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评估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可行性▲

2021-08-18 03:25杨秀娟管川江
广西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危组能谱肺栓塞

杨秀娟 陈 垚 管川江 蒲 波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1 放射科,2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庆市 404000,电子邮箱:272512017@qq.com)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潜在致死性疾病,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显著降低APE患者的死亡率,而APE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分层的评估是制订治疗策略的重要环节[1]。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rteriography,CTPA)是临床确诊APE的首选检查,通过对肺动脉阻塞部位和范围的量化,可评估APE严重程度及危险分层[2-3]。能谱CT肺灌注成像在CTPA的基础上,可获得肺组织血流灌注图像,是诊断APE的新方法[4]。大量研究致力于分析能谱CT肺灌注成像诊断APE的准确性及其与传统CTPA诊断APE的相关性、一致性的分析[5]。而能谱CT肺灌注成像评估APE严重程度及危险分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pulmonary perfusion defect index,PPDI)与APE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探讨能谱CT PPDI评估APE危险分层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102例APE患者(共2 040个肺段)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参照《APE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6],确诊为APE的患者;(2)均行能谱CT扫描,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3)CT检查前均未行溶栓或抗凝等肺栓塞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肿瘤等严重心肺疾病者;(2)有CT增强检查禁忌证者;(3)临床或影像等资料不全。其中男性53例,女性49例,年龄23~84(59.3±13.3)岁。本研究已获得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所有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CT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Revolution能谱CT机进行能谱CT肺灌注成像扫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肋膈角,由头侧向足侧扫描。常规胸部平扫后,采用ME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经肘前静脉注入,进行肺灌注成像,注射速率4.0~5.0 mL/s,总量 50~60 mL,再以同样流速注射生理盐水60 mL,延迟时间12~20 s,采用对比剂团注智能跟踪触发技术,自动触发获得图像,监测点放置于主肺动脉干,触发阈值设为300 HU。扫描参数为管电压80 kV与140 kV,管电流100~200 mA(自动调整),扫描层厚5.0 mm,扫描间距5.0 mm,视野35 cm,矩阵512×512,图像重建厚度0.625 mm。将所有原始数据上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肺灌注图像,采用伪彩显示,采用120 kV数据进行薄层三维重建得到CTPA图像。

1.3 图像分析及诊断标准 由两位具有5年以上胸部影像诊断工作经验的医生采用双盲法共同完成图像分析,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CTPA诊断APE的标准:肺动脉内可见部分性或完全性充盈缺损[7];能谱CT肺灌注成像诊断APE的标准:以对侧或同侧灌注正常区为参照,灌注稀疏或缺损为异常[8]。均以肺段为单位对APE进行记录,肺段远侧肺动脉栓塞则记录为所属肺段,肺段近侧肺动脉栓塞则记录为包含的所有肺段。PPDI[8]=∑(n×d)/40×100 %,其中n代表灌注稀疏成缺损的肺段数,d代表灌注异常程度。灌注异常程度通过观察图像进行判定,如肺组织灌注正常则记为0分,灌注部分缺损则记为1分,灌注完全缺损则记为2分。见图1。

图1 能谱CT肺灌注图像

1.4 APE危险分层 以2014年版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指南为依据,将APE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9]。出现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为高危;肺栓塞严重指数(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PESI)Ⅲ~Ⅴ级或简化PESI≥1,伴右心功能不全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为中危;PESI Ⅰ~Ⅱ级或简化PESI=0,伴右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损伤标志物阴性为低危。

2 结 果

2.1 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一致性 以肺段为单位,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对1 696个肺段的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为83.1%(1 696/2 040),对344个肺段的诊断不一致,其中116个肺段在CTPA图像上无肺栓塞而在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上呈灌注部分缺损(81个)或灌注完全缺损(35个);141个肺段在CTPA图像上呈部分性充盈缺损而在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上呈灌注正常(116个)或灌注完全缺损(25个);87个肺段在CTPA图像上呈完全性充盈缺损而在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上呈灌注正常(69个)或灌注部分缺损(18个)。见表1。

表1 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结果(n)

2.2 不同APE危险分层组间能谱CT PPDI的比较 102例APE患者中,低危组48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4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PPDI依次升高(均P<0.05),但3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危险分层组间能谱CT PPDI和年龄的比较(±s)

