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媒对华报道特点刍议

2021-08-23 03:22黄诗妍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

摘要:中国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敌对,攻击中国的政策,危及中国的国际形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外媒报道中国的特点,并找出创新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媒体作用;外媒偏见;社交媒体

1. 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强国,一举一动都收到外媒的关注甚至是放大,不管是在民族聚集区还是特别行政区,不管是中国的老龄化加剧,还是疫苗的分配,都是外媒炒作的对象,有些即时报道歪曲事实,枉顾职业道德。媒体在塑造公众观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引导民众往正确的方向理解,也能将大家引入深渊。外媒对华的偏见报道,除了是不实外,还存在恶意解读等现象。而在传统传播媒介,如电视报纸,衰落的时代,社交媒体在中国形象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有利有弊。如何才能克服媒体和社交软件的弊端,讲真正的中国故事,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外媒对华的报道特点

2.1 代表性存在偏见

对于中国的科技,军事有意夸大。当华为在美国遭到封杀时,许多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外国人其实是知道是美国政府的自私行为,而媒体也没有过多恶意抹黑华为和它的科技。对于中国的军事发展,媒体倾向于将中国的军事力量描述得很宏大,威胁性很强。而众所周知,美国一直以来的军费支出是其他国家的很多倍,常年居世界第一,而中国只是进行正常的国防建设,就遭到失真曝光,恶意施加压力。除了炮制中国崩溃论(粮食和能源危机)外,还有中国威胁论,企图使中国和平友好、光明磊落的形象蒙上一层另有企图的面纱。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方面,报道数量相比之下少很多。中国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重要性如此巨大,贡献如此深远,却提及较少。美国在疫情爆发之后才慢慢开始有无现金支付,而中国早好几年前就普及了,这些真正反映中国生活水平的报道,相比之下,少之又少。

2.2. 真实性不可靠

炮制新疆的人权问题,无中生有,如新疆产的商品中有求救纸条,新疆棉花使用强制劳动力的不实报道。将香港的暴乱描述为“追求民主”,中央政府为香港地区的长治久安,实施《国安法》,反遭到恶意解读。《苹果报》因传播煽动、分裂思想受到依法制裁,外媒却说,香港的媒体自由受到越来越多限制。中国的高铁普及率高,速度快,外媒却又说成,人情味丧失,艺术性全无。

3. 问题成因

3.1 意识形态对立。尽管近年来,西方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绝大多数西方人还是采取不理解和敌对的心理。对于中国的政策,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等,颇有微词,不顾中国分享发展红利,善意投资他国发展的初心,恶意解读为中国的扩张。在炒作中国政府限制言论自由,媒体自由时,本国社交媒体实则恶意封杀中国人和展现中国真实面貌的帐号,假消息大行其道。中国的外交政策近年来被解读为“战狼外交”,但其实是因为中国的外交官和发言人面对的是咄咄逼人、罔顾事实、造谣抹黑之流,污名化中国的政策,挑拨意识形态偏见。这种敌对的内在的原因,其实是他们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心和畏惧,由于西方国家自身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制度弊端显现,导致发展缓慢,贫富差距扩大,加上新冠疫情暴露了西方国家的弱点,于是着急将自身的焦点转移到他人身上。

3.2 西方媒体本质是逐利的,且大多由西方政府和资本所操控的。他们习惯唱衰中国、夸大中国的成就,以求更多浏览量和曝光度,枉顾中国人民生活本质性提升,过着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生活。除了西方政客不时在言语上攻击中国外,媒体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将中国形象塑造得傲慢而不怀好意。

3.3 社交媒体的普及

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网络红人在Bilibili和Youtube等平台上,以视频等形式,传递真相,表达对中国的支持,试图去除猜忌。然而,任何一丝丝不和谐的声音,也能将中国为去除误解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功虧一篑。社交媒体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回音室,那些处于反华言论的人当中会不断收到轰炸,这也是大数据的双刃剑之处。所以,要克服这个困难,也是十分艰巨的,对于那些处于只有偏见媒体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来说尤为如此。有些人无法知道真相,有些人知道了也假装不知道,而有些人企图掩盖真相,甚至是否定真相。

4. 对改变当前情况的建议

4.1 提高利用媒体的能力

媒体一开始并非服务于政治经济目的,而是传达真相,现如今,媒体的作用已经变了味,疯狂追求点击量,是资本最大化、实现政治诉求等的工具。而媒体又能极大地影响公众的观点,转移公众的注意力,甚至在塑造一国形象中起决定作用。鉴于媒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中国应继续加强话语权,即使中国的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相比于西方主流媒体来说,普及性和阅读量远远不足,利用好媒体。这方的确取得了成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大规模炮制关于中国的谎言时,中国也毫不客气的进行反驳,在国内外媒体上,传播真实的一面,撕毁谎言,如官媒CGTN在Youtube传播抗疫、新疆纪录片,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和华春莹在Twitter上坚定地表态。面对不断演变的国际环境,中国要有效打破偏见。但是媒体的作用也不应该遭到滥用和误用,印度利用媒体打造一个虚假的美好形象,而再美丽的谎言最终也会被刺破。媒体作用再强,最终还是要符合事实。

4.2 借鉴以往的经验

唐朝推行“知己知彼”的外交政策,不诉诸武力,保持开放繁荣。唐朝大力翻译外国作品,优先促进文化交流,我们也要一直加深对西方国家及其媒体的了解,不断深化彼此的理解,了解他国的社会情况和公众的思维模式也有利于更好地对症下药。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周边国家睦领友好,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的对策,对于过分的行为,该制裁就应坚决制裁,对于可协商事件,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愿意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5. 结语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形象遭到抹黑,为了逆转这一局势,为中国的发展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剖析外媒对华报道背后的动机具有重大意义,而了解其背后机制后,进一步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行动更显迫切。

参考文献

[1]关月.从反华言论演变看中国崛起[J].学理论,2015(35):8-9

[2]Obituary Wang Fuchun: Closely observed trains [N]. The Economists, 2021年3月20日

[3]范士明.“CNN现象”与美国外交[J].美国研究,1999(03):28-41+4

[4]Steve Coll. The Politics behind Indias COVID3 Crisis [N]. New Yorker, 2021年5月9日

[5]谢志东.唐朝外交活动拾趣[J].国学,2011(09):41.

作者简介:黄诗妍 (2000.7-),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大学 英语专业 本科生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网络事件传播中公众焦点的转移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论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