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2021年新高考政治卷的研究

2021-08-17 18:57陈慧婷
南北桥 2021年20期
关键词:政治试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高考

陈慧婷

【摘    要】截止至2021年9月共有14省份实行新课标高考,进行政治卷自主命题,其中以浙沪等六省份为先行试点,再至2021年扩大至14省份实行新课标Ⅰ、Ⅱ卷,新课标高考命题从探索走向逐步成熟。在考纲、课标及相应政策文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融入新高考政治试题是大势所趋,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文字及数据,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2021年实行新高考的部分省份政治考卷试题,并对此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就落实优秀传统文化进教学、进考题的相关政策提出组织教学与备考建议。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高考  政治试题  教学备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04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以此实现增强文化自信的德育目标。教育部最新《普通高考考试大纲》提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强调高考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主要通过语文和历史、政治来实现。就目前公布的2021年12省份新高考政治卷看,其围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基础上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试题的开放性,优化相关试题的情境设计及任务设置,把握高中生处于三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基本学情,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发挥高考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尽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地新高考的试题各具特色,但也呈现一定规律,给此方面的组织教学和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2021年新高考政治试题特征呈现

202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提出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主要载体形式为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艺术与特色技能、其他文化遗产。本文将以此为参考,从目前公布的2021年政治卷中融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试题数量、题型、分值、呈现方式与位置、主要载体形式、文化素材、考查知识点等入手,进行文字说明与直观化数据统计,以此更全面客观地分析2021年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高考部分省份的政治试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新高考政治试题在于依靠六种载体形式,如表1所示,六种类型主要载体形式均有涉及,其中其他文化遗产、经典篇目、艺术与特色技能较多。载体所对应的文化素材有:中华传统文学文化,如中国古诗、红色家书、典籍典故;中华民族精神素材,如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志愿军精神;地域文化素材,如广东早茶、京剧、黎族医药;文化遗产素材,如敦煌莫高窟壁画、三星堆、革命文物;科技成就素材,如汉语、四大发明、古建筑设计、度量工具;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素材,如戏剧、杂技、传统音乐舞蹈等。相关试题呈现方式大多以文字呈现,仅5题以图文形式呈现。呈现位置上均出现在情境材料中,在选项与题干中呈现的也占多数,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不仅呈现于试题设问中,更作为背景材料在试题中呈现,使其更加深度融入政治试题中。

如表2所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大多体现于选择题中,且稳定融入于12省份考卷(除福建、上海卷)的非选择题中,其涉及总分值均占本省考卷的10%以上(除福建卷),最高为35%(辽宁卷),因此新高考政治卷命题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重视程度,并具有稳定性。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试题的知识考查呈现

由图1得知2021年新高考政治相关试题知识点考查广泛,覆盖全面,突出主干知识,主要偏向考查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创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知识,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等鲜有涉及。同时也有9%间接分值,即不直接考查优秀传统文化,而仅作为情境创设背景融入,考查其他模块如哲学、政治知识,此类题大多以中华民族精神、经典篇目、人文典故等作情境创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2021年新高考政治卷的試题分析

(一)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基,以新课标内容为灵魂

2021年新高考政治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是以传统文化知识为基础,注重知识内容的整合,体现高考的基础性考查要求。山东第9题,学生需要清楚五一劳动奖章和冬奥会吉祥物中的“旗帜”、“天安门”、“祥云”、“麦穗”、“熊猫”等为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感悟文化传承与创新给国家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才能选出正确选项。辽宁卷第15题解题第一步为读懂题目中的古诗词,理解其中含义,联系哲学与文化的知识才可作答。同时,多卷考查“文化的特点”,学生要熟悉教材,区分“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二是遵循国家大政方针,以老教材知识为基础,适当引入新教材鲜活内容。山东第10题不仅考查了旧教材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考查新教材的“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性”,第19题考查了新教材中的“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奋斗精神”,而多卷考查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同样适用于新教材“文化教育人民功能、塑造人生功能”。同时,新高考降低新教材删减知识点的考频,比如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以上为新高考下新旧教材的过渡体现,尤其对2022年采用新教材进行新高考的六省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创设

新高考政治试题中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情境设置比例高达10~35%,其通常作为哲学与文化知识考查的背景与依托,有时虽不直接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但可在情景设置中给学生以滋养,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海南第24题以当地中国传统医药“黎族医药”的历史、传承、困境进行情境创设,通过议题式考题“围绕‘黎族医药的未来写一段简短发言稿”考查对文化的传承创新、传播等多方知识的运用。辽宁卷第20题以袁隆平和宋应星跨越300年时空的对话为背景素材,进行情境创设,考查科技对文化的影响,设置“续写宋应星的感慨”的情境任务。此种情境创设下的开放式题目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同时,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优秀传统文化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依托社会热点将相关内容与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相融合。海南黎族医药、广东早茶、北京历史悠久的老地名与京剧、沪语艺术作品、湖南红色文化均带有地方文化特色。此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悟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及精神,在这种熏陶与鼓舞下坚定文化自信,建立浓浓乡土情。

