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棠:光明胡同里的“蝈笼斋”

2021-08-23 18:25方继孝
北京纪事 2021年8期
关键词:刘绍棠红帽子儒林

专栏心墨

方继孝,北京鲁迅博物馆荣誉馆员。著有《陈梦家往事》《陈独秀遗稿的下落》《徐志摩和中国的康桥》等;随笔集《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旧墨二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等;辑校《陈独秀先生遗稿》;学术论文集《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合著)。《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陈独秀先生遗稿》获2007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提名。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他的一生有多半时间居住在位于北京西城区东南部光明胡同45号,而最后的时光是在和平门的“红帽子楼” 里度过的。

最近这些年,在拍卖市场和旧书店有时出现刘绍棠的书信和手稿,笔者曾购买了他的多封书信和三份手稿。书信的地址主要有三个,时间跨度最长的是北京府右街光明胡同45号,时间自1957年9月至1989年10月。另有一封信是1979年9月18日,写给全国文代会起草小组康濯的,信封的地址是:北京通县郎府公社儒林村。这是他的出生地。1936年2月29日,刘绍棠生于这个靠近大运河的村子。1992年7月12日,他写给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第一编辑部杜强的信,地址为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这是他1991年11月,从光明胡同45 号搬到和平门新居“红帽子楼”的住址。

光明胡同,北起西安门大街,南至东红门胡同。清代称光明殿胡同,简称光明殿,因大光明殿在此而得名。1965年改称做光明胡同。《京师坊巷地稿》卷上引明世宗实录:大光明殿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内奉玉皇,今已不存。

其址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在地。 据刘绍棠回忆:光明胡同45号小院,是他1957 年,20岁时凭稿费买下的。只花了2000元,加上私下增价500元,也只花了2500元。

刘绍棠的第一篇习作《邰宝林变了》,1949年10月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在1950年里,他写作兴趣高涨,连续写出了20多篇小说,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这一年,刘绍棠年仅14岁。1950年春,诗人晏明在评论文章中称其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他的家乡儒林村邻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1952年1月1日,16 岁的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小说《红花》,引起了全国青年读者的注意。1952年 9月5日,刘绍棠又在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这篇小说见报后,立刻得到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的高度评价。他亲自将这篇作品作为难得的范文、好教材,选入1953年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第三册。当时,刘绍棠正在读高一,而他写的小说,竟然被选入高二年级的课本。 据说,刘绍棠高二时,当老师讲到这一课时,不好意思讲了,只好请坐在下面听课的刘绍棠上来讲。1953年10月,发表短篇小说《布谷鸟歌唱的季节》。同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小说集出版后,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就将它翻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发行。1954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同年,刘绍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这年暑假,他写出了6万多字的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1955年10月,《运河的桨声》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56年,出版中篇小说《夏天》。同年被批准为专业创作人员。195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私访记》和《中秋节》,并发表文艺论文。正是在这一年,刘绍棠购置了光明胡同 45 号这所小院。

这所房子,住房5间,厨房1间,厕所1间,堆房1间,并有5棵枣树和5棵槐树。自刘绍棠一家搬进这所房子,到他中风后住进和平门红帽子楼,断断续续的在这个小院住了30多年。院子小了点儿,房间的数量不算少。可是刘绍棠家里人多,父母、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都不能少,都从通县儒林村搬进城里来了。到了1979年后,刘绍棠妻子儿女一家五口,都住进这个小院,显得格外拥挤。就是这样的条件,刘绍棠在仅有几平方米的“蝈笼斋”写作、生活了13年,直到1992年搬进作协分给他的楼房。

如果说 1950 年至 1957 年是他第一次创作高峰,那么“蝈笼斋”里的13年,则是他 第二次创作高峰。这期间,他出版了:《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柳敬亭说书》《这个年月》《十步芳草》《野婚》等11部长篇小说及《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小荷才露尖尖角》《烟村四五家》多部中篇小说和短篇 小说集《蛾眉》;还出版了散文短篇集《乡土与创作》《我与乡土创作》。在他即将搬进“红帽子楼”的时候,随笔集《蝈笼絮语》出版。

从1936年2月29日出生算起,到1957年搬到城里,刘绍棠在儒林村生活了20个年头。1957年,刚刚搬到城里不久,因发表《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等文章和两篇写实小说,受到全国范围的批判。他的专业创作生涯停止了。先是到北京郊区的铁路工地和水利工地参加劳动。之后回到家乡儒林村务农。他正式回城到北京市作协工作是1979年。但是早在1978年,他已经搬回到光明胡同45号了。

据 1978 年9月20日,写给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室王肇岐的信,此时,刘绍棠已经开始修改《春草》卷一。《地火》卷三,也已经修订完成了。在致王肇岐的信中,他谈到了同辈人中老大哥林斤澜出面邀集刘绍棠和张志民、邵燕祥、 王蒙、刘真、邓友梅、从维熙、刘厚明,到他家聚会。畅谈阔别21年的友情的事情。

