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老城区文化保护改造与保护过程中的文化丢失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2021-08-25 15:18张淼
参花(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老城区历史文化

摘要: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修筑邗城起至今已经有近2500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唐朝时有着“扬一益二”之称,可谓是盛世第一城。本文从扬州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入手,根据扬州老城区现状,对目前扬州老城区的街巷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从中选取出东关街、彩衣街、苏唱街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从而找出扬州老城区的文化丢失现象,并提出保护对策。

关键词:老城区 文化丢失 历史文化 传承保留

一、历史文化发展过程

扬州自从春秋末期邗城修筑开始,已经有近25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之中,关于城池的修筑改造多达几十次,城市演化结构十分罕见。扬州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是在唐朝,作为当时大唐的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各国来朝途经扬州,无不被其繁荣之景所震撼。作为当时大唐的对外交流城市,扬州专设司舶使,便于对外交流,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促进了当时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宋元时期,扬州经过数次战争,盛唐的繁荣景象一去不返。明初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扬州城内十分萧条。好在明中期时,扬州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原因,漕运便捷,又是当时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所在地,所以担负起了运输盐与粮食的任务,但也因此饱受倭寇的袭扰,当地知府便在城东筑城,为“新城”。与明初的“旧城”一起,形成了两城相连的局面。外部所看为一座城池,实际上是两座分开的城池。到了清朝时期,清朝沿用明朝城市设置,现如今的古城区便是当时的清朝城区,而“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城墙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当时的护城河,小秦淮河。虽然城墙没了,但是“新城”与“旧城”之间仍像是两个城市,“旧城”多是读书人,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以至于行人稀少,十分萧瑟,而“新城”则是住满了生意人,热闹非凡。

二、老城区现状

扬州城里街巷繁多,素有“巷城”之名,街巷之间往往笔直交错,首尾相连,或是拐弯抹角,变幻莫测。现存的老城区街巷共367条。其中:路名17条,街名35条,巷名232条,其他以门、桥、里等巷末字命名的有83条。范围:东自泰州路以西,西至二道河以东,南自南通路以北,北至盐阜路以南,面积约为5.09平方千米。

35条街巷中有许多街上还有着明清时期与民国时期的建筑。

便益门大街:有着昔日美汉中学的神在堂(原圣公会),现属扬州大学商学院。

广储门街:钟保岐故居蔬园,仪征书院王铁夫寓所樗园。

天宁门街:1904年开业的永兴源纸店。

三祝庵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三祝庵。

万寿街:万寿寺,始建于唐,初名东隐寺,明景泰七年(1456)重建,咸丰三年被毁,后复修。

永胜街:魏氏盐商宅邸,院内原有明三暗五的厅房,西侧为花园,有亭台楼阁与假山水池。

康山街:卢氏故宅,前后进深190米,宽70米,占地5520平方米,共九进。

徐凝门大街:晚清第一园“何园”。

除了以上提到的街巷以外,还有三条街巷是我们此次研究的重点,分别是东关街、彩衣街、苏唱街。

(一)东关街

东关街与彩衣街、大东门街、四望亭路相连,横贯扬州古城东西。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和盐商文化的发祥地。东关街内至今仍然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宅院、私家园林等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其中非常著名的景点有个园、逸园、武当行宫、东荣园等著名景点。东关街目前还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东关街作为古城区的核心区域,被当地政府以“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原则修缮改造,如今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

(二)彩衣街

彩衣街是一条东西走向,宽3.6米,长317米的街道,是一条以做衣服出名的街道。旧时的彩衣街曾经延伸到东关街上的“盛世严关”牌坊。扬州人自古以来便十分注重衣冠穿戴,重视衣料裁剪,时尚衣服不断翻新,这些离不开当时扬州的“扬帮裁缝”。所以,彩衣街不仅只是“扬帮裁缝”的一个发祥地,更是中国服装史、纺织史上的一个辉煌之地。

(三)苏唱街

苏唱街是旧时梨园总局所在地,全长250米,宽3米,旧时戏曲界供奉的神祇是老郎神,他們大部分都聚集在苏唱街,并在苏唱街建立了一个祠宇“老郎堂”,这便是当时的梨园总局所在。根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城内苏唱街老郎堂,梨园总局也。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次于司徒庙演唱,谓之挂衣。”可见苏唱街与我国的古代戏剧史有着很深的缘分。苏唱街的过去十分辉煌,昆曲便是当时苏唱街上的一个亮点,除此之外,著名的“徽班进京”也是从苏唱街出发的,可见苏唱街当时的辉煌。作为明清时期的演艺中心,苏唱街是当时演艺圈的半壁江山。如今的苏唱街早已光环退去,成为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街道。