2.3 PPDI与APE危险分层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DI与APE危险分层呈高度正相关(rs=0.846,P<0.001)。

2.4 能谱CT PPDI评估中高危APE患者的效能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能谱CT PPDI评估中高危APE的最佳截断值为45.0%,其诊断中高危APE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9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见图2。

图2 能谱CT PPDI评估中高危APE患者的ROC曲线

3 讨 论

肺栓塞指各种栓子阻塞各级肺动脉,以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发病率高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30 d全因死亡率为9%~11%,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猝死,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至关重要[6]。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出,APE的严重程度应依据APE相关的早期死亡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10],此后于2014年强化危险分层概率并加入PESI评分细化危险分层标准[9]。2015年APE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必须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治疗策略[6]。评估危险分层的依据包括PESI、超声心动图、CT和生物标志物等众多指标,部分检查耗时长,且危险分层的评估过程烦琐,导致临床医生难以及时、快速、准确地对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CTPA风险小、无创,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6,11],CTPA肺动脉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可评估APE的严重程度[12-16]。随着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CT逐渐应用于临床,相对于传统CT,双能量CT成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并可获得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本研究采用的Revolution能谱CT可通过单CT球管瞬间切换实现高低能量切换,避免因2个球管的视野大小不同而在特定条件下出现视野丢失的可能,其扫描时间分辨率可达29 ms,且采用的16 cm宽体探测器,在患者无须屏气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超大范围高质量的CTPA图及灌注图像,可提高APE的诊断准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符合率较高,但两者诊断不一致的肺段中,出现能谱CT肺灌注成像诊断栓塞程度较CTPA重或轻,前者可能是因为CTPA诊断亚段以下肺动脉内微小栓子的灵敏度较低,而由于神经、体液因素,栓塞肺动脉供血区血流灌注改变会被放大,故肺灌注成像易于显示病变;后者是因为肺组织的双重供血对肺栓塞具有一定代偿作用,此外,血流可通过栓子周围的缝隙到达相应肺组织,因此能谱CT肺灌注成像更能反映APE的本质,提高APE诊断的准确率。

临床上,评估APE危险分层的意义在于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低危患者可早期出院,只需要在门诊进行监护和抗凝治疗;中危患者需住院治疗,特别是中高危患者需密切监测,以便及时进行补救性再灌注治疗;而高危患者则需及时进行灌注治疗。因此,预测中高危APE具有重要的价值。Chae等[8]分析30例APE患者的PPDI、PAOI,发现以患者为单位,PPDI与PAOI呈高度正相关,以肺段为单位,PPDI与PAOI呈中度正相关,间接证实PPDI有利于评估APE的严重程度。弥龙等[17]将24例APE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APE组(n=9)和非严重APE组(n=15),并计算PPDI、PAOI及右心室与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right ventricle to left ventricle maximal short axes ratio,RV/LV),发现严重APE组PPDI、PAOI和RV/LV的中位数高于非严重APE组,由此认为PPDI可直接评估APE的严重程度。本研究中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DI与APE危险分层存在高度相关(P<0.05),危险分层级别越高,PPDI值越大,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的PPDI依次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但分组方法不同。孔维芳等[18]研究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价APE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根据心率、动脉收缩压、呼吸频率、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将24例APE患者分为严重组和非严重组,发现严重组PPDI、PAOI及RV/LV均高于非严重组。蒲艳军[19]根据CT重建四腔心层面RV/LV值将57例APE患者分为 RV/LV>1组与RV/LV<1组,发现RV/LV>1组的PPDI大于RV/LV<1组。在Kong等[20]的研究中,分组依据与本研究相同,即根据危险分层[8]将55名APE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结果显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的PPDI依次升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还显示,PPDI对中高危APE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以上结果提示可采用PPDI对APE危险分层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能谱CT PPDI与APE危险分层高度相关,可应用其对APE危险分层进行评估。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能谱CT PPDI诊断具有一定主观性,且容易受到患者自身心肺疾病、呼吸运动伪影等影响,因此其结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危组能谱肺栓塞
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CT肺动脉造影及CT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意义
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术前超声影像结合实验室指标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的预测效果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肺栓塞,癌症最易致死的并发症
溴化镧探测器γ能谱本底扣除方法探讨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