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2021-08-20 08:33张丽丽赵凤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沙拉双歧细胞因子

张丽丽 赵凤娥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结肠慢性炎症疾病。临床研究显示,UC患者发病时,其体内肠壁受到大量的炎性细胞的侵袭并且炎性细胞呈进行性活化[1]。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伴随黏液样脓血便。目前,这种疾病的致病机制还在研究当中。UC的病程比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临床实践证明,UC的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2]。美沙拉嗪是一种有效的消炎镇痛药物,可以缓解患者UC症状,但是单用效果有限。有报道显示,UC患者体内正常益生菌数量显著降低,补充益生菌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思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以补充人体内的正常细菌数量,对肠道形成保护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生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单一组(43例)和联合组(43例)。联合组,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23∶20,在年龄方面,其范围为24~78岁,中位年龄(45.32±10.36)岁。单一组,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24∶19,在年龄方面,其范围为25~79岁,中位(46.40±11.30)岁。诊断标准:患者有腹痛、腹泻、黏液样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且符合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中UC的诊断标准。经肠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UC。排除标准:由菌痢、阿米巴痢疾导致的结肠炎或者结肠克罗恩病;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单一组 单一组患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生产厂家: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48)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1.0 g,每日3次。

1.2.2 联合组 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生产厂家: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10)治疗。口服剂量为每次1.5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4周。4周后对临床用药疗效进行评估,有效则继续服药,无效则改用其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忌烟酒。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作为评价标准。显效:治疗4周后,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溃疡消失,肠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治疗4周后,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肠镜检查显示溃疡情况改善,肠黏膜有明显恢复;无效:治疗4周后,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对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 于治疗前和停药后次日,抽取空腹患者肘部静脉血10 mL,进行血清分离后放入冰箱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TNF-α、IL-6、IL-8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一计算。使用()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值表示,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用卡方值表示。组间比较结果用P值表示,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有41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5.35%,单一组有37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1.40%。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比单一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组血清TNF-α、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都低于单一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2 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a代表联合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P<0.05。b代表单一组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P<0.05。

3 讨 论

UC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腹痛、腹泻、脓血样大便等症状。这种疾病具有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的特点,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都比较大[3]。对于UC的致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相关研究显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疾病以及感染等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4]。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显示,UC患者发病时,其体内出现肠道菌群紊乱现象,使得肠道黏膜受损,对细菌的侵袭抵抗能力下降,对致病原耐受力降低[5]。最终,受到细菌、病原菌等的侵害,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失调,出现非特异性炎性反应[5]。临床上采用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对UC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美沙拉嗪是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一种,通过抑制肠黏膜的分泌功能,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过氧化酶等物质合成炎性介质,对肠黏膜进行保护[6]。同时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增加肠道黏膜的活性,消除肠道黏膜水肿现象,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7]。单独采用美沙拉嗪,虽然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期效果不佳且有多种不良反应。临床研究显示,UC患者发病时,其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治疗UC的重要手段[8]。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是一种微生态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主要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9]。其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是人体肠道内所必需的球菌群,可以对肠道中的致病菌进行抑制,保证肠道内菌群平衡[10]。蜡样芽孢杆菌通过在肠道内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创造厌氧环境,促进其生长和繁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有41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95.35%,单一组有37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1.40%,组间比较,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联合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其肠道黏膜得到修复。

新的研究显示,炎性细胞因子对UC患者的病情具有推动作用。在免疫反应中,释放出的各种免疫因子和介质,如TNF-α、IL-6、IL-8等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TNF-α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等释放IL-8中具有诱导作用,并能够对中性粒细胞产生趋化作用,使其对肠黏膜造成损害。IL-6是一种促炎因子,它是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化产生,在UC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对UC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显示,患者肠道内的IL-6水平升高时,其局部炎性反应也会随之增加。IL-8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一种,其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引发其活性和吞噬作用,使结肠黏膜受到损伤,从而激发UC炎性反应。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组血清TNF-α、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都低于单一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联合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和美沙拉嗪治疗UC,能够降低患者肠道内的TNF-α、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使肠黏膜得到修复,促进其肠道功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对UC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沙拉双歧细胞因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能力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夏日罐子沙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