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增长和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2021-08-23 02:51康钰
中国商论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口结构医疗保障人口老龄化

摘 要:实证分析表明,当前老龄化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基本不显著,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给居民消费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口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青少年成为影响消费结构变化最重要的群体。不同年龄段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均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城乡老年人的主要消费需求趋同,医疗保健和居住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两大消费需求。本文建议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医疗行业;增加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而建设的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房屋;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老龄化消费市场;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消费;结构升级;人口结构;医疗保障

本文索引:康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5):-005.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8(a)--05

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增长影响的面板分析

1.1 文献综述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当前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老年消费群体这个庞大的组织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日益增加,人口的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被学术界逐渐重视起来。李文星等(2008)利用1989—2004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发现儿童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负向的,但影响比较微弱,与此同时,老年抚养系數的变动对于居民消费也并无太大作用。因此,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李响等(2010)对1993—2007年中国农村消费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较为突出的影响,少儿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老人抚养比则相反。张乐等(2011)利用1989—2008年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少儿抚养比与消费率呈同方向变动,老年抚养比则是背向变化;少儿抚养比降低对西部地区消费的影响高于中东部地区,老龄化对东部地区消费的抑制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相对简约的消费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主要考虑收入、价格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不考虑其他更多的影响因素。模型重点落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老年抚养比以及少儿抚养比指标,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建立如下数据分析模型:

yit=c+β1×xit+β2×cpiit+β3×r1it+β4×r2it+uit

其中, i表示地域, t表示年份, y变量表示消费水平, x变量表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cpi变量表示居民消费价格, r1、 r2变量分别表示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 u为随机误差项。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1省(市、自治区)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指标选择为各省市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少年儿童抚养比”以及“老年人口抚养比”,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各省市统计年鉴,对各个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对于面板模型的形式选择,我们分别建立了混合效应模型、变截距以及变系数三个模型,变截距、变系数模型采用的都是固定效应影响 ,主要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1.3 主要结论与结果分析

通过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我们考虑选择变系数模型,由于CPI的系数在模型检验中基本不显著,因此剔除CPI变量之后,我们对仅包含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静态面板模型再次进行拟合,检验结果仍然是选择变系数模型。建立变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可支配收入对消费增长会产生正面影响,并且非常显著;老年抚养比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基本不显著,但是其系数为负数,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可能会给居民消费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2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2.1 文献综述

目前中国学界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结构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定性分析方面,马晓君 (2004)首次提出人口结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他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都有潜在的影响。晁思达(2012)从医疗保健、食品、服装业三个方面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定量分析方面,宫颖华等(2015)采用2000年以后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得出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有正向的关系的结论。姬俊双,赵立娇 (2013)选取1996—2012年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出食品是与人口老龄化关联度最大的消费,其次是其他商品与服务,最后是文教娱乐。本文选取2005—2012年,2013—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八大类消费占比的季度数据,并对人口年龄结构数据改变频度的方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解决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不确定且数据量有限的问题,分析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判断随着老龄化的加快,消费结构是否存在明显变化。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依据不同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它作为灰色系统理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其思路是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把系统因素的离散行为观测值转化为分段连续的折线,进而根据折线的几何特性构造测度关联程度的模型。若折线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其数学模型和基本步骤如下:

(1)设定系统行为序列,并且m个行为序列,直到。

(2)对原行为序列无量纲化:由于这m个行为序列的单位不同,首先要对各个数列无量纲化,一般情况用各数列中的数值分别除以数列的均值,进行均值化处理,得到数列:

(3)求差数列:求数列的差的绝对值,记作Δi(k)=|Ym(k)-yi(k)|, i=1, 2, 3 ..., m-1, k=1, 2, 3 ..., n。

(4)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将步骤(3)中求出的矩阵中的最大差记作 M,将最小差记作 m。

(5 )计算关联系数:将数列Xi和Xm联系数记作, i=1,2,3 ..., m-1, k=1, 2, 3 ..., n, ρ为分辨系数,一般情况下0<ρ<1。

(6)计算关联度,。

消费结构的划分一般会根据不同种类的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来表示,但对于消费种类的划分到目前为止并未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学者会采取不同的划分标准。国家统计局将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划分为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这八大类,这是本文所要采取的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划分标准。参考数列则是这八大类中的任何一个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所构成的时间序列为系统特征的行为序列,用 X0 表示。人口年龄采用的是统计年鉴中的分类标准,0~14岁为未成年人,15~64岁为中年人,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其相对于总人口的比重形成的时间序列会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作为相关因素行为序列,即比较数列,分别用 X1 、X2、X3表示。

2.3 主要结论与结果分析

以上述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为依据,计算出人口年龄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会得出关联矩阵,具体如表3~表6所示。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口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青少年成为影响消费结构变化最重要的群体。2005—2012年,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居民与消费结构的平均关联程度分别为0.48、0.54和0.54;2013—2019年,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居民与消费结构的平均关联程度分别上升至为0.64、0.6和0.59。总体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生育率的下降,青少年成为小型家庭的消费重心,0~14岁青少年对整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力最大,较2012年之前有显著的提升,而老年群体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力较2012年之前也有所上升,但上升最为缓慢。

