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华民族争“气”

2021-08-24 08:36许帆婷白国强
中国石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宣汉县普光中原油田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白国强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是迄今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也是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的“龙头”和主供气源。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石油石化人在达州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特别是2003年普光气田的发现,开启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开发的新篇章。普光海相高含硫气田的成功开发,在中国石油石化发展历史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它填补了国内同类气田开发的空白,并在世界高含硫气田开发的经典范例中,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中国样本”。

气田投产10多年来,累计生产天然气941.8亿立方米、硫黄1938.4万吨,为长江经济带的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6省2直辖市8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两亿多居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普光气田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环保诚信企业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4项。

普光气田位于“川东门户”的“红色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交界处。普光气田所在的达州,曾是川东地区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发源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华蓥山大起义的重要发动地。周边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强大、红色文化厚重,具有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独特优势。

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于2018年11月建成投用。充分展现石油石化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攻坚克难的创业历程,记录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以及气田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突出贡献、油地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览馆位于四川达州市宣汉县土主镇境内,比邻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厂—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建筑面积3781.6平方米,分为前厅、发展历程厅、科学技术厅、党建文化厅、科普影视厅5个展厅,年免费开放超过300天,累计接待16万人次参观,云直播观看200多万人次,成为秦巴地区旅游热线、“热门打卡地”。

红色教育基地以科技展览馆为核心,连接气田发现井、净化厂观景台和采气厂创新园,蕴含“绿色生态保护”“高含硫开发科技”等教育元素,形成了一道国内独有的新景观。

主要展区

普光1 井位于宣汉县黄金镇斑竹村,占地2100平方米,是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部署的一口探井,由中原钻井三公司ZY7019钻井队施工,2003年7月测试无阻流量75万立方米/天,标志着普光气田的发现。

2012 年12 月,“普光气田发现井”纪念碑立碑。纪念碑形状似“1”,象征国内第一口海相气田探井、亚洲第一大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一流的管理水平。纪念碑由基座和碑身组成,碑身1米×1米,基座和碑身总高5.7米,象征该井完钻井深5700米;碑身高4.9米,象征该井在4900米钻遇气层;基座高0.8米,象征该井气藏厚度为800米;纪念碑平台10米×11.16米,象征普光气田含气面积1116平方千米;平台下面共有9步石梯,象征该井井口至井底共穿过9套地层;纪念碑周围18根汉白玉护栏,象征该井开钻18个月后发现普光气田。纪念碑基座有四幅图,分别刻画勘探开发钻井、集输工程建设、安全环保生产和川气东送途经省市。

主要展区

从天然气净化厂观景台看到的净化厂全景。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处理高含硫天然气120亿立方米、年产硫黄240万吨,是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天然气净化厂。2006年3月8日,净化厂“三通一平”工程动工,搬移山头8座、改道河流1条,累计挖、填土石方4403万立方米。2009年10月12日第一套装置投料试车,2010年6月24日完成全部六套装置投产,创造了特大型高含硫净化联合装置投料试车的普光速度,2010年8月31日工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观众反馈

该展览馆被评定为“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中原油田)示范单位”“达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宣汉县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734批15367人次,其中国石化(石油)系统干部员工343批4630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391批10737人次。

猜你喜欢
宣汉县普光中原油田
中原油田:“我们挺爷们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普光气田实践探索为例
2020年宣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普光气田集气总站水洗脱氯工程项目管理难点与对策探析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四段储集层特征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四十臂井径成像测井在普光气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