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王海

2021-08-23 16:33钟兆云
中华魂 2021年8期
关键词:僚机王海空战

钟兆云

2021年2月17日,空军一级战斗英雄、空军原司令員王海上将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十大人物”。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活动刚落下帷幕,这位已故志愿军空战英雄仍能如此“感动中国”,不啻是“王者归来”,海立云垂,回应了新时代国人矢志强国强军的追求和对民族英雄的尊崇。给王海的颁奖辞是:“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这个巨大的荣誉,并非只颁给王海本人,而是包括了王海大队,包括了所有的志愿军英雄。

走近王海,有点偶然,却又必然,因为这是我写作刘亚楼传记必须要采访的重要人物。

1994年秋冬,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少将、空军原副司令员何廷一带我来到空军大院一条银杏大道,他说这是刘亚楼司令员当年亲自选定并参加栽种的银杏。在这里,意外见到了正在拍摄照片的新中国第五任空军司令员、我军恢复军衔制后第一批获授空军上将的王海。漫步在银杏大道上,王海即兴讲起老首长刘亚楼,颇为动容。当年是刘亚楼向军委建议今后的空军领导就应从飞行员里挑选,王海等一批逐日追风,经过抗美援朝、台海空战等战火淬炼的飞行员,茁壮成长,将星璀璨。不久后,我应约采访王海。

王海是解放军第一批飞行员。1944年参加革命后,曾在东北老航校有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训练,校长正是时任东北野战军(后称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王海在第四航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飞行训练后,于朝鲜战争爆发前一个星期,即 1950年6月19日,分配到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后改空四师)担任飞行中队长,进行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的改装训练。年底,作为飞行骨干,调往由空军第三歼击旅改名的空三师,担任九团一大队大队长。

抗美援朝开始后,全国动员捐献飞机。王海意外地看到一位在苏联防空洞出生、署名西琳娜的少年来信。信上说,我把买糖果的钱都给捐了,你们要是被美国人打下来,就不配当共产党员,不配为中国人民的飞行员。王海读信后大受刺激,那些天脑子里装的尽是美机、空战、攻击,好像着了魔一般!战前动员,王海说:“老子勇敢不怕死,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还当着前来视察的朱老总的面放言:“他美国人是人,我们中国人也是人,我们还是毛泽东思想培育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我就不信打不过他们!”

1951年10月20日,空四师率先迎战世界技术战术水平最高的美国空军,结束实战锻炼、撤出一线机场,王海所在以临战姿态进行紧张有序训练的空三师,披挂上阵,接替作战。毛泽东对空四师的战果批示“甚好甚慰”,深深激励着王海和战友们铆着一股劲,在未来的空战中打出个样子来。

王海驾驶心爱的战鹰,率领一大队飞越鸭绿江后,连着几次战斗起飞,别说战果,就连敌机的影子都没瞧见。兄弟部队七团在11月4日首战胜利,三大队大队长牟敦康击伤一架F-84,副大队长赵宝桐击落两架F-84,在空三师战史上写下光荣的第一页。王海自曝当时临战的状态:“在空中一听到敌情通报,精力就分配不过来了。有的只顾看座舱内的仪表,忽略了向外搜索;有的心情急躁,东张西望;有的顾此失彼,只看一个方向。结果只是每天起飞、搜索、返航,再起飞、再搜索、再返航,瞪大了眼睛,就是看不见美机的影子。”

空战变成了空忙。为什么地面指挥员提醒了,全大队前后左右也都看了,就是搜索不到敌机目标呢?王海慢慢才弄明白:飞机在空中是立体的、运动的,你动敌也动,加上各有各的角度,又有高度差,前面中队是2000米,后面就可能2500米,再后就是3000米高度了,看得都不一样。让大家更明白的是:自己基础差,知识浅,改装后在喷气式上只飞几十个小时,确实不如“老油条”那样会搜索目标。为了提高目视搜索的能力,王海带着队员们在地面观察空中的飞机,观察飞鸟,也跟踪辨别夜空中时明时暗的星星,以锻炼各自的眼力,逐渐研究出一套搜索敌机的要领。