第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不同年龄段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均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2012年之前0~14岁城镇居民排前三位的消费需求分别是医疗保健、居住、食品;2013年之后则变成了其他商品和服务、居住、食品。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医疗保健消费需求已经退出前三,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商品和服务(其他商品是指无法归入衣、食、住、行等消费支出的项目,如金银首饰、手表、化妆品等,个人服务如美容、住宿、理发和洗澡),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所覆盖的范围持续拓宽与深入,儿童也被纳入医保的范围之内,多地推出的“一老一小”保险,保费低、保障力度大。与此同时,家长也注重少年儿童自身的服务需求,如儿童护肤品、儿童保健等商品和服务的购买。2012年之前15~64岁居民排前三位的消费需求分别是食品、交通和通信、其他商品和服务;2013年之后则变成了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家庭用品、家居实物、家庭用具及家庭电器等)、居住、食品。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居住成为排名前三的消费需求,食品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个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下降,家庭整体的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上升。这种变化主要源于居民对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改善的诉求提升,居住需求同时拉动了家庭内部装修等家庭相关用品、用具需求的增加。2012年之前65岁以上居民排前三位的消费需求分别是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交通和通信;2013年之后则变成了医疗保健、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医疗保健和居住成为老年人最为重要的两大需求,这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家庭用品、家居实物、家庭用具及家庭电器等)有较大的关系,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主要消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居住成为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消费需求,也成为居民家庭的主要消费支出。

第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城乡老年人的主要消费需求趋同,医疗保健和居住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两大消费需求。2012年之前,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排前三位的消费需求分别是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中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与城镇老年人有明显的不同。而2013年之后,医疗保健、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这三类消费位于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消费的前三。医疗保健和居住成为城乡老年人共同的最主要的消费需求。

此外,对于农村青少年和中年群体来说,居住成为最重要的消费支出。这些群体进城务工后,在县城购房的需求更为强烈,对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来讲,其购房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要高于城镇居民。而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和居住是其主要的消费支出,除此之外,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消费也在持续增加。

3 政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发展医疗行业

老年人会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步患上各种老年慢性病,而当今社会的很多老年人都是与儿女分开居住,就医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比如,在新冠影响下的医院必须扫码才能进入,而很多老年人都不会操作,进入医院都难,更别说求医问诊。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应该逐步完善老年人医疗制度,畅通老年人的就医渠道。政府应该提倡各大高校设立有关服务老年人的专业,大力培养养老护理方面的人才,让老年人能够享有保质、保量的医疗服务。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办医,促进医疗行业的繁荣兴盛。

3.2 增加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而建设的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房屋

政府必须注重老年人在房地產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满足老年人的房屋需求来带动老年人的消费。目前我国大部分老年人所居住的房子为其年轻时所购买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不仅各方面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且缺乏专门针对老年人所建立的社区服务机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个人需求的变化,老房子终将被淘汰。因此,今后的房地产开发应当考虑老年人生活的特殊性。一方面,对于老年人所居住的小区楼层不宜过高,考虑到老年人的出行与生命安全,若必要为高层住房,则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如安装便捷易操作的电梯、配备轮椅专道、增加楼梯的防滑性等;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时刻关注独居的老年人群体。

3.3 發展符合中国实际的老龄化消费市场

要大力发展“银发”市场,把目光牢牢聚焦于老年人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满足老年人在各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力生产老年人急需必需的产品,例如针对老年人步行需要生产的鞋子、符合老年人慢节奏生活的旅游业、设立老年大学等。通过这些措施,使老年人在拥有满意适宜消费品的同时,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让老年人能够拥有一个时尚舒适的晚年

生活。

3.4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青少年群体是家庭中最主要的消费群体,适当增加满足青少年群体的主要消费需求的产品,尤其是个性化的针对少年儿童的食品、商品和服务,将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的增长。

参考文献

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7):118-129.

李响,王凯,吕美晔.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海学刊,2010(2):93-98.

张乐,雷良海.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关系的区域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1):16-21.

毛中根,孙武福,洪涛.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2013(3):82-91.

魏蔡勇.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17(2):24-25.

邱俊杰,李承政.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125-130.

朱擎擎.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D]. 济南:山东大学,2015(6).

王欢,黄健元.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5(2):11-20.

陈晓毅.基于年龄结构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D].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5(5).

马晓君.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初探[J].辽宁经济,2004(6):42-43.

晁思达.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J]. 中国证券期货,2012(5):199.

宫颖华.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分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0-84.

姬俊双,赵立姣.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J].商业时代,2013(35):26-27.

任泽平,熊柴,周哲.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与趋势[N].中国老年报,2020-9-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Chinas Consumption Growth and Structural Upgrade

Shanghai University   Kang Yu

Abstract: According to empirical analysis, aging doesn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sumption growth currently, but deepening population aging will bring about side effects to it. At the same time, the acceler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will br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closer together with teenager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 in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in different age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main consumption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converging with healthcare and residence as their two major demands. In this artic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elderly should be improved and medical industry should be developed, including building more houses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to live in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an aging consumer market in line with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Besid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mpact of the upgrading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young people on Chinas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

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 consumption; structure upgrad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medical security

猜你喜欢
人口结构医疗保障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一图读懂《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