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与厘定:新时代城市更新和城市精神的内在关联

2021-08-20 02:36定光莉
上海城市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城市治理城市更新

定光莉

摘要:城市精神是正向积极的社会意识,能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增添文化和精神动力,亟须突破增长瓶颈进一步生长深化升华。新时代城市更新为刷新和厘定城市精神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一是按时期和发展阶段注入城市精神的时代感;二是在我国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进一步厘定城市精神;三是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中促进城市精神转型;四是在市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增长城市精神;五是将对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待融入城市精神;六是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和城市韧性建设中生发城市精神。

关键词:城市精神;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市民道德建设;城市韧性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1.04.011

新时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要求城市化、城镇化符合人的主观目的。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社会意识的集中共鸣之处,表现城市的文化自信。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城市居民共同理想、地方特色文化传统和市民道德素质的综合体,是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精髓,体现城市风格和个性,为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注入深沉持久的精神动力。它既是城市历史风骨的反思意识,也是汇入未来文明发展的自觉态度。例如,上海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为城市精神;纽约以梦想、创造为城市精神。对“城中人”来说,只要一想到城市精神,就会涌起对这片土地风云际会生生不息的家园自豪感;对“城外人”来说,只要一想到城市精神,就会燃起对那片山水魅力特色光芒闪耀的向往认同感。

一、新时代城市精神的重要性

文化环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和社会情绪。好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谐、友爱氛围,使人生活得自信、理性、谦和;坏的文化环境为对抗、对立造势,使人生活得自私、紧张、逃避……在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城市由二元向三元空间发展、复杂性和多元化加剧的背景下,城市在新时代面临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阶段任务。城市精神从文化角度能更好地规制和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和人民精神状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国家行政体制,将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

城市精神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方面的辨识度。金融城市、旅游城市、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形成不同的文化效应,传递城市知觉。“城市精神承载着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是城市形象集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2]其次,城市精神具有理想信念教育意义。城市精神作为一座城市最高最普遍的社会共识,能够凝聚价值共识,团结改革合力,汇聚城市正能量。再次,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治理和精神文明治理中的重要部分。维护好、发展好城市精神能够对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起到能动作用,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精神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延续城市历史,保护城市记忆,发扬城市特色、增加市民认同感和凝聚力。最后,城市精神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外地人可以通过城市精神迅速把握城市特质,受到吸引前来发展。各类人才为深化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注入动力,保障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近几年来,我国8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推进城镇化,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并在城镇安居乐业,将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增加和稳定劳动供给,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生活圈子的转变,也是思想意识、认知境界的转变,城市精神可以作为一个标杆。

二、城市精神增长的现实瓶颈

面对城市精神的巨大动力效应,对于尚未明确城市精神的地区,亟待正式提出以凝民心聚城力,对于已明确提出城市精神的地区,可随着时代更新进一步将城市精神深化升华。然而,普遍的情况是,不管是有待提出还是深化升华城市精神,都面临着现实瓶颈:其一,缺乏新意和时代感。城市精神中缺乏表达新时代风尚的内容,这点尤其在老旧城市表现明显。在挖掘特色历史资源和人文精神传统方面好像已经山穷水尽,甚至出现了争夺名人故里、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名号等情况。其二,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城市精神不明显。当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展开联想,很难想到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不仅如此,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即使有城市精神,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其三,缺乏个性。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3]城市精神代表著城市的特殊性,可多地城市精神表述雷同,有如大学校训雷同一样。一些口号如“大气”“开放”“创新”“诚信”出现次数太多,难以形成城市的辨识度。城市化进程中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使得城市设计千篇一律、商业利益高于其他利益,城市发展同质化和平庸化。单一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锻造人文精神和品质、居民需求的全方位满足。其四,城市精神窄化和庸俗化为政治性口号,是权力集团和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霸权,丧失了它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引领功能。“人们特别是所谓专家与权力精英作为上层建筑与国家权力的直接与非直接占有者,把城市作为价值的中心、利益的中心、情感的中心,把城市作为维护自己利益与统治的工具,或作为实现自己意志、意识形态的可以随意进行形态与结构改变的对象。”[4]其五,对城市的否定性判断。在农业文明悠久、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许多人理解的故土、精神的根基是田园农村而不是城市。城市中的复杂矛盾和激烈斗争、一系列城市病使人逃离城市、逃离现代性。双重城市意味着富丽堂皇的摩天大楼与脏乱差的贫民窟、陋巷同时凸显为城市景观。对于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来说,常常被驱逐,城市权利难以保障。