11月9日,王海奉命率大队升空,南追100公里至镇南浦上空,他平生第一次向敌机——英国FMK-8型机(配置双发动机)开炮。眼见炮弹打光了,敌机却没往下掉,摇晃中拼命往“三八线”方向逃窜,王海一面退出战斗,一面指挥后面三架战机攻击,接连开炮,终于让这架敌机冒烟起火,拖着长长的黑烟尾巴栽落海里。

一大队首开九团第一个击落敌机的纪录!王海却颇不满意,深感此仗并没打好,主要是失于指挥,动作不灵活,顾此失彼。他在这天的飞行记录本上写道:“这次空战的教训,首先是攻击时不是有掩护、有攻击地进行射击,而是轮流射击,形成了‘车轮战的攻击方法。其次是不注意节约弹药,在攻击的四人中,三人都把炮弹打光了。第三是谁攻击完谁走,本来是可以继续佯攻互相掩护的,但我们没有这样做。”

这次胜战检讨总结,立刻显现了成果。11月18日,王海大队终于打了一场“5 : 0”酣畅、利索的漂亮仗!美军60多架F-84排成“罗圈阵”正向清川江桥轰炸,王海率6架战鹰从6000米高空俯冲到1500米低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攻击,大队充分发挥米格-15歼击机优越的垂直机动性能,发扬刺刀见红的精神,忽而急速爬高,忽而俯冲直下,几经上下冲击,美军机形大乱。几分钟抵近格杀中,王海击落两架敌机,僚机焦景文也击落两架,孙生禄击落一架,全大队无一伤亡。

这次胜仗后又少不了讲评。王海要求大家要在实战中学会编队作战,每战力争做到有攻击有掩护,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威力而不是单枪匹马蛮干。喷涂在他机身上的五角星渐渐多了起来,实心的代表击落,空心的代表击伤,这是对飞行员功绩的表彰。五角星直径为20厘米,颜色为鲜艳的红色,镶以黄边。五角星画在座舱下部的机身两侧,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架飞机的战果,也增进飞行员的荣誉,焕发再立新功的豪情。

王海和战友们驾驶战鹰带着一颗又一颗星星冲上天,也常常在残阳如血时满载星辉返航。不仅自己来回厮杀,还给初上战阵的新部队提供必要掩护和有力救援。有一次,他和僚机还奋力救下陷入美军重围的友军一个单机,此后,友军一听是王海,就拼命用外语喊“同志,真好!”

投身大機群作战,王海大队的仗也愈打愈好,愈打愈精,他的组织指挥渐趋成熟。全大队、全军上下的翅膀,都在风雨中摔打得刚硬而灵巧,连连给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以重创。胜败之间,美国远东空军不得不承认其所谓的“空中优势”受到很大削弱,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从朝鲜战场返回五角大楼后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胜利的背后也有巨大的牺牲,王海那双倏忽之间已能搜索目标的坚毅眼眸,也时常面对长空,为战友的牺牲涌起泪花。为了牺牲的战友们,王海更加刻苦学习训练。他还总结和提出了一些简明易记、生动活泼的口号,如“有掩护,有攻击,咬住敌机狠狠打”;“攻击时沉着,确实瞄准再开炮,别让炮弹打光了”;“双机编得牢,中队保持好,攻击和脱离,指挥最重要,转弯和返航,警戒第一条”。他说的这些,为刘亚楼提出那个克敌制胜的著名空战战术原则“一域多层四四制”提供了借鉴。后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也来到空三师驻地机场视察,记住了王海、刘玉堤、赵宝桐等一批优秀指挥员的名字。

空三师结束为期86天的第一轮空战后,空军党委发来贺电:“创造出目前各空军师战果的最高纪录,并锻炼出赵宝桐、刘玉堤、范万章、王海等功臣模范同志。”1952年2月1日,毛泽东在空三师的战果综合报告上批示:“向空军第三师致祝贺。”王海告诉笔者:“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对我说,跟毛主席打了一辈子仗,都没得过他的一个题字,你们空军真幸运,他给空四师题了,接着又给空三师题,多大的肯定和鼓舞啊!”第一次实战锻炼刚结束,年轻飞行员王海被任命为空三师九团副团长。

