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弦乐四重奏版《小白菜》的和声分析

2021-08-16 11:42刘晟欣
戏剧之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四重奏小白菜和弦

刘晟欣

(陕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小白菜》这首歌曲原本是河北地区的童谣,体裁是民歌小调,音乐比较凄婉、哀怨,塑造的是一个贫穷的农村女性形象,原本作品歌词淳朴简练、旋律易上口,正因为它歌词的寓意,在旧社会社会底层传唱,后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是民间久唱不衰的民歌瑰宝。后来改编为弦乐四重奏,这里所分析的也是《小白菜》弦乐四重奏改编版。本篇论文从和声的角度来分析这首乐曲。

一、和声分析

全曲共60 小节,前半部分节拍在5/4 拍和4/4 拍中反复变换,17 小节之后节拍稳定在4/4 拍的节奏中。笔者将这首乐曲划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为1 到20 小节,第二部分为21 到31 小节,第三部分为32 到49 小节,第四部分为50 到60 小节。

(一)第一部分(1-20 小节)

整体音乐旋律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为主,下三声部伴奏以西洋大小调作为支撑。这一部分的旋律声部调式为G 宫五声调式,除旋律声部之外,其他声部的调性在C 大调和G大调之间游移,以sol-si-re 为主和弦开头,中间包含一些具有色彩装饰性质的变化音,比如:第4 小节Violoncelli 声部的经过音re 和mi 之间的升re,第6 小Violoncelli 声部的经过音fa 和sol 之间的升fa,这样的处理可以让下方声部更加柔和地进行半音化级进。第5 小节的两个和声效果非常具有色彩性:从F7-ъE7,连用两个属七和弦,并且不在这一小节内进行解决,充分说明了作者希望这一小节的和声色彩要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寻找一种饱满的情绪无处释放的感觉(如图1)。从第17 小节开始,变化音增多,主要的变化音是ъE,可以理解为这里作者采用的是G 和声大调降六级音的创作手法,多了几分小调的阴暗和忧郁色彩。

图1 《小白菜》第1-5 小节

从声部线条进行的角度来看,第一小提琴的旋律线条以下行音为主,时而徘徊不前,但是音总归是向下进行,这就意味着一种悲凉、沧桑感,看不到音乐上行的希望,音高只有往低沉的方向进行。除了旋律声部之外,其余声部的音整体都是级进为主(Violoncelli 声部13-16 小节的织体形式除外),偶尔出现跳进的声部,声部进行平稳,意味着情绪低落、哀怨满满。

(二)第二部分(21-31 小节)

这一部分的旋律声部调性为F,为宫音的五声调式,但是由于现代五线谱技法与四重奏的配置,所以和声色彩更为丰富,不能单单以民族调式来分析。

在整体F 大调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一些非常具有色彩性质的变化音,比如,在第22 小节的第一拍与第三拍中,两个相同的旋律音“sol”下方的和声配置却不同,分别是“G”和“e°”,从大三和弦到减三和弦的和声变换更具有悲情感。第29 小节的强拍出现了ъE 和弦而非em 和弦,说明此处要求音乐更坚定一些。第30 小节就不一样了,第一、二拍运用“#g°7”这样的减七和弦然后解决,增强一种不稳定感,并在第三、四拍运用“gm”小三和弦然后再解决,两次解决到稳定和弦,这样的徘徊不前的音乐就像一个人踌躇不前的步伐,表现出一种纠结与不安。第31 小节变化音增多是为转调做准备,所以运用了“ъE”与“ъA”音。

从整体音乐线条来看,与第一部分相似,下方三个声部的音乐走向非常平稳,几乎没有跳进式进行,并且音符的时值变长,密度变大,营造出一种绵延感以及忧伤的氛围。旋律声部基本是在级进进行,但是出现了几次非常重要的大跳进。比如,第22 小节第二拍弱音上的“do”下四度跳到第三拍“sol”,紧接着又上四度到23 小节的“do”,连续的反复跳跃,表示情绪的大起大落,情感随着音乐先阴暗抑郁地向下跳进,再充满希望地向上走。但是,向上跳进这样的希望并没有持续,马上又是一连串的下行旋律,将一线希望冲散开来。第26-27 小节(如图2)迎来了第二次大的跳进,从“fa”向上五度跳进到“do”,这说明音乐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心中依旧存有更长远更有力量的期盼,并且在第28 小节达到了这一部分的最高旋律音“fa”,而不是像上一次跳进之后一直下行的悲伤情绪,这一次的跳进更加有力量。

图2 《小白菜》第26-27 小节

(三)第三部分(32-49 小节)

这一部分在ъE 宫五声调式的调性控制之下,音乐情绪一改以往的悲情,融入了欢快的音乐情绪。由F 调转入ъE 调后,色彩发生了改变,整体调式风格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旋律声部采用了传统的五声调式旋律,其他声部则用西洋大调式衬托。二提琴声部多用比旋律声部低三度、四度的音程增强旋律的线条感。节奏上,一、二小提琴基本相同,中提琴多用后半拍的八分音符,使得整体的节奏更为活泼,大提琴则用持续的八分音符使低音显得厚重、稳定。

从音乐的线条感方面来分析,除了上方两个声部的音乐是以三度叠置的方式存在的旋律线条外,下方二声部的织体形式非常有特点,几乎都是向上方行进的琶音,渲染一种一直向高处攀登的色彩感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这一段音乐运用的跳进比较多,八度的大跳运用十分出色,比如,第42 小节至43 小节(如图3)的旋律声部八度向上跳进,结尾处48 小节至49 小节大提琴的solo 和49 小节二提琴的solo 相呼应,音乐旋律向上做了一个八度大跳,向上将旋律引领到下一个阶段。

图3 《小白菜》第42-43 小节

(四)第四部分(50-60 小节)

这一部分的调性回归至G 宫五声调式,无升无降,与第一部分的创作相似,但是音乐的情绪却完全不同。首先,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旋律音域更高,比第一部分的旋律高了一个八度,此处的音乐描绘的音乐形象更像一种女性的呐喊声,而不是独自哭泣声。其次,两个中声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音域更高之外,音符也变得更加密集,采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形式,通过节奏可以表现出一种急切感。最低的声部变成了和弦的拨奏,渲染一种音乐的流动感。

从音乐的线条走向来看,音乐在不断下行中起落不定,与之前音乐不同的是,在音乐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小节,整体音乐线条是一种向上走的姿态,并且高声部和低声部的结束音都是各自旋律线上的最高音,说明音乐塑造的女性形象依旧是坚定且充满希望的。但是音乐在结束音上的力度却是“pp”,充分说明了在封建主义时代的压迫之下,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过渺小,依旧会被压迫在旧时代的制度之下。从和声上来看,结束音结束于“sol-re”这一个纯五度和声上,少了中间三声部的支持,虽然稳固且坚定,但又蕴含一种空洞与无力感,更表明了封建思想下的普通女性想要挣脱束缚的艰难。

二、结语

乐曲运用逐级下行的旋律,在四种乐器的配合之下充分反映了旧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礼教思想及广大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的苦难悲惨生活。而作为“作曲四大件”之一的“和声”则充当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要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情绪烘托到极致,挖掘文字所无法到达的人心深处。本文通过分析河北民歌《小白菜》弦乐四重奏版的和声与音乐线条走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想要表现的情感与音乐色彩。

猜你喜欢
四重奏小白菜和弦
小白菜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室内乐小品两首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小白菜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
春小白菜品种的耐抽薹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