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观察

2021-08-20 08:3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病程肾功能血液

杨 柳

(盘锦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一科,辽宁 盘锦 124000)

大众饮食结构的改变提升了糖尿病的发病率,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这也使得糖尿病成为了威胁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慢性病之一[1-2]。患者在患糖尿病后,会增加其他病症的发生率,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对于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主要以血液透析为主,但是大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较少,这时就会加剧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态,进而影响治疗效果[3-4],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血液透析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于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78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选择经临床诊断符合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标准、患者病情处于Ⅳ级、Ⅴ级、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具有精神疾病、原发性肾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配合度较低的患者。参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51±6.23)岁,患者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05±2.33)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52±1.86)年。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06±5.72)岁,患者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8±2.29)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05±2.03)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舒适体位。对血液透析室进行消毒并通风,给予患者良好的透析环境,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生命指标。

研究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患者在开展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需合理调节血液透析室内的温度及湿度,保证床头高度适宜。随后需准备相应的急救药物,应对突发情况。为患者讲解透析知识和透析过程,使其对血液透析有更为深入的认知,进而避免患者出现紧张及焦虑的情绪。为了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鼓励与支持,提升患者配合度。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需及时上报医师,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糖、血压等指标,并进行记录,灌注患者血液流量及透析液温度等数据。始终遵循超滤速度及透析时间,观察患者穿刺部位,若出现渗血及肿胀的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对于存在低血压情况患者需调节其体位。患者在血液透析结束后,应注意休息,可以适当进行身体按摩,进一步软化血管。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后,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导致体内营养成分流逝,这时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为避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需及时补充能量,在透析过程中可以少量进食。透析结束2~3 h内需进食保持能量,在饮食方面需少盐、少油、少糖,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主要分为凝血、低血压、体温升高。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取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分值为90~100分表示对护理满意,分值为70~89分表示对护理基本满意,分值低于70分则表示对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08%,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79%,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9.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较多,其中肾功能衰竭属于较为严重的一种。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属于糖尿病肾病范畴,临床发展过程较快,初期肾小球高滤及肾脏肥大,随后出现尿白蛋白,最终会形成糖尿病肾病,直至中晚期肾功能衰竭,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产生低蛋白血症,产生胸腔腹腔积水,此时患者较为痛苦,为了保留患者肾脏功能需采取透析治疗。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依靠血液透析完成,而对于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会涉及到多方面护理内容,因此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这时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5-6]。临床护理质量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提升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本次研究选择针对性护理方式[7-8]。这种护理方式能够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避免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降低患者配合度,影响治疗效果[9-10]。相关研究表示,血液透析治疗会对患者身体情况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患者在实施血液透析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的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08%,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79%,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9.7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表示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对并发症发生率有着一定的作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护理满意度[11]。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积极影响,在接受专业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善,能够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12]。在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预后及护患关系的发展有着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病程肾功能血液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