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粒好种子

2021-08-23 16:33刘良军
中华魂 2021年8期
关键词:袁隆平征程党员干部

刘良军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了,但他留下来的择一业、毕一生,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矢志报效祖国、倾情造福人民的崇高精神,无疑成为激励后人成长进步的宝贵财富。尤其袁老生前“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的真情告白,给今天党员干部如何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以深刻启迪、深远启示。即党员干部不妨也学做一粒种子,甘做一粒好种子,才能最终不负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不辱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政治美誉。

做一粒“向上生长”,把服务人民、造福群众作为最大政绩的好种子。“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种子者,向上生长是其固有基因,也是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供人乘凉之一生最大的追求和志向。折射于党员干部之身,既然入党入仕梦想成真,没有谁愿意平庸过一生,而是希望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身邊群众仍然“念记自己的好”。因此,党员干部应该时刻铭记自己入党入仕的初心初衷,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自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时常与英烈英模对标,同先辈先锋对表,不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立志当公仆干大事,俯首当公仆为人民,党员干部便不愧为一粒可期待、有前途的种子。

做一粒“向下扎根”,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永葆血肉联系的好种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种子生长的过程中,必须扎根大地、深植土壤,从中汲取新鲜的能量和养分。就党员干部而言,自己来自群众,原本是群众一分子,自然须臾不能脱离群众,需要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新时代新矛盾、新征程新任务,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提出新标准新要求,意味着“独行快,众行远”,只有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那里寻求帮助和支持,才能集思广益、胸有成竹,众志成城、事半功倍,让群众觉得是“汝子可依”的种子。

做一粒“意志坚定”,“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好种子。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也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没有一股气和劲,一种毅力和斗志,种子就只能是种子,乃至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同样,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不会轻轻松松、一帆风顺,干事创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心想事成,必须随时准备付出更加艰辛、更为艰苦的努力。事实也是如此,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狠劲,亮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劲,使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越战越勇、愈挫愈奋,彰显种子应有的顽强品质、拼搏品格。

做一粒“无欲无求”,只为幸福他人、泽被后人的好种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某种程度上,种子譬如春蚕,犹如蜡烛,其存在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即在于奉献和付出,从来没想过索取与回报。而这正是今天党员干部如何看待为官从政的有力参照,是党员干部应该身体力行的鲜活榜样。“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无论是党的性质宗旨,还是初心使命,都决定了党员干部务必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群众的幸福之上,而不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党员干部看似“一无所获”,却着实收获了民心,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爱戴、衷心拥护,是远非物质所得可比的精神愉悦、抱负实现、境界升华。

甘做一粒好种子的袁隆平先生走了,但种子的光芒熠熠生辉、种子的精神源远流长、种子的崇高令人景仰。向袁隆平学习,视自己为一粒种子,甘做一粒好种子,党员干部必将兑现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承诺,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在新时代新征程有更新气象、更大作为,既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也让人民群众深感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猜你喜欢
袁隆平征程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
征程万里,初心如一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
袁隆平戒烟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