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石汤加减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疗效分析

2021-08-20 08:3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肾镜肾结石碎石

韩 波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100)

肾结石是临床治疗领域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1]。根据患者体内结石体积及结石数量等因素,肾结石可分为简单性肾结石与复杂性肾结石[2]。复杂性肾结石的典型症状以鹿角型肾结石、多发性肾结石、马蹄形结石及伴有肾脏解剖异常的结石为主,结石的直径在2.50 cm以上[3]。在泌尿外科临床治疗领域,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在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应用[4]。中医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也开始成为一些研究者关注的内容。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补肾化石汤加减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中42例患者编入试验组,42例患者编入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经B超诊断、CT诊断、血尿常规诊断,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者。②年龄≥18岁者。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不符合肾结石诊断标准者。②结石直径<2.50 cm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⑤凝血功能障碍者与精神疾病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全者。试验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39.85±7.75)岁。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在25~62岁,平均年龄为(39.94±7.83)岁。经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手术前接受超声检查与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如患者显影效果欠佳,医护人员会借助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肾结石的大小与肾结石所在部位进行明确。手术期间使用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患者麻醉后,手术医师在B超引导下于患者腰部12肋上或12肋下约平腋后线至肩胛下角线之间做长度为1.00~2.00 cm的切口,让穿刺针沿腰部切口进入目标肾盏内部,后在建立取石通道以后,置入肾镜,利用EMS等能量平台取出患者体内结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能量平台使用包括利用超声及气压弹道碎石击碎结石。手术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常规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患者的治疗时间为7~12 d。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3 d及术后一定时间内(7~10 d)利用补肾化石汤加减开展治疗。试验组的手术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应用于本次研究的补肾化石汤中主要包含有熟地黄15 g、山茱萸20 g、山药15 g、泽泻10 g、茯苓10 g、牡丹皮10 g、丹参10 g、王不留行10 g、赤芍10 g、牛膝15 g、鸡内金30 g、金钱草10 g、海金沙20 g、萹蓄15 g、瞿麦15 g、滑石15 g、车前子15 g、甘草6 g等,药物的用药方式为先水煎服,煎成600~800 mL中药液(即每日量),患者每次用药量为200~300 mL,每日2~3次口服。试验组的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试验组、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治疗前后的肾损伤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评分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的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试验组、对照组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依据为P<0.05[5]。

2 结果

2.1 结石清除率 试验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2.86%,为39例,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为83.33%,为35例,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χ2=4.981,P=0.026<0.05)。

2.2 肾损伤因子指标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的尿NAG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β2-MG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尿NAG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β2-MG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尿NAG指标与β2-MG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肾损伤因子指标相对较低(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对照组的肾损伤因子指标()

表1 试验组、对照组的肾损伤因子指标()

2.3 生活质量评分与BI指数评分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与BI指数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试验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BI指数评分()

表2 试验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BI指数评分()

2.4 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出现1例术后出血,1周后恢复,2例术后48 h内发热感染症状(均较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出现1例胸腔积液症状,1例肾盏损伤出血症状,4例高热感染症状,4例脓毒血症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χ2=4.480,P=0.034<0.05)。

3 讨 论

肾结石是人体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6]。既有研究结果认为,肾结石与人体内尿液的结晶饱和度、尿液酸碱度等多种因素有关[7]。在临床治疗领域,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适应证广与清石率高等多重优势[8],尤其对复杂性结石,如鹿角结石等均为首选。但复杂性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术后仍存在一定残石率,且术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一直为临床中的难点[9]。

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补肾化石汤加减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手术辅以中药口服,促进术后残石排出体外,以提高总的清石率。在中医治疗领域,肾结石属“石淋”与“砂淋”范畴,中药排石历史悠久,疾病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肝火内生及外感湿热等多种因素有关[10]。应用于本次研究的补肾化石汤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方剂中包含的山茱萸有助于补益肝肾;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的功效;泽泻可以化浊降脂;茯苓具有健脾宁心的功效;牡丹皮、丹参及赤芍等药物可以发挥出活血化瘀的作用[11]。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牛膝具有补肝肾与强筋骨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上述药物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辅助术后残石排出,提高术后总的排石率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差异表明,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及BI指数评分差异表明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NAC为尿N-乙酰-β-氨基酸葡萄糖苷酶,此种物质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与肾小管损害程度之间有一定联系,尿β2球蛋白与肾小球早期损害有关[12]。两组患者肾损伤因子指标也肯定了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效果。

综上所述,补肾化石汤结合经皮肾镜碎石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镜肾结石碎石
碎石神掌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