅游流的研究亟待加强对微观尺度的分析。对于宏观尺度,省、市级旅游流研究较为常见,以全国为尺度的研究偏少,以国际区域如东南亚、北美洲、西欧乃至全球的研究在国内显得更少。在国内旅游流研究趋向成熟的过程中,研究视角应从国内走向国际,通过对国际旅游流的研究,对比并验证国内研究的一些成果与结论是否具有广泛适用性,导致结果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同时,从“流向”的角度来看,国内学者不仅需继续对入境流进行研究,还需展开对出境流的研究,为国内不断扩大的出境游市场提供理论指导。

(五 )加大对旅游流内在机理研究力度

旅游流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学者们从旅游流时空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动力机制和空间效应等方面对旅游流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国内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旅游流的内在机理研究上依然偏弱。对于旅游流的产生机理、驱动机制、空间场效应以及旅游流通道等有待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旅游者是否会选择某旅游节点或通道、如何计划和安排各个节点的位序,决定了该区域空间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这些决策行为不仅涉及旅游信息的不对称性、旅游心理,还涉及旅游地和客源地的客观属性因素等,故国内在旅游流的内在机理研究上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国内旅游流研究的重点乃至难点便是突破旅游流的外生推力和心理动力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研究等,更加注重双向互动关系研究,将“游前行为—游中特征—游后变化”置于系统中研究,从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三方进行指标构建,搭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研究模式,因此国内学者仍需在对现象进行研究的同时加大对旅游流内在机理的研究力度。

猜你喜欢
文献空间旅游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