1952年五一劳动节,空三师再次开赴前线,参加第二轮作战。

这段时间美军实施“绞杀战”,清川江上空敌我飞机常有上百架穿插、交火。混战中,常有飞机凌空爆炸,或拖着黑烟消失,降落伞在空中飘荡。空战惨烈空前,空三师飞行员或牺牲、或跳伞,严峻时一天就有八机浴血长空,并且都是副大队长以上指挥员殊死作战。在惊天动地的厮杀中,王海的战鹰始终如一道银色的闪电,让敌胆寒。只要他升空,有他同行,战友们就信心百倍。

空军的团长、师长都要带头冲杀,要第一个冲天。担任副团长后的王海率一大队出战,站在全大队的最前面。“老子不怕死”的他,常常向敌机喊出了“你给老子去死!”他不怕死,但不能轻易死,出征前女孩西琳娜的信、空军首长的期待,说的都是不能被美军打下来!

当面对空战出现的低潮和一时的黯淡无光,空军上下高度重视,加强战术研究。王海在组织大队认真学习“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原则时,也研究敌军战术。当时总的感觉是敌人越打越滑,爱在云层里捉迷藏,有时冒出来看一看,伺机偷袭,你一打它又钻进云里看不见了。他们常常搞两架一组或四架一组,为的是不容易被雷达捕捉。而我们的飞机在天上待机时间过不了半小时,等到要着落放起落架时,速度小,油料也不多了,人家就突然窜出来咬你,能不吃亏?

对此,王海与战友们共勉:“美军飞行时间虽比我们长,但也刚开始见识世界上第一次喷气式飞机作战,能有多少经验?飞行时间短虽是我们的弱点,但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和敌人拼命,在这点上我们占了上风,我们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政治觉悟高!”

知己知彼,王海带领一大队在艰苦卓绝的空战中,和兄弟部队组成一堵让美机无从逾越的“米格墙”。

1952年11月,年仅26岁的王海升任九团团长。12月2日,他率一大队12架米格-15,毫无惧色地迎战美军最新式的F-86机群。敌众我寡,加之无线电受到干扰,开局甚是不利。王海沉着指挥部队协同配合,互相支援,灵活处置,很快就变被动为主动,孙生禄取得了一次空战击落美机两架的好成绩。次日,王海又受命率部协同友空军截击上百架敌大机群,在穷追猛打中,击落击伤F-86各3架。

这两天空战,王海大队共击落F-86飞机9架,击伤3架,自己也被击落2架、击伤3架,以小的代价夺取了大的胜利。但每个胜利都来之不易啊!在12月3日的激战中,王海僚机焦景文在座机中弹24发,座舱盖被打破、机翼负伤的严重情况下,仍奋不顾身地掩护长机,直至炮弹耗尽才摆脱敌人返航。但有的战友却永远也回不来了!素有“空中突击手”之称的中队长孙生禄,率领僚机马连玉先后与10架美机格斗,几次奋不顾身地拦截尾追之敌,使我米格机群化险为夷。他在座机被击中后,毅然驾着熊熊燃烧的战鹰向敌机群猛撞过去,血洒长空。

时隔多年讲到孙生禄的牺牲,王海还忍不住落泪。12月2日空战中,孙生禄的座机被敌人打了十几个洞,机翼都快变形了,但他仍舍不得扔下这架快到极限的战鹰,以精湛的技术勇敢地驾驶回来,迫降于兄弟部队的大虎山机场。翌日中午坐了两个小时的吉普车回到浪头机场来,又勇往直前,主动提出参加下午的空战。

王海忘不了当时劝他的话:你太辛苦了,下午就给我好好休息吧。更忘不了孙生禄的回答:我又没病,飞行员这么少,多我一个就多一份力量,党培养我们这些人当飞行员不容易,是用金子把我们堆起来的,我们也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不惜一切要为中华民族、为中国空军争一口气!

