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事重在实打实

2021-08-23 16:33李昌森
中华魂 2021年8期
关键词:民情实事南通市

李昌森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把“我为群众辦实事”活动走实走深,江苏省南通市首批公布了378个民生项目清单,把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步步引向深入。(5月10日中国江苏网)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为民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检验整个学习教育的实践标准。南通这次公布的378个项目清单,件件都是干货、件件都是实锤,体现了民之所求是政之所趋的要求。清单只是导向,落锤才是本意。民生大饼一分在画九分在做,画得好更要做得好。

联系群众“大走访”要实打实。“大走访”的目的是为了摸清情况、摸准民情民意、找准施政对策。“大走访”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的,“大走访”就是要一城一城地过,一村一村地过,一企一企地过。既要有面上的总体走势,更要有“急难愁盼”的重点解剖。海门区启动的“万名党员办实事”活动,围绕群众的操心事、麻烦事、急难事,广泛运用“党群连心卡”“民情夜访”“党群议事会”等载体,收集基层诉求、意见、建议,摸清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3个月全面排查辖区3257户家庭情况,征集民情建议1000多条。情况明、决心大,摸得准、抓得实。

解决“急难愁盼”要实打实。抓实的程度决定办事的效果。这几年民生实事没少说,也没少做,但效果各异,原因何在?任何事只有抓得很紧,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白抓。民众中要办的事很多,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分为“马上办”“限期办”“分批分期办”。实打实就是“不找替身”“不抄近路”“不打折扣”。需要亲历亲为的,就不让别人代劳;应该限期办成的事,就不要拖拖拉拉;要求干净利落干好的事,就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实打实就是要有敢于啃“硬骨头”精神,仅这次公示的9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就是一个繁杂的工程。道路改造、线路改造、房屋改造、地下管网改造、地面绿化改造,哪一项都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办”字由一个“力”加两点组成,至少有两层含意。一是要办成事,只有一方出力不成,需要多方发力;二是要办成事,出一点力不成,需要多出一点力。几百项工程,要一件一件抓,一项一项办。实打实,就是要把好事办好,不打折扣,不偷工减料,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不但要表面光,更要里子亮。

评估、用人机制要实打实。事在人为,保证“我为群众办实事”件件落地有声,必须有一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部队伍。为民办实事既是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要求,更是党员干部的本职义务。“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应上面叫我去办,我才去办,要变“领导要我办”为“我应主动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是邀功买好的筹码。要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科学评估机制和用人机制,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基准,让那些“只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问百姓疾苦”“为民实事办得好不如跟领导关系好”的人,没有投机取巧的机会。只有形成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氛围,为民尽责才会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行动自觉。这次南通市之所以把378个项目一项不落地公布于众,既表明依靠民众改善民生的决心,也是为了接受全市上下的监督。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是不是真好,老百姓成了评判者。

民众中有办不完的事,这件事办好了,新的事又来了。这次378个清单项目还只是第一批,紧接着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只是个过程性要求,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民之所盼真的成为政之所趋,带来的不仅是一方兴旺发达,还有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戴。

猜你喜欢
民情实事南通市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编者的话
让民生实事更有“温度”
泸州市纳溪区:1005名民情直报员确保民情直达
好办法
小小展台
民情写在“日记”里 有的放矢解难题
“民情日记”贵在真情实意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