三、在新时代城市更新中刷新和厘定城市精神

城市更新呼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大有可为。城市更新涉及的城市制度环境和道德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质等方面都为丰富城市精神提供契机。

(一)注入城市精神的时代感

城市精神是面向人的生存和城市发展的敞开境遇,是历史精神嫁接时代精神的城市文明擢升。城市精神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按时期和发展阶段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后,社会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均有可观改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复兴,社会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就此而言,过去一贯发扬的城市精神应延伸至当下,呼应新时代号召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势,符合历史前进趋势对市民人格素质和城市发展指向的要求,通过城市规划、再造和宣传,进一步增强其效应。例如,在就业状况持续改善中增强实干精神,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增强创收精神,在城市棚户危房旧楼拆除改造中增强安全至上精神……在国家已提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历史机遇期,城市发展质量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城市发展面临众多新形势: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城市打造新平台和新增长极,围绕行政系统科学高效运转配给城市服务……

城市精神应深刻呼应城市更新行动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部署下,在城市发展更加开放化、信息化、生态化的趋势下描绘城市发展蓝图和精神境界。城市精神应“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城市具体情况特殊性和不同时代贯通性的统一。首先,其依托于城市的历史文脉或者一段时期内突出的历史背景、重大历史事件所集中反映出的市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其次,融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发展经验。例如革命时期工农联盟,团结各方力量,发动群众激励群众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南方一些城市在改革开放中摸着石头过河,在诸多领域为全国探路,用于尝试大胆创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首创精神。再次,在学习世界顶级城市、兄弟城市、友好城市的发展经验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契合本城市特殊性的城市精神。最后,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型城市文明。一些城市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国家战略与国家级改革试点,在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升级潜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诸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慈善、社会信用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志愿服务……

(二)在我国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进一步厘定城市精神

新时代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政府层级和行政区划改革,原有的行政区划的边界调整,政区层级也可能变换。在政区规模扩大和政区层级提升的情况下,原有城市管辖的地理空间扩大,相应涵盖的文化范围也会扩大,即行政半径和文化空间扩大。“近年来,超大城市在城市群发展中的跨政区联动、边界协同治理等趋势不断突显。”[5]可在此基础上,延伸城市精神的半径,树立主体功能区、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精神,并发展中小城市、城镇精神、城乡一体化精神。

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中可扩大城市精神的地域基础和辐射范围。城市精神不一定局限于一地一城,可以把外延扩大到一个区域。当前,中国的人力、物流、资金等生产要素配置区域分化明显。尊重某一区域特色和不同区域分化现实,城市精神因空间结构、区位因素而异。发挥比较优势,将谋划区域发展、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新思路注入区域精神,为其转型升级增加动力。例如,将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的经济转型和新产业开发策略转化为城市精神并普及推广,将区域发展新思路转化为耳熟能详的新口号,引导各类要素打破传统路径找到新的配置方案。

在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中发挥中心城市的城市精神引领作用,加强塑造中小城市城市精神和小城镇地方精神。国务院陆续编制发布了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一批城市群规划,希望通过城市群的发展,在城市群内部形成核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分工、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城镇格局。中心城市保证其文化领先地位和龙头作用,带动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的精神文明发展。“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发展势头较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3]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要向周边传递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成果。例如,在产业链全面优化升级中传递更新换代、吐故納新精神;在吸引人才、招商引资中传递博采众长、生生不息精神,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做好示范引导。城市群内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对密集分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显著,形成一应俱全的整体效应和功能互补的分工协作关系,在社会各领域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孕育出整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群内围绕整体发展布局规律和规划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精神贯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更好避免大城市那套“摊大饼”、齐一化格局,实行紧凑型城市建设和人文型城市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的处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融合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可进一步挖掘并且借人物、平台等多方面宣传,让地方的文化、地方的故事、地方的美好为国人尽知,带动文化流量。