实际上,他从1936年至1979年,几乎没有脱离儒林村。他一生的创作,都是写的儒林村一带的人和事。始终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学创作。 我藏有他的长篇小说《豆棚瓜架雨如丝》手稿,300多页,是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初稿有一半是在儒林村写的。作品主要写了老虎跳这位京东运河滩老农的一生。老虎跳,既是传奇式英雄,又是现实里普通人物,其形象有着多重历史内涵。他历尽人世沧桑,却始终不改初心。作品曲折的情节,明丽的画面,纯真的感情,优美的语言,经过作家心灵的酿制,升发出荡人心神的力量。这是对古老运河的深情眷恋,是对多灾多难运河的不平回憶,也是对苦难中不失赤子真情的运河儿女的慨叹和褒扬。

刘绍棠《走出自己的路》手稿首页

在刘绍棠的小说和散文中,曾不止一次向读者介绍他的家世和儒林村的地理和历史,足见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热爱。关于他的家世,在其《蝈笼絮语》的开篇《寻根》中,他是这样说的:老人长辈们咬定我家是大汉皇叔刘备的后裔,虽然未免 攀龙附凤之嫌,却也并非毫无道理。刘备原籍涿州楼桑村,涿州距离我们通州只有七八十公里,刘室宗亲难免人口流动,也许其中一支挪了个窝儿,来到通州安家落户。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坟墓埋在满城县,掘墓开棺发现了无价之宝的金缕玉衣,成为我国出土文物的一大奇迹。满城距离涿州也有几十公里,可见刘备这一支也是搬过家的……

刘绍棠家是曾祖父带领曾祖母,还有他们的长子和抱养的女儿,从北运河西岸的靛庄搬到儒林村的。他的祖父,1888年出生于儒林村。在刘绍棠的《我的创作生涯》中,在叙述家世的时候,他着墨最多的是他的外祖父和母亲,对他的父亲的记述是:念过五年私塾,13 岁到北京的布店学徒……完全是个文雅的商人,失去了农家子弟的气质。

刘绍棠是他父亲的长子,出生在儒林村老宅东厢房北屋的小土炕上。14年后,这个土炕上出生的孩子,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分量的作家之一。

刘绍棠的最后的时光,是在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度过的。这是他1991年11月,从光明胡同45号搬到和平门新居“红帽子楼”的住址。红帽子楼是座 10 层高楼,位于和平门十字路口西北角,东面紧邻文联办公大楼,临街而立。这是1988年前后,北京市文联经市委批准,为解决众多专业作家及部分文联干部的居住问题,于1990年建成的。因楼的外墙是米黄色瓷砖贴面,宽大的楼檐饰以红色,仰看红檐罩顶、典雅壮丽。因此,刘绍棠戏称它为“红顶子楼”。后来,北京燕山出版社要为他出一部随笔集,集子收进的作品是在此楼写成的,于是他把这本随笔集定名为《红帽子楼随笔》。随着这本书的流传,“红帽子楼”就这样叫开了。 与刘绍棠同时迁入的作家有上世纪30年代左联作家端木蕻良、骆宾基等前辈,有解放区走来的作家阮章竞、钱小惠、古立高、李克等,还有当代作家浩然、刘恒、张洁、赵大年等,可谓名家济济一楼,有人就把它叫“作家楼”了。

刘绍棠搬入“红帽子楼”时,因中风已经是半身不遂了。他是1988年8月,为了赶写创作生涯40周年时出版计划中的长篇小说《水边人的哀乐故事》病倒的。此前,中风预兆已经出现,但没有引起他的高度重视,不仅不注意休息,甚至烟和酒也没有减量。于是,糖尿病诱发了脑血栓。经过治疗,命是暂时保住了,但是左手、左腿、左脚,从此不听使唤了。3个月后,出院回到光明胡同45号小院。1989年春,稍有好转,顶着疾病的折磨,开始整理《水边人的哀乐故事》散稿。终于在入夏前完稿。刘绍棠是从1949年开始写作,1989年是他创作40周年,这部为纪念他创作40周年的《水边人的哀乐故事》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在之后的几年里,他拖着残躯病体,又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孤村》和《村妇》以及许多散文、随笔等作品,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业绩。1996年12月19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于1997年1月起正式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二个月后,1997年3月12日凌晨,刘绍棠在过完了61岁生日后的第11天,病逝于宣武医院。

編辑 郎永

猜你喜欢
刘绍棠红帽子儒林
管窥《儒林列传》中司马迁的儒学观
红帽子和大尾巴
红帽子找主人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不畏先生畏后生
刘绍棠小小年纪凭一篇《青枝绿叶》红遍全国
从《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看汉前儒学发展
脱稿者王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