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021-08-22 04:14蔡建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新高考高中化学

蔡建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高考愈发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培养,直接影响到其高考所能取得的最终成绩,间接影响着学科的育人功能和学生个人发展。作为高中一线化学教师,既要认识到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必要性,更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具体的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渗透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习科目,学生能否取得理想的化学学习成绩,就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作为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能认识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学科教学实际中,为了确保教师采取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切实有效,教师需要能作出研究,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进行分析,明确自己要从几个方面来采取具体的策略。在完成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也就要能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构建相对应的教学流程。

一、当前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价值

核心素养是学生需要培养的品格与能力的总称,对于不同的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的构成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代表着学生进行该学科学习时,需要能得到有效培养贯彻的能力。当学生可以获得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其学科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在当前,核心素养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目标。教育部所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两份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而其作为高考的指导文件,其中的要求就意味着在今后的高考中,核心素养也将成为其重要的考查要求。

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渗透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师生沟通,引导学生明确核心素养构成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其过程中,学生能否有效的配合教学的教学要求和措施,就直接影响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时间周期和效果。在当前,笔者发现,有很多教师虽然试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其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过于看重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构建,而没有去引导学生对核心素养进行认知分析,这使得其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出现了问题,学生也不能主动的去配合教师,教学培养的实际效果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想办法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去主动配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使其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专门挑选一节课的时间,就核心素养的构成与价值为学生进行解析教学。在其中,教师就可以按照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分五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何谓核心素养,并使其明确核心素养与正常学习过程中,教师所作出的教学要求有何联系。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就能对核心素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配合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教师就可以结合高考的要求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确核心素养培养对其突破高考考验的必要影响,进而能改变学生的观念。像这样,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的有效构建让学生明确核心素养的构成之后,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

(二)借助有效展示,实现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

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围绕着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学科观念的特征,人们通过观察分析物质改变的过程或现象往往是宏观的,可以用清晰的文字进行描述,故可以被称为宏观辨识。但宏观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深层次研究的分析探究,在化学中还要能从物质的深层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实现微观探析。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展示的途径为黑板展现,这一展示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对物质的微观领域进行观察,学生的相关素养培养自然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引入了教学实际中,而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来构建有效的展示内容,引导学生对物质进行宏观微观两方面的观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有效认知,达成化学内容的有效掌握。

例如,在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检索的方式搜集一些硅相關的用途,而后再借助几何画板或者其他类似软件构建硅原子的三维模型。在完成相关内容的搜集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对硅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现,引导学生分析硅的用途和其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三)引入实际案例,树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而平衡和运动也是密不可分的现象。从这点来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应具备这一属性,从不平衡到平衡,在从平衡到不平衡的轨迹不断运动着。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素养构成的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要能想办法为学生揭示物质所具有的本质规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际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进而让学生能掌握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所能展现的不同状态。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有效的教学调整。

参考文献:

[1]董红德.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下),2018(07):191.

[2]高斌.适应高考需要,创设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新理念[J].考试周刊,2017(28):30-31.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新高考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