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2016一2020年稻飞虱发生为害分析与防治技术探索

2021-08-20 06:31唐旭罗玉芳
广西农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飞虱稻飞虱田间

唐旭 罗玉芳

摘要: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提高水稻稻飞虱监测和防控能力,针对全州县2016一2020年稻飞虱发生为害情况,应在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探索稻田生产中稻飞虱防控关键技术的应用,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关键词3稻飞虱;发生;规律;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12+.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21)05-0015-03

The Exploration of Hazard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Planthopper in 0uanzhou County from 2016 to 2020

Tang Xu,Luo Yu-fang *

(Yongsui Tow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0uanzhou County,Guilin,Guangxi 541507,China)

Abstract: Rice planthopper is the main pest of r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bility,for the occurrence of rice planthopper in 0uanzhou County from 2016 to 2020,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key control techniques of rice planthopper during rice production including as follows: agricultur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phys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bi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so as to ensure stable and high yield of rice.

Key words: rice planthopper,occurrence,law,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全州县是水稻种植大县,2016一2020年年均种植面积约7.3万公顷,素有"桂北粮仓"称号,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稻飞虱是当地水稻主要害虫,主要种群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稻飞虱在田间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聚在水稻中下部的叶鞘和茎杆部位吸食和产卵,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迁飞能力,具有隐蔽性、暴发性等特点,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其大规模发展蔓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般造成水稻产量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到40%~60%,甚至绝收。[1,2]研究和掌握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控技术是确保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稻飞虱发生为害分析

1.1稻飞虱发生基本情况

全州县水稻种植区,2016一2020年稻飞虱整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发生偏重。据统计,白背飞虱年均发生为害面积3.26万公顷,褐飞虱年均发生面积4.06万公顷。稻飞虱防治面积40.2万公顷,挽回损失168241.2t,实际损失5439t。稻飞虱发生面积、防治及损失情况如表1所示。

1.2稻飞虱种群动态监测情况

在全州县发生为害的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种群抗寒能力比较弱,一般不能在全州县越冬,白背飞虱一般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迁入,褐飞虱每年从4月上旬开始陆续迁入。2016—2020年全州县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灯下迁入峰日及峰日虫量分别见表2和表3。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白背飞虱3月份始见迁入,4月份迁入虫量陆续增加,迁入峰量较集中且虫量也较大,6月上旬峰日及扑灯量明显下降。褐飞虱4月上旬开始迁人,但是蟲量较少,进人5月中旬峰日明显增多,虫量明显也较大。从灯下看迁入期,白背飞虱主迁入期在4月上旬至6月上旬,褐飞虱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每年因台风或其他气团等因素的影响,稻飞虱迁入峰日有所变化,但主迁入期仍然徘徊在这个时间段内。

2稻飞虱防控技术应用

2.1农业防控技术

2.1.1科学种植,合理栽培选择高抗品种栽培,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有意识增施磷肥、钾肥和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促进水稻早分藁,增加稻杆硬度,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降低稻飞虱的发生条件。2018年在永岁镇双桥村委紫金米业基地,种植抗虫品种66.67hm2,在水稻全生育期内,稻飞虱发生程度为2(3)级,普通种植田块发生程度达4(5)级。

2018年在龙水"禾美稻香"基地种植抗虫品种80hm2,稻飞虱发生程度为3(4)级,非抗虫品种区域稻飞虱发生程度达4(5)级。由试验结果表明,选择高抗虫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减轻稻飞虱发生程度,选择生育期稍早的优良品种可以在时间上避开稻飞虱暴发高峰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飞虱的发生基数,促进水稻安全生产,提高稻谷产量。

2.1.2稻鸭共育或稻鱼共生采用稻鸭共育或稻鱼共生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稻飞虱发生为害。2017年文桥镇在水稻分藁初期,每667m2放人约30只20d左右的雏鸭,于水稻齐穗时收鸭。据调查,田间稻飞虱发生数量相对降低30%,利用鸭的杂食性和不间断活动性,不仅能去除田间杂草,而且还能减少稻飞虱虫口基数,减轻稻飞虱发生为害程度。2020年,全州县龙水镇万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120hm2稻田,在水稻分藁初期到腊熟期,每667m2放养200~300尾禾花鱼苗。据调查,没有放鱼的田块稻飞虱每百丛最高达3606头,最低虫量1566头;稻鱼共生田间稻飞虱每百丛最高虫量1628头,最低虫量328头,稻飞虱每百丛最高虫量相对降低54.85%,最低虫量也减少了79.05%。稻鱼共生,通过禾花鱼取食行为能很大程度上降低稻飞虱田间虫口基数,每亩稻田稻飞虱发生量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田间稻飞虱的为害程度。

2.2物理防控技术

在水稻生长期,利用稻飞虱的趋光性,诱其扑撞杀虫灯管外的电网,电网瞬间产生局部高压将其击死或击晕,掉人杀虫灯集虫袋。根据水稻种植地形,2018年龙水"禾美稻香"基地,每3.3hm2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共安装20盏。调查发现,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的田间稻飞虱数量比未安装的田块稻飞虱发生数量减少约36%。可见通过控制高空迁入的稻飞虱,减少迁入稻田的数量,可有效降低稻飞虱的虫口基数。

2.3生物防控技术

做好苗期成虫、分藁期低龄若虫1~2次的防治,并结合田间管理措施,增加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有效抑制稻飞虱种群的发生和发展。经试验表明,在田梗上种植有益杂草可引诱、增加农田青蛙、蜘蛛和黑肩绿盲蟒等稻飞虱的天敌数量,田间青蛙取食害虫,蜘蛛和黑肩绿盲蟒能有效捕食白背飞虱的卵和低龄若虫,平均捕食率分别可达30%和50%,有效控制稻飞虱数量,与稻飞虱天敌少的田块相比,稻飞虱发生为害的程度减轻25%。

2.4综合防控技术

稻飞虱由于具有远距离迁飞性、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其大规模发展蔓延。必须在稻飞虱发生高峰期时,根据植保部门的精准测报,采用"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绿色防控"的防治策略,看准时机,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前,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科学精准用药,统防统治,提高群防群治效果。据调查,在开展统防统治区域的稻飞虱虫口基数比散户防治区的虫口基数少20%~30%。可见,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能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水稻安全生产,提高产量。

3小结

稻飞虱由于其迁飞性强,暴发性强,在防治上難度大,在实际生产中,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控制在暴发前。严控苗期早期迁入成虫为害和产卵,做好监测预警,掌握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并与保护天敌、农业防治、环境调控等手段相结合。实际防治中以绿色防控综合防治为主。通过试验发现选择高抗品种、采用稻鸭共育或稻鱼共生种植模式、运用物理和生物及综合防控技术进行统防统治,可以使稻飞虱为害程度减轻。此外,在防治过程中要强调农药的合理搭配、合理轮换,避免因农药产生抗药性而降低药效。

参考文献:

[1]刘万才,陆明红.黄冲,等.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动态及预测预报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1):20-26.

[2]陆明红,周丽丽,尹丽,等.2019年我国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5):52-57.

猜你喜欢
飞虱稻飞虱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褐飞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Nlserpin2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田间
田间学农忙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