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

2021-08-20 08:3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肾内科负性针对性

刘 枫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

肾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一个专科科室,加强其护理管理至关重要,但肾内科的护理风险具有全维度性,在护理过程中各环节均存在风险,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医院声誉,还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风险对症处理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分析护理风险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但目前很少有关于肾内科方面的相关研究,值得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究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旨在改善肾内科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就诊于我院的60例肾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52~78岁,平均(65.92±5.47)岁;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8例,肾病综合征6例,尿路感染12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10;年龄50~79岁,平均(66.27±5.51)岁;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7例,肾病综合征5例,尿路感染1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诊断为肾内科疾病。②认知功能及精神正常的患者。③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组织病变的患者。②纳入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护理的患者。③临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心理安慰、提供舒适病房环境以及解决所出现的问题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①分析相关因素:a.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沟通技巧、专业素质、责任感、专业知识、法律意识、耐心等。b.专业疾病:肾内科患者多年老体弱,很容易发生感染、跌倒风险;用药复杂,服药风险较高;透析患者很容易发生动静脉出血或内瘘闭塞。c.患者自身:配合度不是很高;过高的期望值使得其产生落差;病情危重引起精神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②实施针对性护理:a.护理人员:对肾内科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进行培训,扩展其知识面,对新仪器、新技术进行掌握,并对其进行考核;制定工作要求并贯彻落实,使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严格操作以降低护理风险;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教育提高其到的和法律意识。b.专业疾病:对患者生活习惯、病史及跌倒史进行了解,对于存在较大跌倒风险的患者则加强监护,时刻保持警觉,并叮嘱家属要对患者进行密切注意;妥善放置常用物品,一旦发生跌倒即及时处理。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以及定期血常规检查;叮嘱患者穿着柔软、棉质衣物,帮助患者定期更换体位、咳嗽排痰,以免压疮、感染;健康教育,并维持病房的整洁、舒适。在透析前即告知患者可能并发症、注意事项、透析相关知识等,使其正视疾病和治疗;透析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动作轻柔,以免透析管扭曲、牵拉;密切关注超滤、体质量、尿量等情况,对水分摄入量进行控制;指导患者对自身内瘘进行配合保护,仪器遵循“七不原则”,在血压测定中不应选择内瘘肢体。使患者食用低蛋白、高碳水、易消化、低磷食物,以降低肾脏负担,若出现水肿,则对患者电解质、体液平衡进行注意,通过多次少量饮水改善状况。按医嘱发药,用药期间对患者各项的特征变化进行关注,一旦出现透析液混浊、腹痛等现象,则立刻上报给医师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不用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的药物;注意病房消毒和患者的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发放整盒药,以免多服、漏服或遗忘。c.患者自身:患者可能因为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陌生环境而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信心不足,继而产生不良心理,因此应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向其讲解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消除负性情绪。

两组连续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并发症:观察护理期间两组内瘘出血、内瘘血肿、压疮、感染、跌倒等发生情况。②负性情绪:分别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分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越严重[2]。③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n)或百分比(%)进行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的比较(分,)

注:a表示护理前后同组间的比较,P<0.05。

2.3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 论

肾内科疾病为临床高发疾病,且病情多变,再加上患者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往往需要特殊护理干预,若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则可能增加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极其不利于治疗的开展。分析护理风险相关危险因素进而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关于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的研究较少。

李丽和姚小红[3]研究结果显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并予以相应干预措施后,其压力性损伤、坠床、跌倒等发生风险得到明显降低;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与李丽和姚小红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分析其可能原因,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以人为本,首先分析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及原因,再针对其实施相应护理,通过分析发现护理风险可来源于护理人员、专业疾病以及患者本身,针对护理人员,使其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对科室中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同时对护理行为进行规范,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对于专业疾病,则根据其可能发生的不同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同时对其饮食、用药也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则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使其正视、积极面对疾病,这对疾病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患者因疾病影响,难免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提高其预后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4]。SDS、SAS是临床评价机体负性情绪的权威量表,评分越高,机体负性情绪越严重[5]。刘亚男等[6]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综合评估的指导下行针对性护理后,其抑郁发生风险明显降低;在本研究中,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刘亚男等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轻甚至消除患者负性情绪。针对性护理通过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其心理指导,同时以温柔、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能够有效安抚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和消除负性情绪。

吴艳[7]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与吴艳研究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存在于肾内科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战队不同病情患者需实施不同的有效规避措施,以保证配合抢救、处置、操作等的细致性,有效预防风险。针对性护理要素为针对性、细致、沟通,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同时对其用药、饮食、心理等也给予一定的护理,这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8-9]。

综上所述,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甚至消除不良情绪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肾内科负性针对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