城市精神的传播半径可以通过城乡融合进一步延长,推广公共文化普及面与受众面。“建立以城带乡的文化发展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6]在“众乡拱城”、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接洽城乡文化,集城市先进文明和乡村文明于一体,彰显现代化文明和工农互惠、文明共享精神。结合城乡文明打通区域内文明规范,在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居住、移风易俗等方面形成统一标准,建设公共文化评价激励体系。过去,城乡一体化多以物质文明的同步衡量,精神文明的同步应该进一步被重视和加快,缩小生活水平、精神面貌、文明标准等城乡发展差距,从多方面找到城乡二元结构的“焊接点”。

(三)以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促进城市精神转型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市域层面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中央统一领导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下,地方治理方式可以因地制宜。“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省及省以下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7]城市拥有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可化解社会风险隐患,在基层末端贯彻国家治理方案。在地方政府执政理念和治理方式的转变中,以改革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动力,挖掘城市的突破之处和创新之举。以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营商环境制度创造优化营商环境和柔性引进人才。各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服务于建设合理的社会秩序,树立公平分配、守权守则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居住条件、医疗卫生、子女就学方面平等对待,为常住人口市民化提供条件。城市精神呼应从管理到治理,从约束到服务,从因循守旧到改革创新的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势,配合经济增长、城市服务和发展规划。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彰显一城优势,地方治理经验和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城市治理的水平与艺术凝结为城市精神,是城市的内生增长点。一座城市的公共服务人性化水平、为民办事长效机制等均能衍生城市精神。比如,以政府部门办事便利、周期短提炼“高效”为城市精神;以市政窗口单位服务态度好提炼“亲和”为城市精神;以生活配套齐全、生态环境好提炼“宜居”为城市精神;以城市规划设计细致入微提炼“精明”为城市精神。

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把城市精神作为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核心价值,贯穿于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每一个层次和环节,为城市精准化和精细化治理服务。城市精神的实践,既要结合“大事件”,更要落脚于日常的“小作为”。鼓励企事业单位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培育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发扬志愿精神,最大化释放和传递精神能量。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各行业积极性,养成规范自律、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各项事业建设风气,激发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案,活跃精神生活。在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同时,加大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力度,普及推广践行公共精神。“城市精神的实践和厚植要落实于具体的、日常的、社区化的行为,要注重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在落小、落细、落微、落实上下功夫。”[8]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过程中必然要发挥社区工作者和全体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居民自治与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的互相促进,在人人成为主人翁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培育共同体认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大局意识,融法治精神、德治精神、自治精神为一体,从中提炼且巩固代表集体乃至一座城市的精神价值。

(四)在市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增长城市精神

城市的文化基因在市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延续,成长壮大为社会价值和共同价值,是城市精神的文化底色。城市精神是正面、杰出的城市文化,是民智的汇集,给予城市建设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其感召力、影响力引领市民体认和效仿、传承与推广,具有延续性并得到市民广泛认同,形成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城市精神能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形象,反映城市性格,发扬城市中的以人为本的正向精神力量,规避与城市发展不相符的工具理性思想,纠正都市生活中容易产生的金钱至上、消极懈怠、享乐腐化等思想。由此可见,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它能与公平、正义、民主、诚信、友善等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互借鉴,将主流价值和推崇价值融入到市民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城市角落中随处可见,在城市环境的熏陶下被日常感化,提升市民的公民意识、合作意识、认同意识、城市主人翁意识,为市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鼓励市民为城市发展自觉参与、以身作则、建言献策、言行垂范,形成社会公德、规则准则、价值共识。比如,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需要以勤勉实干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旧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弊端需要创新提供动力;推动城市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需要统筹兼顾;城市作为信息和贸易集散地,吸引四面八方的外来人口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需要兼收并蓄。

