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出自平凡 英雄在我身边

2021-08-19 05:57孙培松
下一代英才 2021年6期
关键词:女英雄纪念章伤员

孙培松

2021年元旦,是刘培芝大姐92岁生日,我陪伴在她身边的三天时间里,听她讲述她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革命经历。

刘培芝是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防疫站离休老干部,具有主治医生资格。她1929年出生在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贫困的山村培养了她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的性格和读书报效祖国的决心。她92年的经历是一部女英雄的成长史,也是奉献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的英雄史诗。

解放战争的硝烟  陶冶爱国主义情怀

刘培芝于1947年初中毕业,刚走出学校的她,被参加抗日战争的哥哥带到山东,参加了陈毅、栗裕所领导的八路军,当了一名卫生兵。后来部队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她随部队转战黄河之滨、长江南北、广西、四川山区剿匪,所到之处留下她成长的足迹。她多次获奖,立过无数战功,目前仅存2个立功证书和2枚纪念章。

她说:“我当了八路军,很快就参战了。第一仗打的是咱山东的‘济南战役,上了战场我不知所措,在班长带领下,我学会隐蔽,学会进入战斗,学会到阵地上抬回受伤的战友。一次、二次,后来我自己能把战友背回来。由于我的勇敢和不怕吃苦,濟南战役胜利后,我就受到了奖励。”她浓密带卷的白发下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有两个小酒窝,至今身高仍在1.6米以上。我能想到在战斗中,一个美丽的身穿灰军装的大高个子姑娘,在战场中背伤员的情景。

她说:“第二仗我参加了中国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淮海战役,有了‘济南战役的经历,我成了‘老战士了。我身体好、个子高,往返在战场上,枪弹从我身边飞过,我一点也不怕。在阵地上见到只要有生命特征的战士,不论伤多重,我们就往集中点背。个子小的我背着,个子高的我用肩扛着拖也要拖回来。仗打了几天几夜,我们就一刻不停地在战壕里抢救伤员。”我想:一个18岁的女兵,参与了打垮蒋介石的王牌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她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是无数英雄中的一员!

刘培芝说:“打胜仗是应该的,我们来不及休整,就接到二野南下解放南京的命令。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战役,即‘渡江战役。一声号令下,我和战友们在夜间开始行动。滚滚长江上,我们趁天黑登上很简陋的小船。敌人从对面炮击不停,炮弹在我们船边轰炸,激起很高的水浪,我们很难前进。有的船被炮弹击中,战友牺牲不少。会游泳的干脆跳进长江推着船艰难前行。我坐的船到达对岸时,天已拂晓,军号嘹亮,杀声震天。我们胜利渡过长江,在南京的总统府上插上了五星红旗,我也上到顶部。大家欢呼着:‘我们胜利了!那种骄傲的心情至今难以忘怀。”她翻开“渡江战役”立功证书,泪花在眼里打转,像是对我,又像是喃喃自语:“我是幸存者,多少战友牺牲了。每当看到立功证,我就想起为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战友们,我的功劳有战友鲜血和生命的寄托呀,我从没忘记。”

接着她又说:“我们边打仗边前进,到上海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部队为我们每人发了五角钱的津贴费,卫生队的姑娘们欣喜若狂,你看我,我看你,又高兴又为难,这么多钱咋花呀?”看到她孩子般的幸福模样,我热泪盈眶,那时她才是个不足20岁的姑娘。老英雄刘培芝火热青春年华就这么从乳山市、济南市、徐州市、南京市、上海市一路打仗,一路解放人民走来,她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1949年12月,她从上海部队转战到江西省温金圳剿匪,第二本立功证就是在这里发的。立功证上写着:刘培芝,女,21岁,见习生。在四川转战山区剿匪战斗中,部队接到紧急北上命令……战争岁月,每个战士属于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属于党。他们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刘培芝是这个时代中的伟大战士    人民的女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的冰雪

锤炼了国际主义精神

2020年,在“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国家和人民永远怀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敬佩幸存的革命英雄。

