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垒手防守浅析

2021-08-24 00:47王江涛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
灌篮 2021年9期
关键词:二垒接球投手

王江涛 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

一、选题依据

棒球由一种简单的用棒击球的游戏演变成为竞技运动项目,并且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从1846年6月19日首次棒球比赛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击球为主要特点的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于一体的球类运动项目。运动员不仅要有较好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还应具备临场判断、随机应变和独立作战等能力。

我国棒球运动经历了建国后50年艰苦而光辉的行程,已经逐渐成长和壮大,逐渐普及和提高,在国际棒球中占有一席之地,少年棒球跻身于世界列强之中。现在,我国棒球运动的形势较好,中国职业棒球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5年。虽然我国棒球运动水平与棒球强国日本、美国等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随着我国棒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发展,以及积极参加世界大赛、加强训练和科研水平的进步,相信我国棒球事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跻身于棒球强国之列。

在棒球比赛中,一垒是进攻队员为了得分和取胜首先争取抢占的第一个“堡垒”因而一垒也成为防守方的第一道关卡。一垒手的接球次数仅次于捕手,有人称,一垒手是“第二捕手”。一垒手的首要任务是踏在垒位上把传来的球接住。同时还要守好自己的防守区域,根据不同击球员的特点和不同的局面来调整自己的最佳守位,接好击到自己防区的球,并与二垒手、投手相互协同防守一、二垒,以及进行双杀或夹杀配合。

一垒手的行动要敏捷,要善于接各种传来的球,如高球、偏球、反弹球等,不论双手还是单手都能熟练地把球接住。一名好的一垒手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垒手防守技术的高低对比赛起着置观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垒手出现失误,会给投手及全队带来压力。

二、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通过观看现场比赛及录像和本院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总结出一垒手的防守技术。

(二)对比法

在接地滚球的技术上通过对一垒手和其它内场手不同方向接球进行比较,得出最适合一垒手的接球技术。

(三)图表法

通过绘图反映出一垒手对比赛中的各种安打球的补位路线。

(四)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出一些一垒手的防守技术。

三、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棒球一垒手的接地滚球的技术、接反弹球的技术、接牵制球的技术和在各种安打时一垒手的跑位技术进行分析。

(一)接地滚球的技术

(以右手接球为例)接地滚球时的重心与步伐以及接球时压左肩的技术。

地滚球有快、慢、左、右,有弹跳高、低,以及弹跳有规律和无规律几种类型。因此在接地滚球时,要积极主动迎球接,无论来球方向如何,都应正面双手接球;接球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大脑的反应时间快于球的来速,才能处于主动地位。

1.接地滚球时的重心

在接地滚球时掌握好身体的重心是十分重要的。接球时,两脚自然分开,距离稍比宽肩,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手前伸,手套指尖触地,左手在手套小指一侧自然张开准备护球,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前脚掌上),上体前俯正对来球方向,臀部往下坐,左膝弯曲略向内扣,完成接球。

2.接地滚球时的步伐

①正面的球:左前方的球先动右脚。如果在一垒有人的情况下,左脚稍微向前,有利于向二垒传杀;如果垒上无人,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侧身接球,有利于向一垒传杀或向一垒跑动。右前方的球先动左脚,如果一垒有人话,同上面一样正面接球,如果垒上无人,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放低,这样有利于向一垒传球或向一垒跑动。

②靠近边线的球:如果击球员击出的球非常快,离身体有一定的距离,这时形成了反手接球,就先动右脚,膝盖弯曲上身下压,这样能够提高移动速度,使接球手伸的更远。如果离身体近的球,尽量先动左脚,然后右脚跟上用身体把球挡住。球落地后要用手捡球。

③在右手侧的球:如果球速快,不能够正身接球,接球时应右脚弯曲,左脚挺直,右手弯曲,这样有利于提高在接球时球突然变化的反应速度。如果球速度不快而且在一垒有人的情况下,应在移动中把球放在右脚的右侧接住,这样有利于传杀二垒。

3.接地滚球时压左肩的技术

①为什么要压肩:在接地滚球的过程中,球的弹跳点不规律或是因为球速快,怕球突然变方向时,要压肩接球防止球改变方向,把球挡在身前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便于继续传杀跑垒员。

②压左肩技术:一垒手在接地滚球时一定要压左肩,因为一垒手防守时的位置是棒球场的边线附近,他的左边就是界外,在接球的时候压左肩,球如果打到胸口,就会弹到场地里,就算自己够不着还有二垒手和投手可以帮助传杀,如果在接球时压了右肩,球就会弹到界外,那时自己在去捡球已经来不及了,击跑员很有可能借此机会跑到二垒。