公民素质的培养、道德水平的提升强调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正面熏陶和引领城市文明,是城市精神的人文基础。城市文明提升与城乡文化事业一体化建设同步进行。全国多个城市争相创建学习型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公民道德建设和公益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市民的现代化,破除封建迷信,摆脱陈规陋习,提倡文明市民教育,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文化秉性、行为规范、群众口碑,评比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巾帼人物、感动人物。市容干净整洁,出行遵章守礼,公交让座成风,商业以诚待人,服务细心周到,评比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场所。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走出一条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建设,将传递城市特征的元素进行存储、整理、编码、提取和重构,创造文化设施、文化景观和文化品牌。以有形载体表征传递城市精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街区市井闹起来、文化场馆热起来、公共空间新起来。博物馆、展览馆、城市雕塑、宣传标语、建筑修复、情境再现成为日常生活的身边所在,以形象化的方式感性显现城市的集体记忆和整体实力,把城市发展的目标具象化,连接观者对城市的理解认识和城市的宏图前景。城市精神内化为市民的人文素质,外化为市民的精气神和城市的吸纳力、带动力、辐射力,塑造积极向上和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五)将对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待融入城市精神

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以实实在在的城市安居乐业条件帮助人们在城市扎根。面对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物价居高、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人们感知到城市中的社会风险和生存压力,各种负面体验经过叠加而擴散弥漫,影响社会交往氛围,使城市社会情绪面临陷阱。“如近年来广为关注的阶层固化、自我阶层认同‘向下偏移、社会戾气加重、社会焦虑普遍化等。”[9]城市精神既是社会规范也是社会想象,其超越性在于能够面临机遇应对挑战,可成为私人行动、公共领域的共同宏旨。它是实然和应然、潜能到实在、现实到想象的通达,可以包含现实的福祉和理想的文明。城市精神鼓舞市民顶住生活压力,树立市民通过努力奋斗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信心。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自环境的美好、物质的充足和精神的充实。

从环境的文明美好来说,城市的有机形态可发展为城市美学。保存带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民俗,大到以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命名广场街道,小到维持民间手艺的老字号、杂玩馆、饭馆。城市的文化风情和人居气息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生态特性和历史文化遗产,使市民在城市有机体中感受到城市的功能自洽、文化给养,就如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城市精神还是相对于城市形态而言的,关涉到一个城市的格调与品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的格调与品位体现的是规划、设计、建造者的审美情趣和格调,这些无疑也是城市精神的构成部分。”[10]从物质资料的丰富来说,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物质文明建设成果,如产业优化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项目的破土动工、交易平台的建成、城市生产总值等,可以以概括的形式纳入城市精神,引领各行业各阶层勤勉踏实劳动达成目标。从精神生活的多元来说,可创造更多机会让全体市民熟识彼此、认同城市。应鼓励市民参与城市活动和社区项目,歌颂和弘扬城市的道德传统,对城市的历史和演化进行研究,保护历史遗迹和重要建筑,多举办音乐、戏剧、讲座、沙龙等活动,提高精神生活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还可以组织制作城市形象专题片,鼓励当地的社交媒体对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进行长期广泛报道,举办文物展、书画展、图片展、艺术展、研讨会,唤回城市历史和城市记忆,宣传城市建设成果。建立一年一度或定期的社区传统,如圣诞、新年等节庆颂歌、话剧、音乐会、游行、邻里帮扶会、展览会、新进成员欢迎仪式等等,促进城市共同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城市文化的再生成。创作介绍社区历史、地理、活动事件、服务部门黄页,供新进居民或游客了解熟悉社区。举办社区集体事宜时邀请和招募志愿者参与服务,尤其注重邀请独居者参与以增加他们与其他市民的交流机会,记录好大事件并保存好文字、影像资料以供后续查阅和传播。同时,还可以编撰发行城市文化专题书籍、纪念册等。总之,市民对城市有形或无形的美好生活体验都能纳入城市精神的范围。

(六)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和城市韧性建设中生发城市精神

新出现的重大公共事件尤其是风险灾害应急管理也是培育公共精神的契机,其中展现出来的公共精神和市民面貌是城市精神新的增长点。城市有众多重大公共事件、公共项目和活动扩大城市影响力,如举办大型展览会博览会、建城周年庆、新区或新机场建成启用、城市运动会或国际赛事、国际峰会、结合传统节庆和习俗开展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例如,深圳迎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在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时,重新概括“新时代深圳精神”,对城市的价值体系再次进行系统的提炼和总结,打出这座城市鲜明的精神旗帜,吹响新时代特区继续前行的冲锋号。重大公共事件和活动围绕一个宣传标识系统,为市民创造新的工作角色和社会角色,各类人员结成新的共同体。市民保护自身和他人、建设公共环境、发展公共事业承担责任,共同体成员有一致的愿望和目的,促进公共的善,个人和集体都在行动中为更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作出贡献。卡斯特指出了城市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在很多案例中,城市运动的行动者和组织,以及他们的讨论倡议,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借助多样化的市民参与和共同体发展的系统,都已经融入了当地政府的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营。这个趋势,伴随着城市运动作为社会变革的可选方式,相当程度上加强了地方治理,而且作为重建政治控制和社会意义的一个重要基石,扩充了地方政府的可能性。”[11]正是一次次共同任务的完成,城市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城市精神谱写新的篇章。