三、老城区的历史文化

(一)苏唱街

苏唱街,作为清朝时期的梨园总局所在地,聚集着大量的姑苏名优,涌现出一大批演艺圈名流。当初的徽班进京出发地便是扬州,身怀绝技的优伶们,出发前也不忘记去苏唱街的梨园总局碰个头,一起商量出发日程和演出剧目,还在那里一起排演几出戏,可谓是绘声绘色、婀娜多姿,可见当时苏唱街的热闹景象。作为扬州唯一一个保存下来的与戏曲相关的街道,苏唱街的名字也是有由来的,清朝时期的官方主要戏曲便是昆曲,而昆曲又盛行于苏州,被人称为“苏昆”,而扬州当地唱昆曲的人大部分都聚集在苏唱街,苏唱街之名也就由此而来。当时的国家一共有着两个梨园总局,一个位于苏州,一个坐落扬州,可见当时戏曲艺术在扬州的繁荣程度。但如今,苏唱街早已物是人非,甚至连一座与戏曲相关的建筑都没有遗留下来。虽然建筑不存,但是苏唱街上还有着一些特色墙绘,也还在散播着艺术气息与文化气息。

(二)彩衣街

彩衣街是一条以“彩衣”闻名的老街,还是“扬帮裁缝”的发祥地。彩衣街于清朝时期设置了“制衣局”,便是当时官设的高级成衣铺,也为当时的皇室进贡衣服和面料。彩衣街上的“扬帮裁缝”还曾为皇帝缝制衣服,为皇室服务。由此可见“扬帮裁缝”的不凡之处。除此之外,根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多子街即缎子街,两畔皆缎铺。扬郡着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璧兰颜色,在前尚三蓝、朱、墨、库灰、泥金黄,近用高粱红、樱桃红,谓之‘福色,以福大将军征台匪时过扬着此色也。每货至,先归绸庄缎行,然后发铺,谓之‘抄号。”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扬州人衣着之讲究,色彩鲜艳奢华,不弱于今。而“扬帮裁缝”则为这些衣着上的考究提供了条件。时至今日,“扬帮裁缝”仍然有传人居于彩衣街,世代居于街上,传承传统技艺。

(三)东关街

东关街里面有着诸多的文物古迹,如明代的武当行宫、个园等著名的古建筑。东关街至今仍有着“鱼骨状”街巷体系及明清住宅群落,保持和沿袭了唐宋以来的风貌特色。东关街内除了有大量的名人故居,还有诸多“老字号”的商家,这些构成了如今依旧繁荣的东关街。

四、老城区面临的问题及文化丢失现象

(一)面临的问题

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在部分地区,民众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高,诸多的文化古迹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正在丧失其文化保护价值。归根结底,这种问题是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类似于苏唱街的街巷中,民众对于身边存在的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够,不明白何为保护传统文化,不明白何为保存传统文化,不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导致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丢失。

(二)文化丢失现象

扬州的老城区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得不到相应的关注,一部分传统文化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有一些文物古迹得不到相应的保护,在老城区的保护改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文化价值。苏唱街曾经辉煌一时的昆曲文化如今难以寻其踪影,苏唱街上供奉的老郎神祠如今也无人问津,街巷内也难以听闻到那些优美的唱腔。曾经名角齐聚、热闹非凡的苏唱街,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情景,甚至连一座与戏剧相关的建筑遗存都没有,实在令人惋惜。类似于苏唱街一类的现象,就是文化丢失的现象,也是整个扬州地区的文化丢失,十分值得关注。

傳统文化的丢失,早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多种文化之间的交融交流日益频繁,文化所产生的冲击确实会给当地的文化带来挑战,人们总会对外来的文化产生新奇感,对外来文化关注度更高。长此以往,当地的文化便会出现后继无人的窘境。在这种交流之下,就会产生文化丢失现象。文化交流的大势不可逆转,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传统文化丢失之前将其尽可能地保存下来,例如苏唱街,虽说如今光环退去,但是我们至少不能忘记,曾经的梨园总局在这里。

五、老城区文化保护对策

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城区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进行文化建设活动,对于老城区内现有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记录并保存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绘在墙上以供人欣赏,增强老城区的文化魅力。也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找一座老建筑,建立一个历史文化博物馆,将曾经有过的历史记忆,永远地保存下来。二是对老城区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进一步的修缮,修补破损的墙壁和路面,尽量恢复历史文化风貌,吸引民众关注。

参考文献:

[1]殷健.新时代传统曲艺传承创新路径研究——以扬州评话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1):107-109.

[2]熊彦普,裴会芳.扬州文化景观建设及发展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07):181-182.

[3]李国顺.文旅融合背景下经典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策略——以江苏扬州为例[J].旅游纵览,2020(12):70-72.

(作者简介:张淼,男,本科,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师范>)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老城区历史文化
日出老城
十里灯火璀璨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