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乳腺癌患者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分析

2021-08-15 10:27韩丽娟赵林范旭龙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紫杉醇毒性乳腺癌

韩丽娟,赵林,范旭龙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乳腺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单纯手术治疗无法对乳腺癌起到根治效果,术后必须进行化疗,以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新辅助化疗目前已经成为了临床共识,该治疗方式弥补了传统方案的缺陷,可以消除微小病灶转移,损伤肿瘤细胞活性,降低播散风险[1]。紫杉醇为乳腺癌化疗的主要用药,近年来成为一线用药方案,但本药会导致急性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引起患者情绪不稳,治疗依从性下降,应采取措施减轻药物神经毒性反应[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乳腺癌患者50 例,探讨针对性护理减轻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 年3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 例,均行紫杉醇新辅助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包含浸润性小叶癌患者3 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2 例,年龄位于43~76 岁之间,平均(59.21±1.32)岁;对照组包含浸润性小叶癌患者4 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1 例,年龄位于44~75 岁之间,平均(59.16±1.66)岁。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精神意识正常,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本研究中,患者所用化疗方案为ECx4→Px4,q3w。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按照普通操作进行化疗前准备、注意事项告知等,合理调节静脉输液速度,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及时处理问题等。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明确告知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保持躯体清洁,化疗期间注意保暖;化疗后,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改善局部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饮食方面,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化疗所致神经毒性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从化疗当日开始实施输液预处理,输液结束后,对管路进行充分的冲洗消毒,中心静脉导管应实施冲封管,四肢末端实施冷疗,使用500 mL 的矿泉水瓶装满水后冷冻12 h,外部包裹两层毛巾,放置在双下肢和患者手中,毛巾需要和肢体末端充分接触,冷疗时足部穿着干净棉袜。注意采用渐进适应方式进行冷疗,避免引发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对散热产生影响,或是出现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2 h 后去掉一层毛巾,在输液过程中,大约有3 h 时间患者四肢末梢需要维持低温环境。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化疗期间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腱反射减退、感觉麻木,但可以正常活动为Ⅰ级;感觉缺失或麻木,日常生活活动无明显障碍为Ⅱ级;感觉缺失或麻木,日常生活活动出现明显障碍为Ⅲ级;感觉长期缺失,功能障碍严重为Ⅳ级。②使用SF-36 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含生理、角色、社会和情感职能四个维度,每项总分100 分,分数高则生活质量高。③分别使用HAMA、HAMD 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总分42 分,分数越高则情绪负担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 [n,n(%)]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角色职能、社会职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情绪状态评分(,分)

表3 两组的情绪状态评分(,分)

3 讨论

乳腺癌为女性发病型恶性肿瘤,在男性群体中极为罕见,但有临床病例。乳腺癌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本病发病比较隐匿,诊出时一般已经合并有远处微小转移情况,这也是导致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3]。乳腺癌患者应用化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但化疗药物多具有不良反应,尤其是紫杉醇类药物,虽然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其中周围神经病变为发生率较高的一类不良反应。研究[4]表明,紫杉醇所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一般为非血液学毒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随着患者生存周期的延长,神经毒性反应会日益突出,甚至永久存在,损害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故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依据神经毒性反应的特点和性质,拟定对患者实施冷疗,冷疗可以降低四肢外周温度,减轻末端肢体麻木感、踏云感,缓解临床症状[5-6]。冰敷还能够抑制细胞代谢,减少细胞耗氧量,改善药物毒性导致的细胞代谢障碍,减弱组织细胞对有害刺激的反应,抑制药物的毒性作用应答机制,保护细胞[7]。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降低,而且发病较轻,患者痛苦减轻,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情绪状态良好,HAMA、HAMD 评分较低,患者的情绪负担显著减轻。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所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情绪负担,建议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紫杉醇毒性乳腺癌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提高半合成紫杉醇得率研究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