刘培芝说:“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在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是当时我们部队官兵的实际行动。我们从四川赶到东北鸭绿江边,然后乘坐开往朝鲜的火车。在朝鲜,天寒地冻,头上盘旋着美国飞机,炮声隆隆。我们迎着这种条件上战场,部队从南方到朝鲜装备不足,我们面对的是现代化装备的美国鬼子,更显当时战争的艰苦。一些战友遭受弹伤,还有的遭受冻伤,卫生队的姑娘们顾不上找取暖的东西,就把伤员冻冰的双脚抱在自己怀里,用体温去暖。当时没有男女性别、没有官兵之别、没有种族之别,只有共同战胜美国鬼子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我从战场上背回的战友,有的在集结点得不到及时抢救,牺牲了。为了及时抢救伤员,上级命令我们把伤员转移至国内治疗。我随伤员回到祖国丹东战地医院。在朝鲜,我见证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鬼子对中朝人民猖狂残杀的这段历史,我是活着回国的幸存者。”

“记得在丹东战地医院有位‘彭排长,我不知道他真名。在朝鲜战场上,他失去了双腿和左臂,右手仅剩二根手指,当时地方党政群众常来医院慰问,‘彭排长挥着仅存的两根手指乐观地说,美国鬼子给我留了两根指头,我还能生活,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见到他的人总被感动地流泪离去。我很敬佩这位战友,我个子高,身体好,晴天我都会把‘彭排长抱到室外晒太阳,我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战友的帮助。”

是的,刘培芝大姐和她的志愿军战友们是中国抗美援朝伟大国际主义的践行者。他们雄赳赳、气昂昂,敢于斗争,知难而进,打败了称霸世界的头号敌人    美帝国主义。她是抗美援朝史上的一名女英雄!

逆境中奋斗和静待  彰显人生伟大境界

1954年,刘培芝从浙江部队医院转业到郑州,郑州市卫生局安排她到管城区组建卫生防疫工作。她是当时文化程度较高的转业医务人员,并且绣花缝衣样样精通。她的作品常出现在当时的报刊上。在参加一次作品研讨会上,她被一些动机不良的人划为“右派”,工资从此降到26元,这26元是她和母亲、女儿的全部生活来源。在那段狂风暴雨的日子里,她仍不失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有一次单位发生火灾,她像在战争年代一样扑向大火抢救财产,浑身多处遭受重伤。有人说:“像这种‘右派,抢救她干啥?!”时任党支部书记的胡光荣同志说:“她为组织救火受伤,必须抢救!”就这样,她的生命保住了,但手腕上骨头变了形,至今腿里还有钢板。

她说:“一个人经历过战争,经历过立功受奖的鲜花和掌声的幸福;经历过战友从自己身边倒下牺牲时的痛苦。有一种无声的嘱托就是烈士们没完成的事,我活着必需去完成。我转业只是换了战场,我立过无数的三等功、四等功都是小功,活着,就要为牺牲的战友、为国家继续干好工作。离休前,区委为我错划右派予以纠正还我清白。逆境中的坚持、奋斗、等待也是一种感悟和幸福。”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呀!

她从柜子里找出转业的军大衣,我为她佩戴好2枚金色纪念章。历经过战争,刘培芝从平凡的小姑娘成长为报效祖国、解放全国人民的女英雄。“建国70年的纪念章”里有她为新中国解放流过的血汗,“抗美援朝胜利70年纪念章”里有她一颗国际主义的热忱之心。我为她拍下这珍贵一刻,她说:“党和国家从来没忘记我们,我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幸福的人。”

这就是我身边的真正的女英雄???????——刘培芝大姐。

猜你喜欢
女英雄纪念章伤员
伤员呵护队
在党五十年 初心永不变
——省审计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在党50周年”纪念章
A parkour heroine跑酷女英雄
What makes her a writer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那个“女英雄”一样的女孩
嗨!三枚金灿灿的纪念章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三枚国庆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