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需有学派自觉

2021-08-19 21:53
综艺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派创作时代

刘汉文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原所长。

电影理论是与电影创作同步发展、相互依存的,构建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号角已经吹响

5月29日,笔者应邀参加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从历史脉络、艺术基础、创作方法、产业现状、技术创新等多角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问题。其中的核心就是,期待更多具有学派自觉的中国电影出现。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明确提出“中国电影学派”的构思。2017年10月,该校成立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积极探索中国电影学术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理论建设。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将“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列为重大项目进行攻关研究。在以上措施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学派”已经从构思和倡议,转变为电影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不少机构和学者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去研究。

不过,时至今日,也还有人在问,究竟什么是“中国电影学派”,究竟是指创作者,还是指作品?按照北京电影学院刘军教授的说法,“中国电影学派”首先指的是作品。从中国电影诞生以来,那些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美学风格的作品,那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那些反映不同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那些能够引领未来精神方向的经典作品,都可以列入“中国电影学派”。

根据刘军教授的观点,《神女》《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精品,都可以纳入“中国电影学派”的范畴。同时,“中国电影学派”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概念,处在新时代,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电影还有很大拓展空间,期待有更多对标“中国电影学派”进行创作的作品出现。

第一,期待这些影片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多视角、多样式地描写现代化进程中普通人的生活形态和心理状态,拉近和广大观众的距离。近期《棒!少年》《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等影片广受好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影片直面当今社会中的困难家庭,用平视的镜头观照处于困境中的个体,让观众感受到了生活的“烟火气”。不久前,各大视频网站上线了日本导演竹内亮到四川拍摄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让观众看到了当地脱贫之难,看到了生活之艰。该片获得极高的点赞量和播放量,B站评分高达9.9分。最近也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陈龙为写论文,加入外卖行业当了半年外卖小哥,体验底层群体的不易,发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进步”。我们的编剧、导演需要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降低“宾馆创作”“书斋创作”的比重,让观众看到更多冒着生活热气的作品。

第二,期待这些影片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厚植文化内涵,切实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却愈挫愈勇,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电影工作者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灵感、选取题材,把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通过视听手段有效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三,期待这些影片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文化品格,能够逐步打开国际市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频频在柏林、威尼斯和戛纳等电影节上获奖,以中国第五代导演为代表制作的一批电影作品赢得了世界声誉。这些年,中国电影比较注重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用力不足。虽然,近年来行政部门通过“海外同映”等项目,支持了不少国产电影“走出去”,但这些项目大多是面向国内市场创作的,相对缺乏“走出去”的基础。本世纪初,小成本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获得4亿日元票房,这个案例到现在仍有研究价值。深入研究国际电影市场,甚至针对一些特定市场,量身定做适销对路的影片,需要成為电影行业的共识。

总体来看,电影理论是与电影创作同步发展、相互依存的,构建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号角已经吹响,期望中国电影人以学派自觉投身创作,在新时代推出更多能打上“中国电影学派”烙印的经典作品。

猜你喜欢
学派创作时代
Jazz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重“流派”、弃“宗派”与讲“学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创作失败
论浙江学派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