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重在赓续贵在发展

2021-08-23 16:33顾元罡
中华魂 2021年8期
关键词:特殊化家教家风

顾元罡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生前对家人要求很严,规定不能有一星半点的特殊化。一次,妻子到食堂提了一壶开水,被他训了一顿:“你是县委书记的老婆,你不能带头破坏了办公的秩序。”焦裕禄生前要求家人绝不能搞特殊化,他走后孙辈的10个孩子中,没有人“吃老本”的,有的还以打工为生,谁也没有搞特殊化。

焦裕禄树立的家风为什么能够历经三代后继续发挥作用?一方面说明了红色家风不仅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精华,而且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红色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似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指引着他们前进,进而不断实现从家庭或家族的育人功能向社会性育人功能的提升与转化。就像周总理的“十条家规”,既是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在今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细细品味,依然感慨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家风家教体系的融合继承和新的发展,不仅为广大家庭的家风家教提供了重要遵循,而且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赓续和发展红色家风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个“总和”,主要体现在文化层面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家庭文化、地域文化和职业文化,基本上塑造了一个人的人格,而家庭文化起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人成长的“地基”,也是进入社会的“注册资本”。家风是否纯朴,关系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态,对于党风、政风的影响巨大。红色家风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有着传统家风所不具备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本质上是一种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它于家而言,是家庭幸福兴旺的“压舱石”;于党而言,是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净化器”;于社会而言,是引领时代风尚的“风向标”。新时代呼唤“好家风”,家庭的前途命运是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因此,积极继承和弘扬发展红色家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是愿意不愿意、感不感兴趣的问题,而是必须履行的神圣责任。

赓续是传承红色家风的应有之义。红色家风经过岁月的淘洗和时间的打磨,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涵养情操、磨砺品质、提振精神,为社会正能量建设发挥“酵母”作用。可以说,要将红色家风传承好,就必须选择坚守、学会坚守。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西方文化和网络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更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自信。古人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由此可见,传承弘扬红色家风对于我们党守正创新和民族的与时俱进是何其重要。

发展是对红色家风最好的赓续。红色家风不是静态的。自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后,与新中国、新社会、新时期、新时代各个阶段相适应、相契合,从而衍生出鲜明时代特征,成为引领时代风尚的新的家庭文化。发展地继承红色家风是一种以科学态度为基础的辩证扬弃,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为坐标,以文化发展的必然性趋势为尺度的創新。可以说,红色家风中的精髓基因只能在不间断地实践创新中保持其生命力,没有不断发展的实践,红色家风文化难以为继。

古人所说的“承先启后”,“承先”就是继承,“启后”不仅是把承接的东西延续到后世,还要有新的发展新的开启。红色家风的传承是赓续和发展的统一,只有通过发展性地赓续和赓续性地发展,才能在红色家风的发展中使其核心思想和精髓基因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得到统一。在这个意义上,赓续不照搬,发展不离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才能创造性地使红色家风逐渐超越“家庭共同体”范围而不断发挥“社会共同体”的教育价值,让蕴含其中的爱党爱国、廉洁奉公、勤俭持家等红色元素,融进每一个人的血脉中,进而形成河清海晏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我们追梦逐梦凝聚起强大助推力。

猜你喜欢
特殊化家教家风
家教有法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家教“漫”镜头
家风伴我成长
计算中的利器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一题多解,提高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