在防守时,一垒和三垒接地滚球时压肩的技术是必须要求的,一垒要压左肩,三垒要压右肩,而其他垒位的防守队员可以根据接球手的左右,来进行压肩接球。因为二垒手和游击手的左右都有人可以给保护。

(二)接反弹球的技术:注意球性,掌握球的跳点

在棒球比赛中,一垒手接球的次数仅次于接手,所以一垒手接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全队的士气。随着每场比赛的进行,各个位置的防守队员都会因为体力的下降和心理的压力而出现失误,同样在内场手传杀一垒的时候也会传出很多的反弹球,这就要求每个一垒手都能熟练的接好各种反弹球,来封杀击跑员。

一垒手在接球的时候主要是采用一个脚踩垒另一个脚跨步接球的方法来封杀击跑员,而在接反弹球的时候一垒手一定要掌握球性和球的跳点并做出判断,选择好跨步的大小和接球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准确的把反弹球接好。在接反弹球的时候,一垒手的眼睛应始终注视球的弹跳轨迹,积极寻找球的落地时机,若来不及,可迅速后撤,在球上升的最高点把球接住,若来球反弹阶段较多,要积极迎球接;若是遇到近身一蹦球,在球刚落地的瞬间,手套要积极做稍向上捏球(或找球)的动作,靠经验和反应去处理该球。接反弹球最佳点是在球刚落地瞬间的位置,其次是球上升到最高点的瞬间位置,再其次是在球下降阶段接住球,最差的接球阶段是在球上升阶段。

1.对球性的掌握,也就是对球各个方面的感觉

①对球的方向的感觉:也就是在防守队员还没有将球传出来之前,预先判断其大概传球方位,这主要来自一垒手在场上比赛时的经验和传球队员在场上的位置以及对自己队友的了解。

②对球速度的感觉:球的速度的感觉准确,对接好反弹球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的快和慢直接影响到球的弹跳的高低和一垒手做接球动作的快慢。

③对球落点的感觉:在球被防守队员传出来后,先判断球的落点,看是近身一弹还是大弹跳球提前做好相应的接球动作。

④对球在弹跳中是否会突然变向的感觉:这种感觉首先是要了解场地的平整情况和球旋转的规律程度,其次再考虑以上说的球的速度,对于这种判断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靠一垒手的经验。

2.接反弹球是要掌握好球的跳点

掌握好球的跳点可以很容易找到球最好接的点,使一垒手以最舒服的接球动作来完成接球,还可以让一垒手不会因为球突然的变线和突然不规则的跳动而慌乱。

一般来说,防守队员传失误的球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大弹跳的球,一个是近身一弹球。大弹跳的球在第一次接触地面后跳的比较高,在空中的时间比较长,弹跳很有规律,很容易找好跳点,可以在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去接。而近身一弹球的速度都比较快,它的第一个跳点是最容易接的,后面就是不规则的弹跳,这就要求一垒手做出大幅度的动作,去抢第一个跳点。

(三)接牵制球的技术:与投手和接手的牵制配合

1.牵制球的目的:对一垒跑垒员的牵制是一垒手的责任,一般牵制球的目的主要是让跑垒员离垒近些,这样不利于跑垒员盗垒,但有的时候牵制球的目的就不是单纯的为了限制跑垒员的离垒,而是要杀掉跑垒员,所以投手、接手和一垒手之间就必须要有默契的配合,才能杀掉跑垒员。

2.一垒手与投手的牵制配合:一般一垒手在接投手的牵制球时有两种站位,一种是两脚站在垒垫靠本垒一侧,右脚接触垒的内角,左脚踏在垒线上,另一种是两脚骑跨在垒垫上,这两种站位,在遇到投手把球传过来时,都容易触杀跑垒员。投手传球一垒,有时不一定是为了传杀跑垒员,而是不让跑垒员离垒过远,所以随时都有向一垒传球的可能,一垒手在判断投手不会牵制的时候应马上离开一垒,去防守对方的击球。如果对方没击出球来,一垒手应马上回到垒位旁准备进行牵制跑垒员,这种往返动作,在投手每投一球时都要重复进行。

