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与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实践研究

2021-08-23 00:14张嘉嘉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小班

张嘉嘉

摘要:区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区域活动是幼儿一天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目前,区域活动越来越为幼教工作者所关注,但因小班孩子年龄小,自主性和规则意识都比较差,活动效果远没有中大班好,对小班区域活动的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通过区域活动探索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是建立起良好的班级常规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班;区域活动;班级常规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时期幼儿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幼师在区域活动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活动的观察、指导评价等方面普遍缺乏实践技能,导致许多幼师区域活动形式化、低效化,影响了幼师的自主发展和幼师素质的提高。可以看出,指导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是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1]。

一、幼儿区域活动实践的原则

(一)活动自主性

《指南》强调幼儿园区域活动应满足自主性要求,一切以幼儿主动、自愿来开展活动,切实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区域活动的自主性需要幼师创设多个符合幼儿个性特征的活动区域,结合幼儿的童趣思想,以“童心”为视域将活动区域确定为“动区”和“静区”两类,能切实满足幼儿玩活动的意愿,使幼儿在平等、轻松、自主的活动活动和氛围中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切实实现“以幼儿为主”[2]。

(二)活动愉悦性

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理念是“寓教于乐”,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较弱,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是“情感”,而幼儿情感的来源是“愉悦体验”。因此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中幼师需要创设满足幼儿情感动机的活动活动,充分使幼儿在活动中收获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在愉悦体验中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助力幼儿良好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育。

(三)活动目的性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并不是盲目设置的,其有一定的目的性,旨在借助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的思想三观,以活动发展幼儿的创新创造能力,以活动培育幼儿的健康心理。就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到的“教育过程即目的”一样,幼儿园区域活动也需满足目的性,充分考虑区域活动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儿童文化与思想情感。

二、完善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对策

(一)创设趣味区域活动情境

区域活动是在具体的场景中引导幼儿参与、体验、实践,活动场景的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心理,为此幼师们可结合区域游戏创设一个逼真、生动且趣味、新颖的活动情境。区域活动情境要满足两个特点:一是要贴合游戏活动的主题,结合区域活动极强的故事性、情节性展开;二是区域活动要切实根据幼儿的需要展开,遵循“以幼儿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二)有效进行物质材料的投放

教师在投放教材时需要改变盲目性,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和身心特征,并确保教材与内部需求,个性特征和需求完全兼容。幼儿的兴趣爱好,使材料更加集中,同时,材料和幼儿内在需求一致后,幼儿可以長期保持与材料互动的动机。更具体地说,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需求并按需提供服务。当幼儿与区域性活动材料互动时,他们会激发出不同的兴趣。教师应深化研究,掌握幼儿的当前发展水平和经验,分析幼儿的实际需求,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有效投放。幼儿的学习活动充满情感,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可以使幼儿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幼儿将材料归于原位,整理好材料,树立规则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班级常规。

(三)优化区域游戏活动规则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活动规则,活动规则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同时引导幼儿们在游戏中依照规则玩耍,助力活动的规则性、秩序性。如“好忙的动物医院”中,幼儿们自我制定设计了动物标牌后,还需要幼儿一同商讨动物医院的规则,如“动物医院不许大声喧哗、不许恃强凌弱、不许抽烟”等等,幼儿们可将思考过后的规则以积木的形式摆放,也可在纸上绘画出来,一切遵循幼儿的自我感知,确保幼儿游戏过程中身心愉悦。

活动规则可以用环境来暗示,如“医院”建筑旁写着“有序排队”,同时摆放几个排队的动物,幼儿们即可自然而然知道该怎么做;活动规则也可根据符号、标识牌来进行,区域游戏活动的标示可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设计时遵循幼儿天性。如有幼儿提出:“要有箭头和标牌,这样才能知道医院的每个地方在哪里。”也有幼儿制作标牌时表明:“标牌要大,要我能看得见。同时动物医院的标牌肯定是动物看得懂的。”幼儿们自己决定活动规则,同时自我约束、认真遵守,在有违规情况时,幼师则可从旁协助、语音或动作来提示,其他时间则确保幼儿的自主性、愉悦性。

(四)邀请家长参加校园区域活动

主动争取家长支持,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参与主题教学,促进班级常规教育策略的实施。首先,参与主题性区域环境创设。根据主题内容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提前告知家长协助孩子查找资料、收集材料,丰富区域材料的投放,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其次,参与区域助教活动。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参与主题性区域活动,拓宽幼儿视野。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邀请家长到生活区,教孩子包粽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利用家长专长。这样,不仅结合了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区域活动,根据每个节日的习俗,给幼儿创设可以参与操作的区域活动,而且使父母能够参加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使父母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从而使父母能够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状况,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在幼儿园中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坚持,为了将优良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和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全面支持与合作。通过幼儿在主题区域中的与父母一起进行自主游戏活动,在快乐中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将以前的被动遵守转变为现在的自觉遵守。

结论

总之,老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注意到每个幼儿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幼儿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提供良好环境以及正确的引导,长期以往的坚持一定会出成效,从而更好地建立班级常规。

参考文献

[1]孙花,浅议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规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

[2]杨海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初步探索[J].发现(教育版),2019(12).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爸爸的名字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小班幼儿体育游戏——《小兔跳跳跳》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