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急救护理在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中的应用

2021-08-23 09:51彭庆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充血性房颤心衰

彭庆霞

(鹤壁市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458000)

充血性心衰又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功能恶化及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而心房颤动是临床除室性早搏外的第2位常见心律失常,常伴心衰出现,造成心输出量下降,进一步增加心源性死亡风险[2]。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是临床急救科常见病患,需加强院前院内抢救工作,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改善预后[2,3]。本研究将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旨在为临床抢救工作提供科学合理干预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94例,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组。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28~84岁,平均(58.47±6.11)岁;合并症:高血压11例,慢阻肺5例,糖尿病8例。观察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7~83岁,平均(59.63±6.89)岁;合并症:高血压10例,慢阻肺4例,糖尿病9例。两组资料(性别、年龄、合并症)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流程。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主要步骤包括出诊前指导-现场急救和处理-转运途中检查和急救-院内接诊-院内急救。具体如下:a)出诊: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后,调度急救医疗队立即出发,根据中心坐标位置快速到达现场救护;确认交通路况,规划合理路线,避免因交通问题影响救治时机;医护人员前往现场途中与患者或其家属保持联系,根据临床表现初步指导急救工作,若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指导患者或家属,仰卧位,使其头后仰,托起下颌并将口打开,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并疏散人群,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空旷通风;若存在胸闷和心慌症状,指导患者打开门窗,移步至通风空旷场所,静坐或平躺充分休息,避免情绪激动,静待急救车到来。b)现场急救和处理: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并根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评分≤3分者,立即转运;评分4~7分者仪器和药物处理后立即转运;≥8分者,病情危重,现场抢救后再转运;其中现场干预方式:建立静脉通道,输注地塞米松、甘露醇、地西泮等,并进行心肺复苏及插管治疗等处理。c)转运途中检查和急救:由≥3名经严格急救训练的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搬运并合理固定患者,行驶途中维持静脉通畅,保持吸氧,并监控生命体征变化,与院内急救人员提前联系沟通,并汇报患者病情,便于做好接诊及抢救准备工作,以缩短抢救时间;针对评分≤3分者:病情较轻,意识清醒,心电图监测,并告知病情轻微,鼓励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一步缓解病情;评分4~7分者:病情相对严重,意识昏迷,需实施言语及音乐等唤醒处理,禁忌疼痛刺激和晃动肢体;≥8分者:给予红色标记卡,若频发心脏骤停,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及时清除口鼻分泌部。d)院内接诊:评分≤3分者正常流程交接;评分4~7分者在上述基础上做好转运通道、工具准备,并整床搬运;≥8分者在上述基础上开通绿色通道,电话联系电梯间确保电梯已处于等候状态,急行MRI、CT检查,通知各科室会诊,快速确定急救方案。e)院内急救:二次早期预警评分,病情轻微者详细检查后,进入普通病情展开治疗;病情危重者,送入重症监护室,安排抢救,并给予特护。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抢救情况,包括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两组干预前后心脏功能,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两组家属抢救效果满意度,采用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测评,包括移情性、反应性、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5项内容,Likert 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对护理服务期望感及感知值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情况比较(±s) min

表1 两组抢救情况比较(±s) min

组别 院前急救 首次心电图 抢救 抢救成功反应时间 采集时间 总时间 率(%)对照组5.31±1.11 3.12±0.53 12.43±3.12 82.98观察组2.08±0.16 0.69±0.35 6.14±1.42 97.87 t/χ2值 13.79 26.23 12.58 4.42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心脏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心脏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心脏功能比较(±s)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2)与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LVESD(mm) LVEF(%)对照组 干预前 52.32±5.24 40.10±4.85干预后 46.15±3.621) 52.32±3.691)观察组 干预前 51.12±5.06 40.24±4.43干预后 40.13±4.011)2)59.63±4.111)2)

2.3 家属抢救效果满意度(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抢救效果满意度比较(±s) 分

表3 两组家属抢救效果满意度比较(±s) 分

组别 移情性 可靠性 反应性 有形性 保证性对照组4.14±0.36 4.16±0.39 4.11±0.49 4.20±0.35 4.16±0.51观察组4.72±0.20 4.79±0.13 4.75±0.18 4.69±0.23 4.78±0.15 t值 9.66 10.51 8.41 8.02 8.13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展开抢救工作,将护理流程清晰的分为出诊前指导-现场急救和处理-转运途中检查和急救-院内接诊-院内急救等步骤,各人员及部门间紧密合作,做好院前、院内配合工作,期间采用MEWS评分系统进行针对性干预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首次心电图采集、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可见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抢救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本研究调研发现,观察组家属抢救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得到患者家属认可和满意,表明该程序具有一定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可显著缩短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患者抢救时间,确保抢救质量,并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家属对抢救效果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充血性房颤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