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TF-902KA的应用性能

2021-08-24 06:03夏丽萍滕晓玲万小松张红燕
印染助剂 2021年8期
关键词:增白剂白度涤纶

杨 超,夏丽萍,滕晓玲,万小松,王 兰,张红燕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15)

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纺织物的增白处理,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线,反射出蓝色和紫色的可见荧光,与织物上的黄光混合成为白光,达到增白效果;此外,荧光增白剂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反射率,反射光强度超过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可见光强度时,织物亮度增加,达到增白目的[1]。涤纶荧光增白剂品种丰富,能赋予织物高白度、鲜艳的色光。涤纶织物可以采用前处理两步法和一浴法[2]增白。当前染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般采用前处理一浴法增白,但由于涤纶织物上油剂种类很多且除油产品良莠不齐,不易去除涤纶织物上的油剂和杂质,出现增白斑[3]。

1 实验

1.1 材料及仪器

材料:涤纶米西丁织物(100 g/m2),高效荧光增白剂TF-902KA、乳化去油剂TF-115D(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醋酸(分析纯,杭州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烧碱(工业级,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

仪器:DLS-6000 型Daclin 红外染色机(苏州丝达乐印染有限公司),针板拉幅机PT-1A(日本迁井染机工业株式会社),Color-Eye 7000A 型分光测试仪(美国爱色丽公司)。

1.2 涤纶织物增白工艺

将涤纶织物浸入含0.2%~1.2%(omf) TF-902KA、1 g/L TF-115D、pH 3.4~10.5 的溶液(浴比1∶20)中,运转10 min,以1.5 ℃/min 升温至80 ℃,保温10 min,再以1 ℃/min 升温至100~130 ℃,保温10~40 min,降温至60 ℃,水洗,180 ℃定形1 min。

1.3 测试

白度:将织物折叠4 层,在预先校正好的分光测试仪上测试不同位置的8个点,取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增白工艺优化

2.1.1 荧光增白剂用量

由图1 可知,当TF-902KA 用量为0.2%~0.8%时,随着用量增加,白度明显提升,当用量超过0.8%时,白度增幅放缓,超过1.0%时,白度反而下降。这是因为织物上的黄光有限,抵消黄光所需的蓝紫光也有限;当TF-902KA 用量达到泛黄点时,反射出的蓝紫光正好与黄光抵消;当增白剂用量超过泛黄点时,反射出的各种蓝色调(青光蓝、红光蓝)反而会产生灰色调,而且荧光增白剂本身为黄色,导致白度下降[4]。因此,TF-902KA 的合理用量为0.2%~0.8%。

图1 TF-902KA 用量对涤纶织物白度的影响

2.1.2 保温温度

由图2 可知,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白度不断提高,考虑到在实际生产中,100 ℃保温效率低,不利于大生产门幅尺寸的控制,实际使用建议保温温度采用130 ℃,使增白剂能够充分发色,获得理想的白度。

图2 保温温度对涤纶织物白度的影响

2.1.3 保温时间

由图3 可知,当保温时间为20~30 min 时,白度较高;30 min 时白度相对最佳;大于30 min 时白度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保温超过30 min 时,TF-902KA 的发色已基本完全,继续延长保温时间会使其在高温下发生黄变。因此,适宜的保温时间为30 min。

图3 保温时间对涤纶织物白度的影响

2.1.4 pH

由表1 可知,弱酸性条件下的白度略好于弱碱性,但差距不是很大,故TF-902KA 有较宽的pH 应用范围。根据工厂实际,增白时可以不做调酸处理,以降低工艺成本。

2.2 稳定性

在醋酸5 g/L、液碱15 g/L、Fe3+100×10-6以及硬水1 000×10-6条件下配制2 g/L TF-902KA 工作液,常温下放置4 h,观察稳定性,结果表明,TF-902KA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均无絮凝、无沉淀),可在绝大部分加工条件下稳定进行浸渍或浸轧增白加工。

2.3 水硬度对增白效果的影响

由表2 可知,TF-902KA 在不同水硬度下白度差距不大,因此TF-902KA 具有良好的耐硬水性能,在不同硬度的水中均能使用,对水质要求不高,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基本都能够满足。

表2 水硬度对增白效果的影响

2.4 铁离子对增白效果的影响

铁离子残留是染整用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且对印染加工影响较大。由表3 可知,Fe3+对TF-902KA增白有明显的影响,Fe3+质量分数超过6×10-6以后白度急剧下降。这是因为Fe3+能够与增白剂反应生成黄褐色沉淀堆积于纤维表面,在实际应用中需避免或减少Fe3+的存在。

表3 Fe3+质量分数对增白效果的影响

2.5 防沾缸性能

采用黄机油评价涤纶荧光增白剂的防沾缸性能。配方:荧光增白剂1.0 g/L,黄机油1.0 g/L;工艺:120 ℃保温30 min,降温。使用市售普通荧光增白剂A时缸壁有较多凝聚物,主要是荧光增白剂在油污存在的高温情况下析出,严重影响增白效果,出现增白不匀、增白斑等问题;而采用TF-902KA 时缸壁几乎无凝聚物,因此,TF-902KA 能够有效防止或减少在油污情况下增白时出现的增白不匀、增白斑现象。

绍兴某染厂采用TF-902KA 对涤纶针织布进行增白,设备为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配方:荧光增白剂TF-902KA 0.3%,乳化去油剂TF-115D 1.0 g/L,浴比1∶10,温度130 ℃,时间35 min。工艺流程:涤纶针织布→浸渍→定形。该工厂原先使用涤纶荧光增白剂A,使用过程中有较明显的沾缸、沾布情况,改用TF-902KA 后,情况显著改善,持续使用效果好。

3 结论

(1)TF-902KA 具有良好的提升力,在一定用量范围内能够满足涤纶织物的增白要求,推荐工艺:用量0.2%~0.8%,130 ℃保温30 min。

(2)TF-902KA 化学性质稳定,有良好的耐酸碱、耐硬水(Ca2+)性能,但Fe3+对增白效果影响较大,因此使用时应避免Fe3+过多存在于染浴中。

(3)TF-902KA 有良好的防沾缸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油剂质量不佳导致去油不净引发增白剂沾缸的问题。

猜你喜欢
增白剂白度涤纶
影响钽铌尾砂白度的因素分析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纺织品领域中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种类与检测
纸太白,累眼睛
涤纶十字异型色丝生产工艺实验分析
石英粒度对超白陶瓷坯体白度的影响
舒适首选,青岛新维纺织迭代涤纶受追捧
氨基改性有机硅对涤/锦织物的改性研究
卫生巾检出荧光增白剂有致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