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垃圾分类的幼儿品格教育与学习策略

2021-08-22 12:16何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幼儿

何丽

摘要:在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的日常消费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垃圾产量日益增加,环境状况空前恶化。这时候垃圾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升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所以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从孩子做起,让孩子有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成为环保使者。因此,本文着重阐述培养幼儿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相关训练措施。

关键词:垃圾分类;幼儿;品质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垃圾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环保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一步,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非常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帮助孩子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因此,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帮助孩子获得垃圾分类知识,从小培养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一、在宣传区域活动渗透垃圾分类意识

环境被称为“幼儿园的第三位老师”。它虽然不会说话,却在默默发挥着它特有的潜在的教育作用。《纲要》也明确指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要让孩子有环境意识,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环境上,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垃圾分类的教育。在区域宣传活动中渗透垃圾分类知识。就拿宣传区来说吧,我们把每个垃圾桶做成一个可爱的动物宝宝的形象,有明显的垃圾分类颜色标识。它们分别是蓝鲸宝宝、绿色青蛙宝宝、红色瓢虫宝宝和黄色熊宝宝。这四个小动物的形象根据扔垃圾的不同类型分别命名为可可(可回收垃圾)、楚楚(厨余垃圾)、嘟嘟(有毒垃圾)、琪琪(其他垃圾)。

为了方便孩子了解垃圾的分类,我们在每个小动物形象的区域贴上了各种垃圾的彩色卡通贴纸。比如可可上覆盖着饮料瓶、罐头、旧书、旧衣服等卡通形象;楚楚的身体上布满了鱼骨、骨头、果核、果皮、蔬菜等卡通形象;嘟嘟的身上覆盖着电池、灯、油漆桶、收音机、温度计等卡通形象;琪琪身上盖着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卫生纸等卡通人物。

二、在游戏活动中引领幼儿初步认知垃圾分类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孩子们会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自然獲得关于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从而培养潜意识中的环保意识。环境表演游戏《帮助小猫重建家园》讲述了小猫家附近的河流被污染的故事。小猫看到河里全是垃圾,泥泞的河里没有小鱼。为了生存,小猫让孩子们帮他整理垃圾。游戏中,为了让小猫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热情地帮小猫清理河边的垃圾。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孩子首先要正确分类垃圾,然后把垃圾放在有相应标志的地方,为河流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游戏结束后,孩子们说他们不会乱扔垃圾,但会将垃圾正确分类,并扔进相应的垃圾桶。垃圾分类的初步认知孩子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是垃圾分类操作的保证。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独立体验各种生活垃圾,让孩子对生活垃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丢弃的报纸、塑料、玻璃制品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灯具、电池和药品等。属于有害废弃物,还有坚果、树叶和剩菜等。属于餐厨垃圾。

三、儿歌活动中渗透垃圾分类常识

在垃圾分类中,什么颜色的垃圾桶应该投放何种垃圾是个基本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对于社会知识不够丰富的幼儿来说是枯燥的,而将这样的内容巧妙地融进儿歌中,编得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有助于幼儿自然而然地将垃圾类别与颜色对应起来。如:“大家一起来环保,垃圾分类最重要,可回收,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厨余垃圾是绿色,其他垃圾用黄色,分类宝典要记牢。”朗朗上口的语言,配合着轻快的音乐旋律,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

四、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

孩子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往往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情或者可爱的物体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对儿童进行废物分类环保教育时,应尽量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以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在垃圾分类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区设置不同的活动规则和材料。比如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做专门的垃圾桶,把纸箱做成蓝、红、绿、灰色的大嘴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放入“蓝口”,有害垃圾放入“红口”,厨余垃圾放入“绿口”,其他垃圾放入“灰口”。同时,为了指导孩子正确区分各种垃圾,老师可以发放纸板和彩笔,让孩子画出各种垃圾桶的标记,贴在相应颜色的垃圾桶上。老师也可以组织孩子参加小规模的垃圾分类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氛围,引导孩子全心全意地参与垃圾分类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树立垃圾分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提高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

垃圾有害,然后指导孩子和家长拟定垃圾分类方案,采取措施积极配合。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基于垃圾分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幼儿教师通过感知、游戏、实践等活动来影响幼儿,使幼儿在践行中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实现对幼儿的品质教育目标,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娜.大班幼儿环境公德行为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J].环境教育,2018(09):56-57.

[2]王梅华.浅谈幼儿园如何进行“垃圾”主题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57.

[3]肖玲,单宝顺.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5).

[4]王文静.融合主题活动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游戏.[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3).

[5]顾丽梅.幼儿园区域活动:问题及发展趋势.[J].教育探索.2016.(5).

[6]古彬琴.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9(21).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