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21-08-20 08:33胡淑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肌瘤腹腔镜子宫

胡淑芬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流行病学显示好发于30岁以上女性,而该疾病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1],是一种对女性健康以及生育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子宫肌瘤出现后通常会造成阴道不规则出血、膀胱压迫感以及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发病后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通常结合外科手术切除肌瘤,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创伤性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可在腹腔镜下展开,创伤较小,可以提高手术预后。治疗过程中结合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巩固手术结果,并预防并发症。本次研究结合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2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结合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院内收治的102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均采取护理干预,按照护理性质随机分组,其中51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组内女性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35.96±5.21)岁,平均病程(3.50±1.20)年,平均孕产次(3.15±1.02)次;剩余51例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组内女性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6.19±5.23)岁,平均病程(3.12±1.01)年,平均孕产次(3.20±1.50)次。从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观察,差异不显著,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心理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低、怀疑有恶性肿瘤、妊娠子宫、肌瘤数量超过10个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准备腹腔镜以及传导系统,相关配套光源,准备其他手术装置[2]。气管插管麻醉后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仰卧准备膀胱截石位准备手术。使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并沿着脐轮上缘切开皮肤置入套管,置入镜头后再腹腔镜下观察腹部状态,调节气腹压力[3]。麦氏点做小切口并穿刺置入套管,腹腔镜观察下分离肌瘤包膜并做钝性分离,提出瘤体后缝合子宫创面,止血处理后冲洗盆腹腔并仔细检查,关闭创口置入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4]。

1.2.2 护理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内患者给予围手术护理干预[5]。手术前护理:①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基础流程以及子宫肌瘤的必要性,告知这类手术在院内实施的临床经验,同时加强对术前饮食指导、心理干预[6]。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禁忌证,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识。②术中护理: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给予眼神肯定,并通过手势告诉患者放心接受手术,与患者有一定的眼神交流,使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得到缓解[7]。术中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完成器械传递以及生命体征监护工作。③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提高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意识。给予饮食指导以及生活指导,建立交流关系,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环境并积极解答患者疑问,全面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信心。

1.3 评价指标 此次研究将护理后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术后患者焦虑抑郁(HAMA、HAMD)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满意度评价:分别纳入较满意、不满意、满意3个指标,总满意度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显著。术后评价焦虑及抑郁时一般通过交谈和观察的方法,独立评分。5级评分法:(0分)无,(1分)轻,(2分)中,(3分)重,(4分)很重。临床指标评价: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越短,术中出血量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学计算器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n(%)]分别用t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HAMD及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内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HAMD及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HAMD及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研究组内患者护理满意度(98.04%)高于对照组(84.31%),P<0.05。详细如下:研究组51例中较满意20例、满意3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50例(98.04%);对照组51例中较满意18例、满意25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43例(84.31%)。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发展进程相对较慢,部分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的妇科良性肿瘤,发病后可造成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腹部压迫感[8]。与此同时伴随以月经改变等相关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月经量较往常增多,月经周期延长等两个方面[9]。该疾病的发生目前尚无明确病因,但与家族遗传以及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10]。根据临床有关数据显示,子宫肌瘤存在一定的流行病学,高发人群主要为肥胖者、晚生育者、未生育者以及初潮较早等几类人群。

子宫肌瘤的治疗通常需考虑多方便因素,如患者本身的生育需求,患病年龄以及子宫肌瘤的数量,生长位置等。结合综合因素评估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一般在采取手术治疗时,传统开腹切除子宫肌瘤手术创伤性较大,手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不良,刀口愈合时间较长,有合并伤口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安全性欠佳。随着微创技术的升级以及临床的广泛应用以来,子宫肌瘤通过腹腔镜这类微创手术展开,手术切口较小,术中视野清晰,对周围组织造成的创伤和影响较小。手术过程中能够及时避开子宫大动脉以及周围小血管,术中出血量可控性强,术后因伤口较小的原因,恢复时间快。但尽管如此,腹腔镜手术后仍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合理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围手术期能够帮助排除术中风险因素,提高手术安全性。为证明围手术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本文结合我院102子宫肌瘤患者展开研究,以常规护理的一组作为对照,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内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患者护理满意度(98.04%),高于对照组(84.31%),P<0.05。这说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肌瘤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