3.一垒手与接手的牵制配合:一种站位和接投手牵制球时的站位一样,另一种则是一垒手放弃对一垒跑垒员的牵制,回到正常防守位置,而一垒跑垒员因为一垒手不在垒位上而离垒较远,并且精神比较放松。此时一垒手通过暗号与投手和接手达成一致,由投手投出靠近一垒一侧的高坏球,故意不让击球员击球,这种高坏球有利于接受传杀一垒。一垒手在投手投球的瞬间迅速从一垒的正常防守位置回到一垒垒位,接手接球后将球传向一垒,一垒跑垒员很难安全回到一垒,所以由接受反杀一垒跑垒员成功的机率非常大,但是要求投手、接手和一垒的默契程度要非常高,并对接手的传球能力要有较高的要求。

(四)安打时的跑位:击球员击出一垒、二垒、三垒安打时,一垒手的不同跑位

在棒球比赛中安打球经常会出现,如果在垒上有人的情况下,一支安打就能使本队获得宝贵的得分。如果在垒上无人的情况下,击球员击出安打顺利上垒,也会给防守队员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在击球员击出安打后防守队员的正确跑位是很重要的。本文以下研究的就是在垒上无人的情况下,击球员击出一、二、三垒安打时,一垒手的跑位。

1.一垒安打时,一垒手的跑位:在垒上无人时,击球员击出一垒安打后,一垒手应迅速从一垒手的正常防守位置跑回到一垒垒垫的旁边,但要让出击跑员跑垒的路线,以免被判阻挡犯规。一垒手没有必要踏在垒上,因为不存在封杀的情况,不踏在垒位上还能避免和击跑员出现碰撞,减少伤害事故。击跑员的跑垒路线是安打跑的路线,冲过一垒后向二垒的方向跑出一段距离,观察场内情况,以便找机会继续向二垒跑,如果没有机会再返回一垒。但有的击跑员非常大意,在返垒途中,背向场内走回一垒,这时他对场内情况一无所知。此时遇到有经验,臂力好的外场手就会趁跑垒员返垒时的粗心大意去传杀他,所以一垒手要站在垒垫旁,以便外场手及时的传杀跑垒员。因此,在进攻方击出一垒安打时,一垒手的位置不是在垒垫上,而是在垒垫旁。(见图1)

2.二垒安打时,一垒手的跑位:在垒上无人时,击球员击出二垒安打后,一垒手要迅速从一垒手的正常防守位置跑到击跑员跑垒路线的内侧,观察击跑员是否漏踏垒,然后跟在击跑员后面四、五米处向二垒靠拢,离二垒的距离应为七、八米为宜,要和接球的外场手传杀二垒的路线在一条直线上(应用为中外场靠左方向的安打球),因为有时传球会出现失误。如果一垒手站在一垒垫周围不动,那么等球传失误了之后再去补位,对方的跑垒员很可能会跑向三垒,而如果一垒手离二垒垫过近,那么当球传失误后,一垒手反应不过来,那么球也容易漏掉。一垒手之所以要跟在跑垒员后面是因为,如果跑垒员的速度较慢,在通过一垒后通向二垒的途中,守方已将球传到二垒,跑垒员肯定会向一垒跑回,这时一垒手如果在击跑员前面跑,那么击跑员在回到一垒的时候,一垒的位置就无人防守,击跑员会安全回到一垒。如果一垒手在击球员后面跑,等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垒手就会比跑垒员先回到一垒,那么二垒手就可以在跑垒员返回一垒前把球传回一垒,把跑垒员夹在一、二垒之间。(见图2)

图2

3.三垒安打时,一垒手的跑位:在垒上无人时,当击球员击出左外和中外方向的三垒安打时,一垒手首先要观察击跑员是否漏踏垒,然后跟在击跑员后面向二垒跑去。因为击球员击出三垒安打后,外场手去追球,游击手在三垒和持球的外场手的中间打节,二垒手在游击手身后补漏,这时二垒位置就空了,而在跑垒员跑过二垒后,不可能在回到一垒去,不会出现一、二垒间的夹杀情况,所以一垒手站在一垒位上毫无意义,这时二垒的空位由一垒手补上,以便准备在二、三垒之间夹杀跑垒员;(见图3)当击球员击出右外场靠边线方向的三垒安打时,由二垒手去给接球的外场手打节,一垒手观察击跑员是否漏踏垒后立即去给二垒手补漏,游击手去二垒位补二垒空位。(见图4)

图3

图4

四、结束语

一垒手在防守的时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的各项防守技术都应该是最好的,本文以上所分析的几种防守技术希望一垒手在训练的时候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的棒球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二垒接球投手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大树的日常
独属于村上春树的味道
抛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