在重大灾难和突发性公共危机面前,城市精神引导市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抵御灾害,变脆弱城市为韧性城市,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度过危机,实现城市更新。韧性城市是城市具有回应外界干扰变化、应对各种风险,维护城市的凝聚力与产能,自我学习自我修复的提升能力,以适应下一步挑战。城市精神塑造强大和高效的城市形象,既抵抗外部有型实在风险,也抵抗人的思维中的懈怠、逃避、恐惧等风险,激发市民将精神状态提升至同一水平共同应对挑战,是城市动力系统中的一环。城市精神贯穿韧性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事前塑造处变不惊的观念和心态,受到扰动不会功能损耗或偏移;事中存在定力,化解矛盾纠纷,调整治理应对;事后自我修复,恢复到原先状态并且进一步功能优化升级,学习总结,鼓舞市民重建家园和生活秩序,建立自我胜任感。当城市精神受到市民的广泛认同时,市民会互相依附互相扶持,从而加强城市韧性。例如,在伦敦被法西斯轰炸时,“伦敦市民产生‘同仇敌忾的大轰炸精神(Blitz Spirit),促使社区居民韧性精神形成,打造了‘不怕战争的韧性城市,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反而增强了城市凝聚力。”[12]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中,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引领之下,承受住前所未有之压力封城,付出前所未有之动力集结全国之人力物力,以前所未有之速度搭建医院方舱和征收隔离场所,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续写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赞歌,彰显人民的勇敢坚韧和自强不息。在紧凑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中,城市抗压、恢复、可持续的品质都可生发为城市精神。

在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治理经验深度融合,美好生活未来可期的新时代,城市精神以精神文化形式概括,以城市治理能力表现,以城市作风氛围彰显,以城市行动感染传递,将为人民喜闻乐见、普遍认同、投身践行。

说明:本文系江汉大学2020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啟动经费项目“马克思主义城市正义理论”(1020/0631000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

[2]王志佳.培育和弘扬沈阳城市精神[J].沈阳干部学刊,2020(10):63-6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陈忠.城市异化与空间拜物教——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视角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3):107-112.

[5]熊竞,孙斌栋.超大城市政区治理:演进逻辑、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J].公共行政,2020(12):51-62.

[6]田应奎.2019:中国治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张永广,李亚娟.城市精神在武汉保卫战中的作用及启示[N].光明日报,2020-05-19(006).

[9]赵方杜,石阳阳.社会韧性与风险治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7-24.

[10]章仁彪.城市文明、城市功能与城市精神[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9-36.

[11]Manuel Castells.The power of identity[M].Wiley-blackwell.2010.

[12]周利敏,原伟麒.迈向韧性城市的灾害治理——基于多案例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5):22-33.

Refreshing and Defining: The City Renewal Raises City Spirit In The New Era

Ding Guangli

(Marxism School,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00,China)

Abstract:The urban spirit is positive social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add cultural and spiritual power to the urbanization of "people-centered", and it is urgent to break through the growth bottleneck and further grow, deepen and sublimate. Urban renewal in the new era provides condi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efreshing and defining the spirit of the city:first, according to the period and development stage to inject the sense of the times of the urban spirit; second,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city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and perfecting the scale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 thir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urban governance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spirit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municipal governance; fourt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morality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to increase the city spirit; fifth, integrate expectations for a better life in the new era into the city spirit; sixth, grow the city spirit in responding to major public events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in the city.

Key words:city Spirit; city renewal; urban governance; civic morality construction; resilient city

責任编辑:许  丹

猜你喜欢
城市治理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TOD/城市更新
创新城市治理理念 扎实推进城市工作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城市政治学视角下对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全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