孙生禄牺牲时年仅24岁,已取得击落击伤敌人7架飞机的辉煌战绩。王海常常想,他如果活着,会是中华民族、中国空军一颗多么耀眼的星啊!

孙生禄的追悼大会让全军垂泪,烈士父亲孙国臣写来的信,数十年后仍让王海读之哽咽,信上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他牺牲了,自然是很悲痛的……我坚决要给儿子报仇……一定要在后方积极生产,支援你们。希望你们把我的痛恨变成你们的力量,来狠狠地打击美国空中强盗,替我那牺牲的儿子报仇!”

血与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空三师“击落击伤敌机百架祝捷庆功大会”。那是1953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发来嘉勉电。庆功会上高高飘扬的横幅上写着:“巩固胜利永远前进!百架是千架的开始,决不骄傲!”庆功会后十几天内,空三师又击落击伤敌机十余架,王海及其大队战友的银鹰上,又画上了新的五角星。

当年轻的中国空军如闪电,如日,如星,出现在朝鲜上空时,不独麦克阿瑟、李奇微,就是美国远东空军那些头头脑脑,都无比狂妄地认为不堪一击。却未料,其后“联合国军”的主帅、美国远东空军的司令不管换了谁,面对从鸭绿江畔到清川江一线形成的“米格走廊”“米格墙”,一直都望而生畏,有限格斗中不敢挥师妄入,使得该空域在世界空战史上享有不可忽视的知名度。

当美军远东空军悲哀失去“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戴维斯等王牌飞行员时,志愿军空军却越打越强,王海和赵宝桐、张积慧、刘玉堤、孙生禄、鲁珉等人,被打造成了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即五星英雄),他们如群星辉映,让中国空军的名字亮起来了!

王海的功绩,还在于打造出了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王海大队”,那是中国空军的王牌。抗美援朝期间,王海大队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全大队人人都立下战功,架架飞机都描上了红星,荣立集体一等功。全空军评出一级战斗英雄6名,二级战斗英雄12名,特等功臣16人,一等功臣68人。仅王海大队就出了2个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和孙生禄烈士,王海还荣立一等功、一個特等功)、2个二级战斗英雄(其中,王海的僚机焦景文还被誉为“英雄僚机”),飞行员马保堂、刘德林(烈士)荣立一等功。

1953年4月,王海在任九团团长5个月后,被任命为空三师副师长。人们都说他是坐了“直升飞机”,从副团长到团长、副师长,一年提三级,当之无愧地成为志愿军空军的头号王牌,最耀眼的一颗星。

抗美援朝期间,《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英雄的志愿军空军大队长王海》等宣传空军战斗英雄的文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全国大小报刊印满了王海和赵宝桐、刘玉堤等倚靠战鹰、仰望蓝天、英姿勃勃的图片。王海大队的合影,以及王海站在他的功勋战机前的照片,是中国空军的缩影和骄傲。

最最可爱的人凯旋,受到祖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成了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无数少女的梦中王子。梅兰芳、马连良、常香玉等著名演员争着和王海等空军英雄合影。毛主席都叮嘱两个女儿多跟空军英雄交流和学习,他在给志愿军举办的庆功宴会上还高兴地举杯向空军飞行员敬酒。

1955年3月下旬,空军首届英雄模范功臣大会在北京举行。王海又情不自禁地仰望苍穹,此时,广袤的天空里已不见火光,静谧中他看见了牺牲的战友如同星辰在天空中闪耀。

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之际,刘亚楼在苏联军报《红星报》发表《年轻的中国空军在成长》一文,着重提到了王海、刘玉堤等中国空军战斗英雄。他经常勉励王海保持光荣,保持荣誉,也要让王海大队成为空军的一面旗帜,“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留一点儿痕迹”。

