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新区:改革助力国企“强筋健骨”

2021-08-14 08:43聊城高新区管委会
山东国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聊城高新区建设

□ 聊城高新区管委会

今年以来,聊城高新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国企改革攻坚行动”,创新探索“党工委(管委会)+产业专班+公司”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以攻坚的决心打通堵点,突出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步伐,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发展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立足发展、创新模式,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针对目前市场需求及发展状况,为有效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土地、项目、人才、建设等要素,聊城高新区创新探索“党工委(管委会)+产业专班+公司”模式,统筹区属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国有资金、国有资本,组建了聊城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下辖聊城高新区财金建设发展公司、山东九州高科建设有限公司、聊城高新城市运营有限公司、聊城高新人才发展有限公司4个子公司,主要负责专业园区规划、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土地开发管理、项目服务等。公司定位于实体化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专业化的现代工业园区运营商、市场化的城市综合发展商、系统化的创新资源集成商、多元化的公用事业服务商,通过瞄准一个方向、发出一个声音、形成一个拳头,集中力量办好高新区的大事。

畅通渠道、夯实基础,有效理顺政企关系

针对国有企业专业人才缺乏、能上不能下、行政化意识较浓等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严”选高管人员、“优”选中层干部、“精”选国企员工的要求,先后从管委会及下属党政机关单位推选27名敢担当、勇作为、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交流到区属国企领导班子任职,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专业结构。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市场化招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考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名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国有公司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常态化组织国企领导干部到浙江大学、苏州干部学院等知名学府和深圳、上海等先进地区实地考察,提升防范金融风险、推动国企改革能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明确党组织在选人用人、重大经营事项等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大力推进国企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人兼”,使党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

建章立制、凝聚合力,科学调整经营模式

坚决把规矩、制度建设挺在前面,先后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规则、党委会议事规则、行政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规定、章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科学制定了公司绩效考核、法律支持、项目融资等一揽子方案,集团和下属各公司严格按规则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进一步强化规则意识和党性意识,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时,坚持扁平化、精简化和去行政化的原则,理顺了集团与各子公司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明确了内设机构原则上不超过7个,设置了综合管理部、纪检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风控部、经营事业部、投融资部、财务部,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推进国有资本管理的高效运营。

聚焦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区域融合发展

集团成立以来,聚焦聊城高新区总体发展战略,主动发挥国资国企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保障和城市功能配套提升以及资源增值中的引领担当作用,积极支持和推进政府性公益类项目和重点功能类项目建设,采取园区招商、股权投资、企业担保等多种形式,助力聊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攻坚“百万工程”。围绕高新区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4+1”产业体系,控股集团大力实施“筑巢引凤”计划,重点攻坚“百万平米产业载体”,为企业提前排除障碍,让企业“拎包入住”,实现项目落地“零缓存”“零等待”。“百万工程”项目以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新兴产研服产业园、智能制造基地和国泰科创产业园等自建园区建设为基础,以收购、盘活区内低效利用或未利用的产业载体为辅助手段,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性强的现代产业集群。目前,各园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4月底已交付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加快土地熟化。针对土地利用率低问题,积极发挥区属国有企业资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区域产业转型上带头先行,配合高新区区域总体“双招双引”和重点项目推进,通过采取“净地”出让模式,以控股集团作为土地熟化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综合改造、净地出让、多方筹资”的原则,提前完成土地熟化相关工作,努力破解旧改资金难题,提高土地出让效率,为项目落地“提速”。目前,正在全力推进11项目1064亩土地熟化,为区域项目开发做足准备。

助推民生改善。集团公司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模式,专业化发展,以承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包括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配套工程),兼顾民生保障房、安居房建设运营为辅,适时引入战略方,壮大资产规模,不断开拓市场,提升运作能力,为全区的基础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今年重点推进庐山路、淮河路、玉山路、峨眉山路、赣江街、贺江街、之江街、华山路等20个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采用“平行+立体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年底实现全部贯通。全面加快新河社区、高新小镇、徐田、张庄安置区等民生类项目建设,采取“严管重罚”“严管细查”“奖罚结合”等措施,抓深抓实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等工作,推行“样板引路”制度,争创标杆工程。目前,各项目有序加快建设,6月底徐田、张庄安置区可交付使用。

强化金融支撑。区属国有企业紧紧围绕金融服务业发展布局,充分利用政府引导资金、产业政策等有效手段,撬动社会资本及内外金融资源,采取发行企业债券、委托投资、多方开发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经营,今年有望实现融资金额50亿元。以控股集团和九州高科AA评级为平台,积极对接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争取商业授信,集中形成拳头效应。聚焦企业难点痛点,不断加强与国有企业“政银企”对接,畅通“金融血脉”,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集聚发展,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猜你喜欢
聊城高新区建设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