(三)任务类别多样,难度层次丰富

学生的行为表现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得以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情境创设下的任务类别多样,难度层次丰富。如湖南卷第20题以湖南红色基因、红色资源文化为情境,设置“选择研学线路,说明活动意义”的预测与选择任务,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原理进行预测分析,在比较中做出合理选择,在选择中体悟革命精神,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政治认同素养,任务难度在于材料文字多,学生对本地红色文化认识不足。广东第19题以革命烈士家书为情境,设置“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力量”的解释与论证任务,难度在于结合材料与文化的特点谈对家书的理解,以及论证对当代的作用。福建第16题以图文形式展现三问“房子为什么还要雕刻彩绘?茶碗器皿为什么还要烧制各种图案?语言为什么还要有讲求韵律的诗歌”,并设置解释与论证任务的思考题,在评价时区分答题层次,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价值涵养等,难度在于学生答题的层次与理解深度,即如何做到逻辑条理性与挖掘背后价值内涵。

(四)强化价值引领,侧重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试题大多弘扬主旋律,将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鲜明的价值导向,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考查中。辽宁卷第11题以长城为载体弘扬长征精神、革命精神;山东卷第19题以中国梦让学生感悟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与奋斗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设问针对性强,把培养考生家国情怀融入到对试题的阅读、思考、回答和表述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高考政治卷的教学与备考建议

(一)回归教材内容,扎实备考

基于2021年新高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考查,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同时深入研究新教材。注重新旧教材的区别与联系,重点把握二者交集的主干知识,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等,并注意新型表达方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等,这需要通过各种题型训练以巩固。

同时教师需带领学生梳理辨析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基本概念,明确知识内在结构,了解其与其他模块知识的结合形式,做到融会贯通。例如,古文诗词与哲学哲理相结合,对学生的古文翻译能力与掌握哲学基础知识有综合性要求。从试水较早的浙江看,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定,判断题涉及传统文化知识常见误区,选择题I、Ⅱ分别面向必修与选修模块,侧重基础性考查,但也存在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复杂生活情境题,涉及知识具有综合性,因此整合基础学科内容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二)设计有效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理念是要求关注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因此命题注重传统文化生活情境的创设,如广东早茶文化、北京历史地名、冬奥会传统文化元素等。同时新高考下各省对政治卷开始自主命题,通常会关注地方传统文化及其继承与发展创新,海南、北京卷在这一方面相对突出,这也成为教学与备考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高考试题综合性考查上来看,选择题情境设置多样,主观题材料文字增多,涉及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情境复杂,需要学生短时间内梳理综合完整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教学情境设置中,一是可以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化情境进行针对性构建,比如生活中瓷碗上的雕花演变、快板音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同时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是选择本土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感受乡土的区域文化,同时树立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三是选择必须创设的情境,比如有关四史、革命历史文化等学生必须知道的情境,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在情境创设后,教师应当设置相应课堂课后任务,锻炼学生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情境的能力。

(三)设置梯度性学科任务

2021新高考政治卷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境创设及其对应的任务设置難度呈现梯度性,从选择题的描述与分类到主观题的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从考查基础性到考查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因此需要逐一分析其难度因素,总结答题思路,进行教学反思。例如,参照主观题中的开放性任务:解释“爱国三问”、续写宋应星的感慨等。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可以设置课前自主预习任务、串联前后知识任务,再在课堂上通过角色冲突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参与选择,对选择做出辨析,对结果做出评价,设计开放性课后思考题,以此使学生完成梯度性任务,增强对不同试题难度的适应性。

(四)突出立德树人,培育学科素养

在2021年新高考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试题中中华民族精神的渗透与考查占较大的比重,试题政治性、思想性、思辨性特征明显,着力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贯彻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功能的高考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弘扬主旋律,寓价值观引导于教学之中。

教师可以以直观化、现实化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熏陶下感受其魅力,如组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参观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与精神涵养的提升。同时注重精神文化教学,将优秀传统美德等精神文化与现当代时代精神文化融合,如通过塞罕坝精神、儒家“和合”理念与红船精神等创设志愿服务、扶贫攻坚、革命精神等情境,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热爱祖国,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7-08-22).

[2]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公布[EB/OL].(2016-10-14).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1-08).

[4]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政治试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高考
谈构建2020届高中政治“三助式”一轮复习策略
——以2019年全国Ⅲ卷政治试题为例
拨开云雾见天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政治试题审题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2015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