王海记住了首长的叮嘱,深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也明白自己这颗“星”,除了自身的努力,离不开无数首长、战友、牺牲者的血汗浇铸。这其中就有自己的铁杆僚机焦景文啊!焦景文是空战好手,但职责清楚,就是甘当“配角”,保证长机安全,保证长机集中精力指挥打仗。

拿1951年12月15日那一仗来说,王海率一大队四机掩护兄弟部队某团时,被16架敌机围住。明显劣势中,焦景文为了长机的安全,左遮右拦,使得王海毫无后顾之忧,在灵活处置中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亲手击落击伤两架敌机,指挥全大队取得6 : 1的战果。焦景文却在替长机挡炮弹中被敌击中跳伞,第二天被志愿军陆军从鸭绿江安全送回安东机场。握着铁杆僚机的手,王海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此时,任何语言也表达不了“长僚机亲兄弟”这份战友情啊!在朝鲜空战中,有多少僚机在舍生忘死掩护长机时,还不失时机地歼灭敌机,直至自己壮烈牺牲啊!每当有人称赞王海大队时,王海总少不了冷静地回答:“并不是我有什么高超本领,重要的是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还因为我有个出色的英雄僚机焦景文!”

当我在追寻王海英雄业绩时,王海也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说为了飞行员升空后的安全,除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并肩战斗的战友保护,还有包括工程机务人员在内的地勤的付出。那些年,正是因为喊响了“为飞机服务,为飞行服务”“胜利表现在空中,胜利保证在地面”的口号,使得作战飞机的保障良好率达到90%以上。王海始终没忘,多少次出征,精心维护战鹰的机械师总要祝他们再打胜仗、平安回来;多少次九死一生降落,机务人员已在跑道上迎接了;多少个寒冬和酷暑,飞行员休息了,机务人员却还在对飞机检查维修。

是啊,英雄的王海大队虽然战绩辉煌,但八个飞行员牺牲了一半,他们是孙生禄、刘德林、鄢俊武、田畲。胜利和成绩是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曾经参观过军博里展览的王海驾驶的那架座机,不独王海,也沾染过其他飞行员的英雄气息。

在世界第一次喷气式飞机空战中,年轻的王海率领成军不久的“王海大队”,与世界最古老也是最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打出了世界最年轻空军的凛凛威风。王海一战成名,威名传遍中朝、远播大洋彼岸。

我听过一个故事。1984年7月,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的王海跟随国防部长张爱萍所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美国空军参谋长加布里埃尔上将得知他是当年朝鲜空战中的老对手,提出要单独会见。在互相了解双方参加朝鲜空战的时间和所在部队后,加布里埃尔突然告诉王海:我当年是远东空军第51大队的中队长,在朝鲜战场上就是被你们击落跳伞的。王海幽默地说:真是不打不相识,如果你们再敢侵略,我们还是要把你们打下来!顿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故事经王海坐实后,我忍不住问:“您有过‘走麦城的经历吗?”

“有过,还被击落过。”老将军平静如水。

那天是1953年3月27日,因为指挥失误,王海的座机被打坏,只好忍痛跳伞。2000年,王海从北京给我寄赠新出版的回忆录《我的战斗生涯》,其中写道:“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率领本大队创造过15 : 0的战绩。在我本人的战绩簿上,也曾有过击落击伤敌机9架而未曾被敌机击中的记录,遗憾的是这一记录没有保持到战争结束……”

世上难有常胜将军,如此坦率承认曾吃败仗,进而总结教训,只会让人更敬慕一个比海洋和天空还宽阔的磊落胸怀。

1975年10月,为纪念抗美援朝25周年,王海跟随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踏上朝鲜的土地,无限感慨涌心头。他仰望天空的繁星,深切缅怀永远长眠于此的战友们。

2020年八一刚过,94岁的王海也在他们之后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每当我仰望天空时都能望见,那是一颗最亮的星星。

猜你喜欢
僚机王海空战
好斗者王海
忠诚僚机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未来空战怎么打
都是嘴巴惹的“祸”
我猜你是开玩笑的
僚机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给王海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