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

2021-08-24 06:03宁一鸣苏海鸣李淼妍朱周宇
印染助剂 2021年8期
关键词:硫酸钠特征值织物

丁 洪,宁一鸣,苏海鸣,李淼妍,朱周宇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儿茶是儿茶枝干煎汁浓缩的干燥浸膏,主要成分为儿茶酚、没食子酸、黑儿茶素C、黑儿茶碱等。儿茶来源广泛、价格适中,溶液呈深红棕色,可以作为天然染料[1]。天然染料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包容性,对人体无致敏性和致癌性,染色织物色形自然,还具有防虫、抗菌作用,是污染较大的合成染料的最佳替代[2-3]。真丝织物是一种高档的纺织面料,拥有珍珠般的光泽、滑爽的质感及优良的吸湿透气性,被誉为“纤维皇后”[4]。真丝面料除了用作高档礼服之外,还可用于贴身衣物,但对染色染料的生态环保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用天然染料上染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5]。

本实验研究儿茶色素在真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分别探讨了硫酸钠用量、pH、温度、时间、色素用量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6],优化染色工艺;分析了预媒染、后媒染工艺对染色织物K/S值、颜色特征值以及染色牢度的影响。

1 实验

1.1 材料

真丝针织物(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儿茶色素(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八水合硫酸铝、冰醋酸、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钠(分析纯),皂片(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1.2 仪器

Ultra Scan XE 型分光测色仪(美国Hunter Lab 公司),SW-12A 型水洗色牢度实验机(无锡纺织设备厂),Y(B)902 型汗渍色牢度烘箱(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Alpha 型日晒牢度仪(SDL-Atalas 公司),低噪振荡染样机(中国靖江市新旺染整设备厂)。

1.3 实验方法

1.3.1 染色工艺

取儿茶色素3%(omf),用冰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指定pH,加入一定量硫酸钠,40 ℃投入真丝织物(浴比1∶40),以2 ℃/min 升温至指定温度,恒温染色45 min,降温,取出,水洗,晾干[6]。

1.3.2 提升性实验

改变色素用量为1%~5%(omf)染色,分析色素用量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

1.3.3 媒染工艺

媒染剂十八水合硫酸铝用量5%(omf),pH 4,40 ℃投入真丝织物(浴比1∶50),以2 ℃/min 升温至60 ℃,恒温媒染45 min[7],降温,取出,水洗,晾干。

1.4 测试

K/S值及颜色特征值:将染色织物折叠成4 层,在分光测色仪上测试,D65光源,10°视场,光谱扫描范围为400~800 nm,测试4次,取平均值[7-10]。

匀染性:在纤维上任取8 个点,分别用分光测色仪测试K/S值,计算平均值(K/S)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r)。标准偏差越小,织物的匀染性越好[11]。

式中,K为试样的吸光系数,S为试样的散射系数。

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A(1)方法,用水洗色牢度实验机测定[7-10]。

耐汗渍色牢度:参照GB/T 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用汗渍牢度仪测定[8-10]。

耐光色牢度:参照GB/T 8427—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用日晒牢度仪测定,日晒时间24 h[7-10]。

2 结果与讨论

2.1 染色性能的影响因素

2.1.1 pH

由图1 可知,随着pH 增加,K/S值略增大,但增幅不明显,说明儿茶染液在pH 为3~7 时比较稳定;pH达到4后,K/S值曲线变化趋于直线。因此,最佳pH为4。

图1 pH 对K/S 值的影响

2.1.2 温度

由图2 可知,K/S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纤维膨胀体积增大[8],染料分子聚集度降低,平均动能增大,染料更容易进入纤维内部,K/S值增大[11],染色效果更好。90 ℃后,K/S值变化不明显,说明染色达到饱和。因此,温度选择90 ℃。

图2 温度对K/S 值的影响

2.1.3 时间

由图3 可看出,随着时间延长,K/S值呈增大趋势,50 min 后增大幅度较小,70 min 时,K/S值达最大值。这是因为时间延长有利于染料对纤维的上染,使更多染料吸附到纤维上。因此,最佳染色时间为70 min。

图3 时间对K/S 值的影响

2.1.4 硫酸钠用量

由表1 可知,加入硫酸钠后,K/S值降低,但标准偏差减小,说明加入硫酸钠有利于提升染色均匀性;30 g/L 时标准偏差最小,说明此时匀染性最好。染色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添加硫酸钠。

表1 硫酸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2.1.5 儿茶色素用量

由图4 可以看出,随着儿茶色素用量增加,K/S值增大,超过3%(omf)后,K/S值增速变缓,说明儿茶色素对染色性能提升不佳。

图4 儿茶色素用量对K/S 值的影响

2.2 媒染对儿茶色素染色性能的影响

媒染对K/S值、颜色特征值及色牢度的影响见表2。

表2 媒染对K/S 值、颜色特征值及色牢度的影响

由表2 可知,采用硫酸铝预媒染可提高织物K/S值;经预媒染和后媒染的织物明度下降;预媒染后,织物的鲜艳度提高,色相稍有变化;后媒染后,织物的鲜艳度和色相基本不变。织物的耐皂洗变色牢度较差,其余各项色牢度都能达到3 级及以上。经过预媒染和后媒染后,织物的耐光色牢度提高1 级;但耐皂洗变色牢度未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论

(1)儿茶色素上染真丝织物优化工艺:儿茶色素3%(omf),pH 4,90 ℃,70 min;添加适量硫酸钠可提高染色均匀性;随着儿茶色素用量增加,K/S值增大,但总体得色量不高。

(2)用硫酸铝预媒染可提高织物K/S值,媒染后织物明度下降,耐光色牢度提高,但对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总体影响不大。

猜你喜欢
硫酸钠特征值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丝绒织物》等103项纺织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单圈图关联矩阵的特征值
西门子PLC控制系统在制硝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Na2SO4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伴随矩阵的性质及在解题中的应用
电导率与硫酸钠百分含量的回归方程探索
求矩阵特征值的一个简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